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无论作为一个术语还是一门学科,“文学批评史”都是舶来品,这导致了西方文学观念、批评方法和书写体例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编撰的决定性影响。已有的批评史著作和教材,无论是通史、断代史,还是分体史,大体上是以西释中,在西方文论的理论框架内排比中国文论的材料。这就潜伏着危机:中西文化观念的异质性使得阐释深入不下去,众多论著在同一层次上作重复研究。有学者说,“如果我们还承认批评(本身)是文学经验的触角,并将之看作是一种与探索文学经验有关的、既表现思想又体现乐趣的活动,那么批评史就不应仅仅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编年史或者罗列批评家及其经典著作与言论的‘光荣榜’。”  相似文献   

2.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以“解放”诠释“自由”,指出真正的自由是关乎全体人类的“普遍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以往的宗教批判和改革所取得的“中世纪的部分胜利”与当时思辨哲学所取得的纯粹精神自由都是不彻底的。实现真正的自由需要进行“彻底的革命”,既需要对一切不彻底的批判进行再批判,更需要在实践中彻底变革落后的现实。批判的根本在于彻底否定宗教与思辨哲学所塑造的乌托邦式的自由,实践的根本在于彻底消灭私有制。  相似文献   

3.
传统理性主义虽然具有反思的品格,但还局限在朝向内在性的理性本身的反省中,未能克服由理性本身的局限所带来的诸多现代性难题。理性主义哲学仍然处在“思存关系”的二元对立中,不能把“思”和“存”真正统一起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理性主义哲学),用实践连接了物质和意识,避免了理性对自身审查不彻底所导致的现代性问题,最关键之处在于提供了理性主义本身无法构建出来的面对现代性问题的救赎方案:共产主义。指出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的超越,不仅能丰富我们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还可以凸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庞朴在《中庸》的理解中提出了三分法的观念。相比于二分法,三分法意在突出被二分法弱化的“中”的观念,它通过强调“中”与过、不及的三极状态,将“中”观念由“隐性”变为“显性”,突出了对“中”观念的强调;它将“中”视为一极,将其从“过程”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相对于二分法,这种思维清晰了《中庸》的中国哲学特色,而免于滑落到西方哲学的对立思维中。三分法是庞朴理解《中庸》的一种建构,也是其理解中国哲学的一种新思路。但三分法由于本身的特征,也存在着“中”作为一极如何处理与“过”“不及”这两极的统分关系,及三分后“中”与两极的位阶矛盾及诠释迭加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简要分析“法”字在早期中国哲学典籍及法家著述中的用法,试图证明在后来的法家著作中“法”字在法律、正义、惩罚等意义内涵上并没有改变早期哲学经典的诠释.  相似文献   

6.
成中英认为,本体是一个历史的、实践过程中发展的和体系建立的概念,它是根源意识和系统意识的结合。诠释相对于文字、文本是一个意义的掌握。诠释的目标在于创造,它具有本体的意义。整体性是本体的形式和条件。诠释的活动在状态、方法上表现为诠释循环或诠释圆环。生命的参与性了解在诠释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体与方法应该是统一的。中国哲学有较强的本体意识,故没有导向方法的意识和方法的革命。中国思想在儒、道之后,《周易》没有真正发挥出来,需要对其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哲学过去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以西评中和以中评西两种相反的叙事方式。前者以西方哲学为标准来叙述和衡量中国哲学,后者以中国哲学为标准来评判西方哲学。以西评中的叙事方式在中国哲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以这种方式写出来的中国哲学不免成为西方哲学的附庸,从而使"中国哲学"存在的合法性备受争议,缺乏独立价值。分析以中国的直觉评西方的理智(梁漱溟)和以中国的修养评西方的知识(熊十力)这两种个案,可以引导人们探讨关于现代中国哲学主体性叙述方式重建的另一被忽视的途径:人性——道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哲学专业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这两种教学传授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都在向大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思想,区别只在于哲学专业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更多地关注于"理论理性",公共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多地关注"实践理性"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两种解释路径都是诠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哲学是历史性的思想,哲学史则是思想性的历史。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我们会发现,当代中国学人正是在主体性自觉与理论自觉中实现了“学术史”的研究范式自觉。在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中,以孙正聿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人基于现实变革的需要,在“学术史”研究范式的自觉与反省中,在思想解放与解放思想、现实变革与变革现实、理论创新与创新理论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在“学术史”方法论自觉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已构成学界的“集体共识”。在新时代,倡导“学术史”研究范式的出场和在场,必将有助于我们在总结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认清“来路”、看到“正路”、探索“前路”,从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为继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富有生命力的哲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就宫哲兵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探”系列论文中提出的一些见解展开作进一步的讨论,以期说明:中国古代哲学既缺乏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也缺乏认识论体系的最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中西哲学传统在“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思维方式上的区别差异,而是首先在于它们在人为践履精神与认知理性精神方面的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1.
以儒释道三家的相关论述表明了中国历史上所认定的"忍"与"发"的相继关系,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解释文化认定中,通过对传统"忍"的一系列思考,提出了"忍"而后发论这一思想,借此来揭示中国人"忍"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不但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美食,而且还把“吃”作为不可替代的一种生活享受乃至生活的艺术。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哲学因素,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不仅可以直接从饮食中产生,而且也可以建立在这种生活基础之上。“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以食疗病”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设计评判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中国设计价值评判正被"金钱美学"、"权利美学"、"洋设计师"三座大山压迫、掌控着;本土设计师缺少"话语权",国内设计行业缺乏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只有建立一套以设计理论家、设计师、教育家、工程师、企业家、政府官员为主导,以民众意见为辅助的设计评判体系,充分尊重本土设计师的专业素养,中国的设计才有可能走出误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中国的设计才有跻身世界一流设计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是当今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句类,主谓句的逻辑分析无疑成为重要研究内容。在宏观描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力求综合运用语言逻辑的工具探讨汉语主谓句的句法生成和语义表达规则,以期有助于汉语信息处理的其他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接触日益频繁,从而加大了东西方大众文化的相互激荡和冲突。由于在成长发展上的后发性,中国大众文化成为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重要途径,面对全球化的压力,中国大众文化不能退却畏缩,而应该以积极的“中国化”姿态来迎接挑战,用中国自己的大众文化构筑防止西方大众文化“化中国”的防火墙。  相似文献   

16.
用“比较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模式解读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结论有明显的平面化倾向。而在“文化阐释”的视角中可以发现,王国维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灵活运用了各自的相关“因子”构建了自己的体验和解读,王国维照搬叔本华哲学观点的得出是重视文字文本、轻视文化文本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哲学脱胎于宗教的方式不同,其对宗教的态度亦不同。中国哲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基本上剪断了与宗教神学的联系,使中国哲学的发展充满了无神论的色彩。不同的是,西方哲学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成熟的哲学脱离了超然的宗教,但作为宗教的核心概念——上帝或神,却犹如一条神秘的光环伴随着哲学的全大历程,映射出哲学的时代主题。因此,重人道和重神道就成为中西哲学在对待宗教上区别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文中试图对“中国梦”作出理性的阐释。首先,对传统的“中国梦”作了历史的追溯,考察了“帝王梦”与“人民梦”之间的实质差距。继而,重点地透析当代“中国梦”的内涵与特点,阐发了“国家梦”与“个人梦”同行,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最后,瞻望“中国梦”实现的前景,论证了人民是实现“中国梦”所依靠的力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及成就“中国梦”的总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存在“中缀”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汉语中的典型中缀主要是“得”、“不”、“里”等。我们认为考察汉语中是否存在中缀,首先要科学地界定中缀。我们不赞成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存在中缀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是文论"他国化"规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中国文化严重西化甚至"失语"的危机时刻,如何利用"他国化"的规律,实现西方文论中国化是中国当代文化、当代文论的重要任务。借鉴王国维、钱钟书等前辈以中融西、激发文论新质的宝贵经验,当下西方文论中国化的基本路径可以概括为:清晰地认识中西文论的异质性;根据需要将西方文论与中国当下的文学实践相结合;文化过滤和创造性误读;以我为主对西方文论加以创造性地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