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第二届冰心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那天我正在发动学生参加比赛,一个孩子好奇地问:“老师,冰心奶奶是谁呀?”这一问提醒了我,我想,我不妨带孩子们来认识一下这个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于是我故意问:“冰心奶奶是谁,大家想知道吗?”此时孩子的兴趣高涨。我顺水推舟地说:“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电脑室.让你们和冰心奶奶来一次亲密接触。”一瞬间,学生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2.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只长尾巴的兔子住在小河边。一天,他们看到河对岸有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就想过河去吃。可自己又不会游泳,怎么办呢?急得他俩在河边走来走去……忽然,他们看到一只大乌龟带着一群小乌龟在水中嬉戏,一个妙计在兔子的脑中闪过,他们商量一下后,就叫住了大乌龟:“龟大妈,听说您的孩子很多,是吗?”大乌龟自豪地说:“是啊,在这条河里,我的孩子数也数不清。”“我们不信,恐怕没有我们的孩子多吧?”一只兔子说道。大乌龟有些吃惊:“没见过你们有孩子呀?有多少啊?”“我们的孩子要是都到河边来呀,怕还挤不下呢!”另…  相似文献   

3.
养一条金鱼     
瑞典的小学里有这样一堂课。老师会让每位学生买一条金鱼,然后带回家养起来。每天,老师会问孩子们:“你们的金鱼快乐吗?”持续一月后,许多孩子养的金鱼都死了。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金鱼为什么会死呢?”孩子们不知道。老师告诉孩子,每条金鱼都有寿命,如果它是快乐的,可以活得很长。如果它是不快乐的,那么它只能活一个月,甚至更短。孩子们问:“如何让金鱼快乐呢?”老师说:“那很简单,每天给金鱼换水,给它吃不多也不少的食物。食物太多,它会胀死,太少,又会饿死。还要在玻璃盆里放入水草,让它觉得自己生活在江湖里,最好还应有一条小鱼陪伴…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父母就千方百计、抓耳挠腮地为我们起了一个寄予希望的“大号”——姓名。每个个性化的名字里,都包含着异常丰富的内涵,比如:氏族、血缘、辈份、爱、理想、纪念……但在这“蕴含”诸多内涵的、影响着一生的姓名里,你知道父母的寄托和长辈的寓义吗?你能像他们想像和寄托的那样出色和优秀吗?你能让自己的名字成为你的传奇吗?想吧,幻想吧,畅想吧,这个会伴你一生的、属于你的惟一,就像你的“注册商标”一样的姓名,将有怎样的故事呢?畅想一下吧!让“名字的故事”告诉我们:你是什么样的人。来吧,让我们从自己的姓名开始,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5.
张淑艳 《奇闻怪事》2009,(10):33-33
在感恩节前夕的一节品德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吗?”“做——”回答是那么肯定。我笑着问:“你们是自愿帮妈妈做,还是有一定的报酬呢?”“自愿。”“有报酬。”回答声此起彼伏。“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小组内先交流讨论一下:我们帮妈妈做家务,该不该向妈妈要报酬?”我话音刚落,热烈的讨论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乔纳森6岁时嘲笑他11岁的哥哥亨德里克说:“简直没法儿跟他相处。可怕的荷尔蒙。”说完还加上一句:“但愿将来我不要变成那样。”乔纳森如今10岁了,当他的哥哥渐渐学会同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的时候,乔纳森开始对父母咆哮:“我再也受不了你们了!”乔纳森的父母对此并未感到特别惊讶,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同青春期的孩子打交道的可怕经验。他们知道要在夜里关掉电话,以免被亨德里克的朋友们深夜打来的电话搅了好梦;他们习惯了孩子们房间里发出的巨大噪音9吡怂窃诓妥郎系慕惶钢写直┪蘩竦幕卮穑凰且仓溃朐谖桃焕嗍虑…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老师问:“你们爱吃蜂蜜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老师又问:“你们知道蜂蜜是从哪里来的吗?”孩子们笑着答:“蜂蜜当然是蜜蜂酿的呀!”老师也笑了,问:“那么蜜蜂把酿的蜜放哪儿呢?”  相似文献   

8.
刘斌 《小学科技》2013,(10):12-15
案例提供:宁波国家高新区梅墟中心小学黄意 “这孩子,都考出钢琴9级了,怎么弹琴时还是会犯些基本的错误呢?”爸爸很纳闷地问妈妈。妈妈也很无奈。艾幻想在隔壁屋悄悄听父母的谈话,心想:你们就知道在那里分析来分析去,指挥我做这个做那个,根本不懂我的心!艾幻想懒洋洋地趴在书桌上,想着想着,竟然睡着了……  相似文献   

9.
《世界博览》2011,(13):11-11
在国外生孩子不再只是明星富豪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阶级准父母也想给孩子一张美国护照。赴美产子中介公司宣称:“这笔投资的回报要比抢银行还划算。”中国父母的孩子如果在美国出生,就自动成为美国公民。等孩子们到了21岁,就能为父母申请绿卡,让他们也移居美国。  相似文献   

10.
这节课,我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中的《精卫填海》。当读到“精卫天天从西山衔来小石子和小树枝,投进大海里”,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精卫能把大海填平吗?说出你自己的想法来。”  相似文献   

11.
“人们最早认识我,不是因为我的羞涩美丽,而是我体怀异香。我本欲以幽雅的香气吸引美丽的新娘,没想到却引来了灭顶之灾。我想向至高无上的人类讨个说法,为了挽救你们的生命而屠虏我们,也许还情有可原,我们不愿,但也认命;而为了满足你们自己的一点点虚荣就让我们送命,这公平吗?你们能上天下海,甚至可以到月球上散步,就不能造出其它让你们虚荣的替代品吗?如果一身香气换来的是死亡的召唤,我宁愿做一只一肚子臭气的黄鼠狼!”———一只麝的心声  相似文献   

12.
一天,我给101班的孩子们教唱歌曲《牧童》,由于歌曲旋律简单,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并能背唱歌曲。剩下的10分钟,按我原来的计划是律动,并进行歌表演。可当我们正要开始这一环节的时候,有个小朋友突然走了上来,我看了他一下问:“你干嘛呢?有事吗?”“老师,现在还有牧童吗?”他很天真地问道,可他的话几乎全班都能听见.我愣了一下,但其他的小朋友都抢着回答他,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于是我让所有的孩子都安静下来了,夸他爱动脑筋,叫小朋友应该向他学习.接着,我又微笑着说:“现在我们国家贫困地区也有很多希望小学,更多的小朋友也像你们一样有书读了,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我要向大家推介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佛跳墙"。你们想知道"佛跳墙"的制作方式吗?"佛跳墙"是一种坛煨的特制佳肴,你们想知道"佛跳墙"菜名的背景故事吗?想知道"佛跳墙"的原名吗?请听我细细道来!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境界     
上个世纪初,有一个犹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像 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就练琴, 可是,就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 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天赋。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琴师说:“孩子,你 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听听吧。”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练 习曲中的第3首,简直破绽百出。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 片刻,问少年:“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少年说: “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演奏 家。”老人又问道:“那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 常快乐。”  相似文献   

15.
也许是缘于亲情的存在吧,我们与父母说话时往往不汪意他们的承受能力,而错把一些不该说出的话说了出来,以致伤了父母的心。那么,对父母而言,有哪些话不能信口乱说呢?“不用你管我!”当父母对你做某件事持不同态度或指出你不该这么做时,你原本生气或难过的心里产生了逆反,于是,你不假思索的一句话,勾起了父母几多伤心事。不用我们管,你怎么长这么大?如果我们注意一点儿,这么说:“现在,我已经成人了,让我自己来处理吧。”不挺好吗?“我早知道是这样!”本来放学后你六点半就  相似文献   

16.
李秋 《奇闻怪事》2005,(5):46-47
在孩子们眼里,黑夜是一个暗淡而神秘的世界,它与恐惧、期待、依恋等多种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孩子们经常会说:“黑夜很黑,我怕!”为什么要有黑夜呢?我们通过观察发现,造成小班幼儿。怕黑夜的因素很多,如:奇怪的声音、陌生的物体、家长欺骗或恐吓孩子的语言(如鬼来了)等等,长期积累就会形成对黑夜恐惧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孩子能够认清黑夜及感受黑夜的独特美,“我不怕黑夜”的主题教育活动也就随之产生了.  相似文献   

17.
正"您好,请问是青海省盐业股份有限公司吗?我是小哥白尼杂志社的编辑大奇。我想代表小读者去茶卡盐湖看挖盐,行吗?""代表小读者?没问题!"盐业公司的工作人员热情爽快。"我能不能来个深度体验,拿铲子挖几筐盐,背到岸上去晒?""……"电话那头沉默5秒钟,"你把我们想得太原始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人力挖盐?早就机械化了!""那是用挖掘机?铲土机?塔吊机?还是无人机啊?"大奇一激动就有点收不住。"……"再次沉默5秒钟,"想知道答案吗?茶卡盐  相似文献   

18.
三年级的一堂生命教育课上,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父母平时关爱自己的事,孩子们说的无非是“生病了,妈妈把我送进医院并照顾我。”“冒雨到学校来接我。”等极为平常的生活小事,多数孩子甚至不能发表自己的感想。难道父母平时为之付出的一切,诸如送孩子上特长班、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昂贵的乐器、高薪聘请家教、把最可口的东西留给孩子吃、把孩子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切,孩子们却视而不见?也难怪现在的父母们喊冤叫屈,抱怨自己的孩子难管,不懂得体贴父母,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19.
“陈博士,你能为我克隆一个爸爸吗?”50岁的我,虽然在克隆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但是听了小男孩的请求,我还是愣了一下。我问小男孩:“为什么你要克隆一个爸爸呢?”孩子的眼睛暗了下来,“我的爸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我一直跟着妈妈,从没有见过我的爸爸。我很想让爸爸回来,但是爸爸已经有一个新家,不能回来了。我很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我非常需要父亲的爱。”我点了点头,问道:“你妈妈同意吗?你能提供你爸爸的细胞吗?”小男孩说:“妈妈同意了,她还把自己保存的爸爸的头发给了我。”说着,递给我一个盒子。头发里提取的细胞足够…  相似文献   

20.
初夏,一场大雨连下两天,校园内的花园里,积水汪汪,雨后几天,有些苗木蔫了,进而落叶死去,而有些则经受住了考验,依旧郁葱。学生们议论纷纷:要是早知道植物的耐涝耐旱能力就好了,可以在涝地方多植耐涝苗木,在旱地方多栽耐旱苗木。好一个“早知道就好了”,这不正是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问题吗?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向学校提供一份科学的绿化建议,一次课外探究活动启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