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综合应用各项技术将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功能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这项技术涉及领域广泛,是自动化、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在机电领域的综合运用。本文主要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进行分析,阐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设计包括分散式结构、分层分布式结构、集中式结构,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通信网络以及微机保护的硬件结构等也做了相应阐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IEC61850的智能化变电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能化变电站依靠其庞大的通信网络体系,不仅提升了站内设备间的互换性和互操作性,也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但智能化变电站信息系统良好的开放性和统一报文也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旦通信系统的某个点出现了漏洞,整个系统都会存在被破坏的危险.因此,保障电力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非常重要.本文,笔者根据IEC6185的智能设备的特点,提出适用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期望为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提供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由于早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研究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技术协议作为指导,所形成的通信模式版本较多,给变电站实际运行带来了巨大的麻烦。在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逻辑结构后,对其中过程层网络和变电层网络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并重点介绍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三层网络结构的网络化二次设备,以便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提出,以及数字变电站的发展和实现,建设智能化变电站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智能化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和重要终端,既担负着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重要功能,又是实现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的有力支撑。本文结合目前一次设备的应用发展情况和二次系统的主要特点,深入分析了延津110kV胡堤智能变电站的特点,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技术也有了空前的提高和革新。智能化信息操作技术为变电站的优化和完善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受到各行业的关注、重视和认可。本文对变电站中智能化的二次操作系统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其优化和应用技术,希望能为变电站管理和操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为积极完善变电站系统,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不断发展增加助力。  相似文献   

6.
<正>现代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以微型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逐步地进行发展和提高。许多高校、研究单位和制造厂投入到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制造工作中,对它应包括的内容以及设计原则和要求,观点逐渐趋于一致。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能全面代替常规的二次设备。微机保  相似文献   

7.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化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建立更加稳定、安全、高效的电网系统意义重大。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组成具有先进、可靠、节能、环保、集成等特点,配置以高速的通信传输网络,自动的完成包括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在内的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应用功能。智能变电站设备实现广泛的状态监测技术,使得设备状态检修更加科学可行。文中针对目前变电站设备的监测技术,结合近年来该领域的现状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对变电站智能状态监测系统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对于机械失效诊断提出可以根据设备中各零部件的二元关系,利用解析结构模型来建立阶递结构;该方法可以避免在建立故障树时下行法和上行法的繁杂的计算,较为简单地得到造成设备失效的层次关系,为设备维修提供一个清晰的概念,而且用这一方法可以加速计算机的自动建树.  相似文献   

9.
根据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工,讨论了一种单元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从而向对象的方法出发,讨论了系统保护测控单元,通信网络及监控软件设计。该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扩展灵活,易于维护,且把保护、测量和控制设计成一体等特点,在保证保护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做到了信息共享,简化了二镒设备,对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的二次系统是对一次系统进行管理和补充的神经系统,其可谓变电站的主要神经主体。二次系统中的回路是否正常和安全直接决定变电站运行正常与否。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运行问题,旨在提出更多可行性的优化方案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管理的现状和任务进行的分析,利用SQL Server及Visual Basic开发了无人值守变电站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智能小区管理中心通过以太网将信息发布到各单元住户,应用串口服务器设计小区信息发布系统.系统利用串口服务器的协议转换功能,以Modbus和TCP协议的串口通信方式,将信息发布系统的终端——单片机控制系统接入以太网.应用测试表明,系统具有数据传输可靠、响应速度快、扩展灵活等特点,实现了智能小区的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国内外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构建了以STM32F103RBT6为网关的处理器,以CC2430作为无线通讯的接口芯片的无线网络智能家居照明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方便,节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生产活动中,生产事故会受到生产设备、操作员工、管理体系以及外部因素的多重影响。企业事故的风险源于对过程危险点未妥善处理,继而产生严重的后果。通过建立企业安全价值要素传递模型,以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为基础,提出了全面的企业安全评价方法。从企业生产系统的剖析,到关键危险点的发掘,最后进行系统失效模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建造企业中塔吊的实例验证其有效性,从而提高了该安全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供暖锅炉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供暖锅炉向建筑物提供热源的特点,分析供暖系统取暖对象的取暖需求模型;采用智能自动化方法及策略构造专家系统,设计供暖锅炉智能控制系统。同时,提出开发智能控制系统的描述模型。  相似文献   

16.
Modbus RTU模式下工控机与智能仪表的通讯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Modbus RTU通讯协议的特点,阐述了该协议在VB6.0编程环境下通过RS-485串口实现工控机与智能仪表通信的具体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对其他同类型智能仪器及系统的设计开发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有优先权3个不同型部件和1个修理设备组成的冷贮备可修系统,在转换开关完全可靠的情形下建立了系统模型,推导出系统可靠度R(t)和系统首次故障前的平均时间MTTFF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移动位置服务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出租车智能调度系统的技术框架及其功能进行了研究.该系统主要由智能出租车车载平台、智能交通手机平台、智能出租车指挥系统3个部分构成,具有请求交通服务、预付费、智能调度、付费及电子账单、路径回放、失物请求等功能,对出租车的高效运营、合理调度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野生保护动物跟踪与监测的低功耗、远程监测、可定制、低成本要求,提出了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的分布式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高效能耗管理、并发通信处理、网络透传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系统由跟踪器和监测信息系统组成,跟踪器包括NB-IoT通信与定位模块、低功耗微控制器、锂电池太阳能复合供电组件、高效率电源转换器;监测信息系统包括数据通信设备、服务器和监控终端。实验表明:系统能长期远程采集动物的位置并在WEB地图上显示实时位置和活动轨迹,能对数据进行定制化统计分析并生成报表,跟踪器平均功耗小于50 m W,平均定位误差小于20 m。系统监测范围大、成本低,已试用于某野生动物保护站,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