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女性在相对自由而开放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十分普遍.不仅宫廷女性和贵族妇女普遍爱好体育活动.而且下层民间妇女也多有参加者,这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它不仅反映了唐代女性的精神面貌,而且也是唐代女性社会活动空间大大拓展和社会地位提高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2.
唐代女性的"奇妆" 习尚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妇女化妆的鼎盛阶段,出现了“额黄“、“花钿“、“妆靥“、“斜红“、“胡妆“等今天看来极其特别的妆饰,这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习尚影响的结果.在传统社会中,女性一直是审美客体,自身的审美需求长期被忽视,而唐代这种独特妆饰的出现,也是女性自身追求美的表现,可以说,是女性作为审美主体出现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在为唐诗研究带来崭新视角的同时,又容易造成为女性而叫屈的研究目的的功利性与研究定位的模糊性,而这成为限制诗歌与女性研究继续深入的两大基本问题。唐诗女性研究应确立女性诗歌批评价值标准,采取男性与女性交融的人文视角审视女性题材作品。在此基础上,唐代女性诗人文学实践的意义、男女诗人女性题材的表现差异性等问题才有可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唐代女妆为中心,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女性意识和整体服饰特色。然后重点描述了唐代富有特色的女妆,并将唐代女妆与历朝各代的女妆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同时,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唐代女妆出现的背景及其成因。全文主要从文化思想的角度分析了唐代女妆的特色,体现了唐代女性开放的文化,自由的精神以及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从唐人小说入手,通过对其中的女仙 、世俗女子 、女妖 、女鬼 ,以及女侠等女性形象的分析 ,探寻了唐代知识分子敏感微妙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6.
唐代爱情传奇最能体现其“有意为小说”这个特点。这些爱情传奇中的女性,美丽温柔多才多艺,忍让谦谨,这是唐代士子们理想的女性事实上不可能有。本文探讨其原因,并挖掘其中透露出来的一些信息:唐代的门第制是不合理的,这场革命首先从士子们开始。  相似文献   

7.
唐代女性的婚姻家庭地位曾发生深刻的变化,唐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女性的婚姻地位也以此为界呈现出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与唐代中期的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作品中充满着密集的丝绸物事。丝绸物事与他诗歌当中的女性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丝绸对其刻画女性的外在形象之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描摹人物的居住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以大量丝绸物事入诗是温庭筠形成"绮艳"诗风的重要原因。丝绸物事与温庭筠的作品形成的密集交融可以从社会及个人两个方面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9.
用室温穆斯堡尔效应等现代实验技术研究了唐代、五代、金代及现代耀州窑墨瓷样品的胎及釉.得出所有样品烧制温度均在1000℃以上,且唐代、五代、金代高于现代;唐代、金代及现代样品均在氧化气氛下烧成,而五代样品的烧制是在先期氧化、后期还原的气氛下烧制而成.  相似文献   

10.
腰线是决定唐代女装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唐代女装的腰线可分为高腰掩乳、高腰乳下,自然腰线和低腰线4种。其中两种高腰线应用最多,主要见于裙服。低腰线主要用于侍女袍服。自然腰线应用较少。唐代女装的腰线主要由半臂下摆、各种腰带和裙腰上端标出。影响唐代女装腰线处理的因素有:①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②丰腴浓艳雍容华贵的女性理想形象;③女着男装以及仿效胡服胡妆的时尚。以上结论是对壁画、石刘、陶俑和绢画等形象资料作视觉分析并辅以文献考证以后得出的。由于资料的限制,以上结论仅适用于宫庭贵妇宫女、豪门仕女侍妾以及舞妓女乐的穿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