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将台湾实际控制的太平岛降格为太平"礁",为台岛内各界所不能接受。台湾一些有识之士对蔡英文在维护台湾权益方面的妥协和不作为予以严厉批评。尽管如此,蔡英文不会改变其谄美媚日的对外政策,并可能利用太平岛作为深化与美日及个别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新筹码。对此,中国大陆应提前做好应对方案。太平岛被判成了太平"礁"2016年7月12日,"仲裁庭"就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  相似文献   

2.
元坝地区长兴组沉积特征及对储层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坝长兴组海相气田为中国埋藏最深、以台地边缘礁滩相储层为主的大型礁滩岩性气田,沉积特征对其储层
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但前期主要以沉积的宏观控制作用及静态研究为主,针对沉积对储层控制作用有待深
入研究的客观实际,开展了沉积相划分、展布、迁移、模式及演化等方面的精细研究,对元坝长兴组沉积特征采用地
质、测井、地震联合研究,发现元坝长兴组主要发育6 类沉积相、11 种沉积亚相及10 种沉积微相,其中台地边缘生物
礁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分别控制了生物礁和浅滩两套主要储层的生长发育,两套储层分别分布于III 级层序高位体系
域礁、滩相带中,同时储层具有早滩晚礁、前礁后滩及向北东向迁移的发育特征,而在其沉积模式及演化规律的控制
下,长兴组储层生长发育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类3 种生物礁储层和两类浅滩储层,总体上,生物礁储层较浅滩储层更优
质,礁带区相对于浅滩区油气更易高产富集。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当局实际控制太平岛和中洲礁目前的民意压力使得台湾当局绝不能再放弃在南海的利益。前不久,一支台湾地区海军编队出现在南沙东部。这组由十余艘舰艇组成的编队包括"武夷"号补给舰、"承德"号护卫舰和"郑和"号护卫舰等。新加坡《星岛世纪报》分析称,这支海军舰艇分队尽管会令大陆  相似文献   

4.
沾化凹陷四扣洼陷及周缘地区在古近系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一套礁灰岩。在薄片观察和岩心分析测试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对比和储层物性分析,对礁灰岩储层特征及有效圈闭形成的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划分灰岩圈闭成因类型,探讨其在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湖相礁灰岩具有发育层位相对稳定、礁体规模不一、礁滩混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礁灰岩圈闭的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和构造运动的影响,可形成控制礁灰岩油气成藏的4类圈闭;礁灰岩圈闭类型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双重控制作用,一方面控制了礁灰岩圈闭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控制了油气成藏的时间、输导体系类型和运移充注方式。  相似文献   

5.
黔南拗陷泥盆系—二叠系生物礁广泛分布,按其发育的古地理位置可分为台缘礁和台内礁2种类型。台缘礁受北西向垭都—紫云—罗甸大断裂和与之交叉的北东向师宗—贵阳大断裂控制,规模一般比较大;台内礁主要受水下局部隆起(或断块)控制和海平面升降影响,规模一般比较小。台缘礁成礁环境以中—高能为主,台内礁成礁环境以低能为主;造礁生物主要为层孔虫、珊瑚、叶状藻、海绵等,而且在礁体发育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一定差异。礁灰岩类型有骨架岩、障积岩-骨架岩、骨架岩-障积岩和黏结岩4种类型。研究表明:黔南拗陷泥盆系—二叠系生物礁具有较好的含油气性,有油气运移聚集的过程,油气勘探前景良好,是寻找生物礁油气藏的重点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北碚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成油条件的分析,认为川东西部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储集层段主要是晶间孔、溶蚀孔较发育的结晶白云岩和白云化礁灰岩,其发育程度与礁的成岩环境有关。油气主要来源于_上二叠统龙潭组,其次是长兴组。台地内的点礁面积虽小,但以群礁复合体形式展布,成油条件配置良好,含油有利。礁分布可能受隐伏基底断裂活动所形成的古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7.
二叠系长兴组为鄂西地区主要勘探层系之一,其沉积相展布存在多种不确定性,截止目前针对此区块地震研究较少。首次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成果对城口鄂西海槽西侧大巴山前缘Fng1井区进行了生物礁发育相带预测。通过与研究成熟的开江-梁平海槽对比,建立地震相预测模式,利用"全层位对比追踪解释"技术,结合地震属性分析、古地貌分析综合研究,对区内的生物礁有利相带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和相位属性,在生物礁发育有利相带内精细刻画生物礁体。Fng1井区内存在台地相、生物岩隆相、斜坡-海槽相,在生物岩隆相带内发育三排生物礁。这种多排礁带分布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该区单一生物礁相带存在的认识,对于城口鄂西海槽西侧下一步钻探及勘探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见天坝海绵礁成岩作用,成岩作用发生的环境以及它们对油气聚集空间的控制作用的探讨,建立了成岩历史及孔隙演变的模式,试图为评价以见天坝海绵礁为代表的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系生物礁的储集性能,提供一点岩石学方面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华南中、晚泥盆世时生物礁非常发育,主要造礁生物为层孔虫及床板珊瑚。按礁体的发育程度及地貌特征,可分为“层状礁”及“丘状礁”两大类。这些生物礁的发育在纵向上有由南而北渐次推迟的趋势,横向上多邻近海槽边缘或陆缘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生物礁的这些特征主要是受海西运动中活动的北西-南东向及北东-南西向两组断裂及其所塑造的以槽围台的古海底地貌、海流、淡水注入等因素的控制。华南泥盆纪海并非单纯的陆表海或陆缘海,而是具有两者的某些主要特征。华南泥盆纪的层状礁与加拿大泥盆纪的“低礁”较为相似,而丘状礁则与加拿大“高礁”及德国的泥盆纪礁类似。  相似文献   

10.
川西上三叠统马鞍塘组的硅质海绵生物礁沿龙门山带出露,前人已对其岩性、化石、分布及控制因素作了一定研究。将出露礁体的分布及岩性特征与欧洲硅质海绵礁对比,进一步结合全球海绵—珊瑚礁的演化特征和川西地震剖面中似礁的丘形隆起现象,认为川西地区在晚三叠世早期发育硅质海绵—珊瑚礁系列,其中硅质海绵礁发育在较深水环境,现今部分被后期龙门山冲断带推覆至地表;含珊瑚的礁体发育在相对浅水、高能环境,现今位于川西凹陷中;硅质海绵礁的展布范围受北面秦岭古陆的碎屑物注入影响,沿龙门山方向向北逐渐变小;高能礁体发育在川西拗陷至川中古隆起的过渡带上,远离北面物源。对于揭示川西地区海相碳酸盐岩到碎屑岩的转变过程及马鞍塘组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普光气田长兴组生物礁储集层是本区主要含气层之一,以溶孔白云岩、海绵礁白云岩为主,具有储层埋深大(超过5 000 m)、非均质性强、地震反射特征为杂乱或空白、纵波阻抗参数与围岩存在叠置等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导致该类生物礁储集层的识别难度加大、地震预测精度差。为此,在综合地质、测井、地震资料,分析生物礁储集层地球物理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适合该区的基于"相控"的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的礁体识别与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古地貌分析,明确生物礁有利发育相带;然后井-震联合,利用优选的对生物礁较敏感的瞬时相位、瞬时频率等地震属性,定性分析生物礁储集层大致的空间展布形态、平面厚度变化;最后充分利用地震属性相研究成果,开展叠前地质统计学反演,定量预测生物礁储集层分布。利用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物礁储集层的识别、预测精度,明确了各个礁体间接触关系。  相似文献   

12.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光气田的发现启示着石油工作者把勘探目光转向了同样位于开江-梁平陆棚边缘的元坝地区。经过新一轮勘探,发现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具有很大勘探潜力。基于地震、钻井及岩芯资料的综合分析,对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表明,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主要发育于长二段,且不同沉积环境及不同部位控制了生物礁生长发育特征的差异,具体表现为:西部广海边缘生物礁比东部广海边缘及潮道边缘生物礁更发育,规模更大,且建隆特征十分明显;广海边缘因水动力强,营养物更加丰富,因此多发育以抗浪结构为主的骨架礁;而潮道边缘因水动力相对较弱,营养物相对贫乏,多发育障积礁;长兴晚期,元坝西部地势的隆升导致其沉积环境更加有利于生物礁的发育,从而表现为生物礁优势生长区自东向西迁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层序格架中的生物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右江盆地泥盆纪、二叠纪生物礁的时空分布和成因类型的研究,结合层序地层研究的成果,将其划分为低位礁、陆棚边缘礁、海侵礁、高位礁.低水位礁仅发育于台盆背景,以加积丘礁或点礁为特色,常与混屑浊积岩、硅灰岩、硅泥岩共生.陆棚边缘礁发育于台盆和斜坡背景,与低水位礁相比,具有礁体大、数量多的特点.由于海平面的向陆超覆而形成的海侵型台盆礁、斜坡礁、台缘礁、台内礁组合,具加积-退积型堆积序列,礁顶发育硬底、生物挠动面、海底溶蚀面、淹没面、水下中止面等,礁盖包括硅岩、火山碎屑浊积岩、放射虫岩、骨针岩、深水退积相、生物密集层、浮游相灰岩、含锰磷酸盐灰泥岩等,生长方式主要是追补式和中止式,以宝塔礁、链状礁、点礁为主.高水位礁以进积礁、加积礁和混积礁组合为特征,广泛发育于台内、台缘、斜坡、台盆等环境,具向上变浅序列,礁顶发育暴露面、岩溶面、冲刷侵蚀面、钙化壳、白云岩帽等,礁盖主要有残积相、开阔台地相、浊积相、丘滩相等,规模大、分布广,以堤礁、环礁、马蹄形礁为主.  相似文献   

14.
重点讨论了四川重庆北碚天府地区上二叠统生物礁的岩石类型,生物礁组合的微相特征和发育演化史。微相组合和生物学特征证明文星场生物礁是发育在开放性泻湖中的点礁,它的生长、发育受沉积速率控制,消亡的原因是由于海平面的上升速度超过礁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5.
正8月29日夜,菲律宾海军"德尔毕拉尔"号巡逻舰在南海执行任务时,在南沙群岛半月礁触礁搁浅。9月4日凌晨,菲军方将该舰拖走。不过,联系到菲方曾有过以破旧军舰"坐滩"方式企图对南沙岛礁行占领之实的劣迹,此次搁浅仍引发舆论关注和猜测。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6.
产于下泥盆统坡脚组的滇东南木利生物礁是华南泥盆系众多生物礁中层位最低的。礁类型特殊,属发育在砂泥质陆棚坡折带的堤礁。该礁长约8km,宽150-200m,高70-80m,由间隔黑色页岩的三层礁体组成,每个礁体可划分出6个亚相和5个生长演化阶段。通过锑矿定位机制和矿床成因研究,该礁对锑矿有极重要的层、相、位控制作用,控矿机理为礁型古“油气捕”转化为“矿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扬子东南缘发育有多处埃迪卡拉纪的微生物礁,这些微生物礁具有恢复古地理面貌和生态面貌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结合室内查阅前人对生物礁的研究进行参照,从造礁微生物类型、微生物成岩机制、微生物礁生长的控制因素等方面进行类比分析。初步确定扬子东南缘埃迪卡拉纪微生物礁主要发育在上饶、江山、绍兴、杭州四个地点,确定江山和上饶微生物礁类型为叠层石礁。认为造礁微生物可能为蓝细菌和藻类,在成岩过程中微生物膜和微生物席作为微生物的主要载体参与复杂的沉积作用,礁体的生长主要受到有海水温度、深度和波浪作用的影响。根据礁体的分布特征认为,扬子东南缘中上段在埃迪卡拉纪为一个透光性好、温度盐度适宜微生物生长的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安徽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的生物礁、微生物岩进行研究,发现蓝绿菌类Girvanella在生物礁中大量分布,是生物礁的主要造礁成分.其他造礁生物包括瓶筐虫、石海绵、腹足类、腕足类、棘皮类等.Girvanella以散乱分布、包壳、组成内碎屑以及与海绵伴生等4种方式在本区生物礁中存在,并且在生物礁成礁过程中以生物本体矿化作用及粘结、捕获颗粒的作用形成生物礁格架;瓶筐虫及石海绵为生物礁中的居住者,因此,生物礁性质为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造礁作用.此外红花园组典型含生物礁沉积序列是由底部的生屑灰岩基底、中部的海绵层(少量微生物岩)及顶部的微生物岩组成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生物礁的对比发现,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中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的发育及微生物的繁盛是全球性的,是由于底栖生物扰动对潮下带微生物发育影响尚未彰显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安徽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的生物礁、微生物岩进行研究,发现蓝绿菌类Girvanella在生物礁中大量分布,是生物礁的主要造礁成分。其他造礁生物包括瓶筐虫、石海绵、腹足类、腕足类、棘皮类等。Girvanella以散乱分布、包壳、组成内碎屑以及与海绵伴生等4种方式在本区生物礁中存在,并且在生物礁成礁过程中以生物本体矿化作用及粘结、捕获颗粒的作用形成生物礁格架;瓶筐虫及石海绵为生物礁中的居住者,因此,生物礁性质为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造礁作用。此外红花园组典型含生物礁沉积序列是由底部的生屑灰岩基底、中部的海绵层(少量微生物岩)及顶部的微生物岩组成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生物礁的对比发现,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中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的发育及微生物的繁盛是全球性的,是由于底栖生物扰动对潮下带微生物发育影响尚未彰显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莱芜人工鱼礁礁区的管理,保护和改善礁区海洋生态环境,恢复和增殖渔业资源,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广东省人工鱼礁管理规定》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