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役句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成立.根据谓语的自/他性质,归纳出4个句型,并根据[±有情]特征分析使役句成立条件.使役者和被使役者都是[+有情]或[-有情],使役句均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用助词'を',使役句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无情物作用影响有情物的行为时,使役句可成立.  相似文献   

2.
使役句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成立。根据谓语的自/他性质,归纳出4个句型,并根据[±有情]特征分析使役句成立条件。使役者和被使役者都是[+有情]或[-有情],使役句均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用助词‘を’,使役句可成立;使役者为[-有情]、被使役者为[+有情],无情物作用影响有情物的行为时,使...  相似文献   

3.
自动词使役态与他动词的使用方法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动词构成的句子不考虑客体本身(有情物)的意志,主体对其施行的是强制性动作.自动词使役态构成的句子其特点是,无论是在主体允许下还是命令下的行为,其责任等都在于客体本身.因此,我们可以把他动词与自动词使役态的差异看作是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的差异.他动词为直接作用,自动词使役态为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语中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区别及与态的关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意义和用法,把日语动词分为了自动词和他动词。这种分类方法体现了语言学上的共性,而且可以解决不同的动词会与不同的助词搭配的问题,这一点又是日语所特有的,不可不认真学。本文主要探讨了自动词和他动词的区分、对应的特点和规律以及自他类别与态的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稿是在金田一春彦等人的动词分类研究基础之上的一篇论文,以日语复合形容词「~やすい」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复合形容词前半的动词部分,从继续动词和瞬间动词的二分法出发,对《新潮文库100册》里出现的所有相关例句,运用实例验证的方法进行分析论证,结果发现最典型的他动词"主体动作客体变化动词"后接「やすい」的例句非常稀少,而主体变化动词、主体动作动词以及心理动词却与「やすい」积极结合,用例相对较多。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理论上「やすい」可以接续在所有动词之后,但实际上只与一部分他动词以及大多数的自动词积极结合,且结合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动词使役态通过在动词未然性后添加使役助动词[せる][させる]来表达支使,迫使,容许,听任,原因,引发,无意,意外,无奈等使役意义,在实际日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使役动词的误用甚至滥用现象,本文探讨了动词使役态的使用限制及其与含使役意义他动词的区别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朱绪芹 《科技信息》2009,(30):147-148
日语五段动词的使役形为"未然形+せる",最近却出现了加强使役语气的"未然形+さ+せる"用法。使役变形中,一段动词和カ变动词需要在"せる"前加上"さ"。近几年,像"休まさせる"这样,五段动词使役形里频频出现"さ",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使役形的"さ入れ"现象。本文通过对"さ入れ"现象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五段动词里最频繁出现"さ入れ"现象的"やる"、"聞く"、"取る"等6个动词。同时,分析了"さ入れ"现象经常出现的会话场景及在每个场景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相似文献   

8.
英语造句的根本特征是主谓构造,包括语法性和逻辑性“主谓结构”。逻辑性“主语-谓语”结构的逻辑主语采用中心词为主格形式的名词词组,逻辑谓语采用非限定动词词组或无动词词组,是一个具有独立性的意义表达单位。该结构既分布于大句,也分布于小句,既可以是从属结构,又可以独立存在。在一定语境下实现意义表达的简洁化是其主要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9.
日语被动句中助词“に”的关系语义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语被动句中出现的助词“に”,不仅有表示被动句中施动者的关系语义,还有表示其它的关系语义,这样给翻译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从“に”构成的词素中词的类别及谓语动词需要哪种补语入手,通过例句辨析被动句中助词“に”的种种关系语义,力求翻译上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2002,29(4):123-126
现代维吾尔语的句子可分为主动句和被动句,其主要区别在于句子谓语和主语的表达方式上。维吾尔语主动句的主语是动词谓语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发出者,被动句中的主语则是动词谓语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对象。动作、动作主体、动作客体三个要素是分析句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复合动词"売り歩く"为例探索日语语料库在复合动词自他词性判断上的运用。通过对"売り歩く"的用例检索发现该词既可以前接物品句子成分作他动词用,也可以前接场所句子成分作自动词用,得出该复合动词兼具自动词和他动词词性,同时基于语料库的实例研究补充了字典中对该词用法及释义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藏语动词除了及物和不及物、自动和使动外,还可以根据动词与主语的关系,分为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自主和非自主动词与名词的格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谓语动词是非自主的,其主语是通格,如果谓语动词是自主的,其主语是动者格。  相似文献   

13.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不同 ,英语被动句比汉语被动句的使用频率要高得多。因此 ,在进行英汉翻译过程中 ,被动句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被动句主要依靠使用被动语态来体现。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变化形式 ,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 ,表示句子谓语动词和其主语之间在逻辑上的动宾关系。被动句的主语实际上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 ,即是受动者 ,而施动者常有by短语引出。汉语是主题突出型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突出型语言 ,因此英语被动句把所要说明的人或事物放在主语的位置上 ,突出了行为对象 ,减少了说话人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14.
袁媛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7):81-82
在英语、汉语中普遍存在词化现象,尤其是动词词化现象。本文以使役动词为例,研究了英语汉语中使役动词词化程度的差别,分析了英汉双语中表达使役关系的单纯词、派生词和复合词,从而明确了英汉双语使役动词方面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影响词化的因素,了解词化的必然性和普遍性。  相似文献   

15.
日语复合格助词[にむけて]作为构成句子的成分之一,分别与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以及整个句子发生关联.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可以对[にむけて]句进行分类,并研究[にむけて]在句法和语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对复合格助词[にむけて]和单一格助坷[に]之间替换使用的条件、限制以及替换造成的细微差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玉华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4):101-102,109
汉语动宾结构的原型在日语中呈现"相对自动词句"、"降格被动句"、"相对自动词使役句"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从两者间的对译差异可以清晰看出汉日语言对事件的识解方式是根本相异的,即汉语是以客观识解为主的语言,而日语则是以主观识解为主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尤梦娜 《科技信息》2008,(2):157-158
"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争议较多的一种句法结构,其非宾格动词同时带有"主语"和"宾语"的现象一直无法得到完美解释。本文旨在探讨"领主属宾句"中领有名词的句法地位,基于Luigi Rizzi的"分裂CP假设"(split CP hypothesis)和Chomsky最简方案(MinimalistProgram)的理论框架,对该种句式从新的角度进行了句法分析。本文认为,"领主属宾句"中的领有名词并非句子的主语,而是从非宾格动词内论元的定语位置移到了句首的Spec-Top话题位置。移位后的话题与其语迹享有相同的格与题元角色,其格为属格(Genitive Case),其题元角色为POSSESSOR。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对旬中名词的格支配关系,将日语复合动词分为三大类,即并列关系、修饰关系和融合关系。其中修饰关系又分为中心词前置式和中心词后置式两类。通过对句中名词的格支配关系分析,也可以为分析复合动词自他性的特征提供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和表意文字的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运用到使役意义和偏正关系的动词诃化的表达上,英语动词中表示使役意义的派生词和单纯词以词化式呈现,汉语则需借助分析型表达法;汉语双音化偏正关系动词常常表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呈词化表达法,而英语无双音化倾向,对此只能依赖分析型表达法;英语在表示一些动作性动词的偏正关系意义的时候,多采用词化表达法,而汉语基本上是用短语表示。  相似文献   

20.
贾真真 《科技信息》2012,(18):179-180
在表达使役概念时,英语更倾向于词化了的综合表达法。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证实了词化使役动词的运用和学生写作水平的关系,并通过课堂实验,证明强化该类词汇的输入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