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散文写作中能巧妙利用她所熟悉热爱的中国古典语文之长,频繁而恰到好处地融会运用了古语词、文言句式和典故,文白水乳交融,文笔灵动,意蕴深厚,这不仅丰富了她散文语言的风格色彩,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也由此形成了她散文语言的浓郁的古典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台湾散文流露出的自然崇尚倾向、作家们追求“天人合一”对自然欣赏和投入的态度,及其陶醉于自然的深层内涵等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台湾散文家创作的影响,论证时间的推移和地域的阻隔都无法使文学家超越或摒弃民族文化心理和思维机制的制约;而新文化的许多成就恰恰是通过对古文化的再发现与再认识达到的。  相似文献   

3.
台湾散文家夏元瑜先生的作品,因文笔幽默,知识丰富,艺术奇趣,而成为台湾散文的一道独特风景.本文试从悦笑性、通俗性、隐喻性三方面分析其散文的幽默特色.  相似文献   

4.
余光中是台湾著名的诗人、散文家、评论家。余光中在散文中充分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段,本文将其主要的修辞手段概括为:豪铺、活喻、奇拟、巧借、汇连、妙典、趣摹、状声。其修辞手段的充分运用,使其散文生动有趣,表现了中国文字的张力、弹性,这是余光中注重文字技巧,对平常事物富有独特的感受和善于表现这份感受的结果。本文对余光中散文修辞特色的形成原因也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江萍 《凉山大学学报》2002,4(3):133-134,140
台湾散文家夏元瑜先生的作品,因文笔幽默,知识丰富,艺术奇趣,而成为台湾散文的一道独特风景,本文试从悦笑性、通俗性,隐喻性三方面分析其散文的幽默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中国文坛,冯杰的散文独具一格。在他的散文书写中,知识与趣味融为一体,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冯杰风格。冯杰散文以充满诗意的笔触书写豫北乡村风物,呈现了乡村之趣;冯杰的饮食散文接续了中国现代散文中饮食文学的传统,又带有特殊的豫北风情;同时,冯杰的散文还充满了理趣。  相似文献   

7.
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美国政府不顾中国人民的历次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反对,竟同蒋介石卖国集团签订了非法的「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签订这个非法条约,是企图使它武装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行为合法化,以便以台湾为根据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和准备新战争。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这个露骨的战争挑(?),严重地威胁了亚洲的和平和安全。中国人民解放了中国大陆之后,美帝国主义就蓄谋侵占台湾。一九五○年六月,美国政府在发动侵朝战争的同时,就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在靠近中国的海面上进行听谓巡逻和侦察,占领了台湾的高雄港、基隆港和澎湖列岛的马公港作为海军基地。至同年八月,美国空军又在台湾建立了所谓「前进指挥所」,并陆续在台湾建立了很多单基地。因此,美国事实上武装侵占台湾已经四年多了。  相似文献   

8.
一美国总统肯尼迪上台前后,曾和民主党谋士们一再鼓吹要“重新研究”对华政策,表示“必须设法改进同大陆中国的往来”。与此同时,他们纷纷在美国报刊上发表“两个中国”的各种謬论,提出了各式各样的制造“两个中国”的新方案,作为“改变”对华政策的蓝本。综合美国报刊所传,美帝国主义制造“两个中国”的新阴谋大体有如下三种: 第一,是台湾成为“独立国”的方案。其主要内容是蒋介石集团的军队撤出金门和马祖;台湾“独立”,成为联合国的新会员国;中国“进入”联合国和安全理事会,但中国政府必须保证不以武力解放台湾。肯尼迪于1960年7月3日在答复英国“星  相似文献   

9.
古今散文概念与文体的发展朱广成中国的散文同诗歌一样,产生最早,源远流长。其内容繁富而庞杂,其数量则浩如烟海。她那漫长的历史,在质与文、散与骄、文与白的嬗变中不断发展着、前进着。其中可以总结的经验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是相当多的。本文试就散文的概念与文体演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散文走过了辉煌的历程,但在当代,深入研究从而继承和发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下困境:古代散文在当代被恶搞成一种后现代风格的模仿式戏谑文体;当代散文的创作和古代散文的创作较少直接关联;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缺少电影、电视等大众化的媒介形式;古代散文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主要是图书;散文在古今中西均以理性、智慧、反思甚至论辩为特点,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背道而驰;当代的古代散文研究缺少与西方文论的双向传播;从修辞学角度入手研究古代散文可能滑向功利主义,这与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相悖。  相似文献   

11.
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 ,他不仅是台湾白话散文的开拓者 ,同时也是台湾新诗的开拓者之一 ,而且他还捷足先登地正式揭开了台湾白话小说创作的序幕。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反对奴役、反对压迫、反对榨取的反抗精神 ,为台湾新文学树立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 ,并启示了台湾新文学社会写实的方向 ,奠定了台湾新文学的基石。作为中国新文学一部分的台湾新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赖和的创作十分明显地受到鲁迅的影响。在写实方法、创作主题、文体形式、讽刺笔调诸方面 ,都可窥见鲁迅作品对赖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台湾自古以来就和中国大陆血肉相连。其历电和文化与祖国大陆的历史和文化息息相关,源远流长,深厚而久远。本文就祖国大陆和台湾历史渊源、文化关系及其未来的展望进行探讨。一、历史渊源台湾历史的发展同祖国大陆历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台湾的历史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王燕  李利 《科技信息》2007,(33):263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同根同种,同文同语,海峡两岸的课程文件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本文通过对台湾《纲要》和大陆《标准》两个文件教学评价的比较,对两地英语课程文件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被誉为“台湾新文学之父”的赖和,他不仅是台湾白话散文的开拓者,同时也是台湾新诗的开拓者之一,而且他还捷足先登地正式揭开了台湾白话小说创伤的序幕,他的伤口充分体现了反对奴役、反对压迫、反对榨取的反抗精神,为台湾新文学树立了第一面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并启示了台湾文学社会定实的方向,奠定了台湾新文学的基石。作为中国新文学一部分的台湾新文学是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赖和的创作十分明显地受到鲁迅的影响,在写实方法、创作主题、文体形式、讽刺笔调诸方面,都可窥见鲁迅作品对赖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台湾作家庄裕安的音乐散文中,他打破文化的时空、品格的常规选择喻体来描述西方古典音乐及其相关事物,在幽默调侃中,拉近了西洋经典艺术与中国大众的距离,并体现了后现代的文化气息,但总体上又不失诗性内涵.  相似文献   

16.
张晓风是台湾一位令人瞩目的、颇负盛名的散文大家。以张晓风散文的诸多文本为例 ,探析其散文对传统的文学母题眷恋 ,探讨她是如何运转一支妙笔在亲缘母题、羁旅母题和玉石母题中大显身手 ,自由地穿梭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 ,可以深刻领略其文所蕴函的让人迷醉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17.
郑向恒是台湾当代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其游记散文表现了她对中华古者文明和民族命运的深厚热爱和关切之情,显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家国之思。风格自然、亲切,语言简炼、朴实。  相似文献   

18.
张晓风是台湾一位令人瞩目的、颇负盛名的散文大家.以张晓风散文的诸多文本为例,探析其散文对传统的文学母题眷恋,探讨她是如何运转一支妙笔在亲缘母题、羁旅母题和玉石母题中大显身手,自由地穿梭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可以深刻领略其文所蕴函的让人迷醉的民族传统文化的神韵.  相似文献   

19.
同是描写都市题材,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十里洋场”之称的上海;同是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其手法都采用现实主义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我毫不犹豫地要举出茅盾的《子夜》和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这两部适时地反映民族资产阶级在转折时期的命运和心态的作品,都曾引起过强烈的社会反响,都曾产生过程度不同的“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梁实秋是台湾硕果仅存的一位“五四”以来活跃于文坛的老作家,其散文小品以典雅简约的风格而标彪文坛,成为台湾散文界的一代宗师。梁实秋,1901年生于北京。14岁小学卒业后考入清华学校,8年后毕业游美,插入科罗拉多大学英语系4年级。1924年大学毕业,赴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各肄业一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