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分析了两种逆变器— 180°导通型和 12 0°导通型输出的非正弦电源作用于电机时产生的磁势谐波 ,给出了电机k次谐波等值电路 ,在此基础上 ,从电流、转矩、损耗等方面讨论了非正弦电源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该电流型可控硅交流电机调速电源,采用150°导通角,具有低百分比的高次谐波,优于120°导通角的调速电源。主电路采用可控硅整流和辅助可控硅关断的三相桥式逆变器。逆变主触发信号由单板机控制,并与同步脉冲列相“与”而成,较好地解决了脉冲变压器的饱和问题。实验所得的电流波形经谐波分析证明了预期的效果。本电源用于交流电机的调速,可以降低电机的损耗。  相似文献   

3.
双极射频晶体管这类准线性件需要配用偏置电路。准线性器件以导通角为180~360°的共发射极电路为特点,环境温度及工作条件的变化会引起工作点漂移,偏置电路的作用是提供器件所需的电流,以对这种漂移进行补偿。 发生温度波动时,使器件受到保护,否则更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已有的日光灯电子镇流电路中,均先由整流器将交流转换为直流,然后再由双管逆变器将直流转换为频率更高(比如30kHz左右)的交流,最后通过变压器耦合到灯管上。反馈电路则利用变压器实现两只晶体管同步通断。上述电路工作有效,但易受“交叉导通”的影响,若两只晶体管同时导通,整流器的输出端便  相似文献   

5.
在提高常规串级凋速装置的功率因数的基础上,研究了能降低逆变电流中谐波成分的逆变控制方案。使用GTO代替常规逆变器中的可控硅,借助次谐波PWM技术选择最佳开关点,并使逆变器触发角a基180°-270°内变化,则能抑制逆变器的谐波电流,还能提高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这套装置用于串级调速的实验表明:电流超前型的功率因数比滞后型的有明显提高,逆变电流中低次谐波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应用微型计算机驱动双向可控硅无级控制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与常用的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相比,其控制线性好、精度高导通角为180°,便于计算机控制且保证了微机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关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六届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前 8名运动员比赛成绩及质心速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现代男子三级跳远更趋于平衡式技术 ;第三跳远度是影响当今世界水平三级跳远成绩的最主要因素 ;优秀世界运动员三跳速度保持较好 ;三跳可供参考的最佳腾起角为 13.96° 0 .94°— 12 .35°±1.6 0°— 2 1.6 5°± 2 .2 4°。  相似文献   

8.
在非平面衬底液相外延中,衬底的定向偏差角对外延生长有较大影响。为此我们对衬底定向偏差角对外延层形状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做了实验研究。 一、实验 1.对外延层形状的影响 我们在衬底定向和(100)面无偏差角(误差在±0.1°范围)及沿沟槽方向和(100)面有0.5°—1°的偏差角的衬底片上,进行液相外延生长四层结构。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节各阶梯电平的幅度或各阶梯电平的相角都可以达到改善逆变电源输出电压质量的目的.在给出了这种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之后,详细分析了相角调制的三级阶梯波逆变器的各主要参数如导通角、失真指数和总谐波失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毛竹材质生成过程中微纤丝角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竹龄毛竹材的微纤丝角进行测定分析,探讨毛竹微纤丝角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各竹龄竹材细胞次生壁微纤丝角的径向变异规律呈现波动趋势,平均微纤丝角为9.4°,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2.05°和7.61°,差值小于4.44°,微纤丝角从竹青到竹黄存在显著差异。竹材的微纤丝角从0.5~1.5 a呈增加趋势,而后几年呈下降趋势,到6.5年稍有回升,随后又下降,直至10.5年生竹材微纤丝角值又变得较大,竹龄对微纤丝角影响显著。竹秆的中部和下部平均微纤丝角分别为9.32°、9.39°和9.50°,随竹秆高度增加竹材微纤丝角逐渐减小,差异较显著。  相似文献   

11.
双折射调谐器是用于染料激光器的调谐,调谐器的光轴与其表面的夹角 E,直接影响调谐器的调节灵敏度.分析指出:对石英晶体,将 E 角设计在最灵敏区域30°—35°,可在调谐调节角度不超过±20°的条件下,将调谐器的波长覆盖从可见光区延伸至红外区.  相似文献   

12.
直线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He畸形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Ⅰ错畸形的机制。方法对28例采用直丝弓 矫治技术治疗的安氏Ⅱ类Ⅰ分类错患者治疗前后x线头颅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 疗后UI-NA角平均减少10.68°,UI-SN角平均减少11.39°,UL-NA平均减少1.36mm,LI-NB 角平均减少2.5°,LI-MP角平均减少3.0°LI—NB平均减少1,4mm,LI-AP平均减少1,2mm,SN —OP角平均增加].82°。治疗前后上下切牙交角与上下切牙的倾斜度和突度的差值呈负相关,上 切牙各倾斜度和突度的差值彼此呈正相关,下切牙各倾斜度和突度的的差值彼此呈正相关。结 论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安氏Ⅱ类Ⅰ分类错主要是通过移动牙齿的掩饰性矫治完成的,上下颌 牙的位置是协调变化的,拔牙矫治并未影响面高。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射击角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影响的规律,对步枪弹侵彻玻璃靶板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数值方法可真实再现弹头在侵彻玻璃过程中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弹头速度总体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小,对符合实际使用情况下的速度变化可按射击角分为(0°,5°,10°)(15°,20°)(25°,30°)3个速度梯度,每个梯度内的速度变化基本一致,加速度变化阶段分为4个阶段,呈现双峰现象,对不同射击角下的靶后攻角和速度矢量偏角分析发现,弹头稳定性可按射击角分为(0°,20°)(25°,50°)(55°,80°)3个区间,分别对应稳定飞行、一定扰动飞行、失稳3个状态,而且剩余动能与初始动能比值基本是随着射击角增大线性减小,总体是呈负相关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有限元法得出正交切削前角γ分别为15°,0°和-15°时的刃前区弹性应力场的数值解。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情况下,应力都分布在刃前区,而且主要为压应力;当γ为15°时的应力场比0°,-15°时远为集中;随着前角的增大,应力分布向“敏感应力状态”变化,这种状态有利于金属分离。  相似文献   

15.
利用风洞实验 ,研究了Re =1× 10 4~ 1× 10 5范围内滴形钉头管在不同攻角下的流阻特性 .实验结果表明 ,攻角对滴形钉头管的流阻特性影响显著 ,流阻最小值出现在攻角α为 180°时 ,最大值出现在攻角α为10 0°~ 110°时 .还给出了不同攻角下Eu与Re之间的关联式 .  相似文献   

16.
本软件能够对直齿圆锥齿轮、弧齿圆锥齿轮、零度圆锥齿轮和圆弧齿双曲面齿轮进行优化设计及CAD.该软件的功能和特色如下:(1)直齿锥齿轮传动:适用于不同压力角(如α=14.5°,20°,22.5°,25°)在任意轴交角时的几何尺寸计算,接触和弯曲强度设计.(2)弧线齿和零度锥齿轮传动:适用于各种不同压力角(对弧线齿为14.5°,16°,20°,22°,25°;对零度锥齿为20°,22.5°,25°)不同螺旋角,轴交角为90°的格里森制等顶隙收缩齿的几何尺寸计算,确定刀具参数和设计.(3)弧齿双曲面齿轮传动:适用于轴交角为90°的格利森制等弧齿双曲面齿轮,齿数范围为z1=5~20,z2=30~60,平均压力角为19°,21.25°,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GB2076-80中计算带37°30′倒角、75°主偏角、11°法后角正方形铣刀片m公称值的公式提出了修正。并就GB2081-80中规定的m值的偏差进行了探讨,论述了m偏差除受刀片周边d(或L)和a角的影响外,还受边长b,b_s′,刀片厚度S,90°角和K_(γε)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计算并分析了高马赫数情况下,直叶片及正弯20°叶片在攻角分别为0°、±10°、±20°及±30°的情况下的流场结构. 采用的数值方法为具有TVD性质的三阶精度GODUNOV格式,湍流模型为B-L代数模型. 计算结果表明,在较大的攻角范围内,正弯叶片可以减小叶栅流道内通道涡的强度,并且由于两端壁的附面层被吸入主流,使得正弯叶片中的能量损失减小. 攻角越大,正弯叶片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本文编制了水平旋转角为300°、270°、240°和210°的两端简支钢筋混凝土螺旋式楼梯内力系数表,并举了设计例题,以便简化计算和避免错误。  相似文献   

20.
从仿生学的角度制备端部具有不同锥角(0°,2°,5°,7°)的异形钢纤维,根据纤维表面是否处理分为有化学黏结与无化学黏结2种,并使用MTS万能试验机测试了仿生异形钢纤维从水泥砂浆基体中以不同速率(2.5 mm/min,25 mm/min,250 mm/min)拔出的力和位移,并计算得到最大拔出力和拔出功.结果表明,当钢纤维端部锥角从0°增加到5°时,最大拔出力有明显的增加,但7°时稍有减小;对于5°及7°锥角的钢纤维,随着加载速率从25 mm/min增大到250 mm/min,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分别增大20.2%和13.4%;而0°及2°锥角钢纤维在加载速率增加到250 mm/min时,最大拔出力相对于加载速率为25 mm/min时的最大拔出力分别减小25.9%和8.2%;0°,2°和5°有黏结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与相同锥角无黏结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相比,分别增加64.1%,22.2%和6.7%,而7°锥角有黏结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比无黏结钢纤维的最大拔出力减小6.2%;3种加载速率下,2°锥角钢纤维拔出力所做的功最大,纤维表面是否处理对拔出功无明显影响;本文设计的异形钢纤维能有效增强钢纤维与水泥砂浆基体的等效黏结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