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针对通用领域的事件论元抽取研究中角色信息利用不足和论元间缺少交互两个问题,提出角色信息引导的多轮事件论元抽取模型,用于增强文本的语义信息和论元之间的交互能力,提升事件论元抽取的性能。首先,为了更好地利用角色知识来引导论元的抽取,该模型根据角色定义构造角色知识,对角色信息和文本独立编码,并采用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方法获取标签知识增强的文本表示,进而采用增强嵌入来预测各角色论元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同时,为了在抽取过程中充分利用事件论元之间的交互,受多轮对话模型的启发,设计一种多轮事件论元抽取算法。该算法参照“先易后难”的自然逻辑,每次选择预测概率最大,也是最容易确定的角色进行抽取。在论元抽取过程中,为了对论元之间的交互进行建模,模型引入历史嵌入,并在每一次预测结束后更新历史嵌入,帮助下一轮事件论元的抽取。实验结果表明,角色信息的引导和多轮抽取算法均有效地提升了论元抽取的性能,使得该模型的表现优于其他基线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改进当前上下文预测中由于缺乏对交互情况的考虑所导致的不完全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规则对交互上下文进行预测的方法.给出了交互上下文的定义及使用本体对交互上下文进行建模的方法.在基于规则的交互上下文预测架构中,利用交互规则发掘算法和交互预测算法等推理计算得出交互规则,根据得到的交互规则对交互上下文进行预测.该方法的使用合理地改进了传统的上下文模型,从根本上系统地解决了传统的上下文预测的局限性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上下文预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机器阅读理解任务中缺乏有效的上下文信息融合方式和丢失文本的整体信息等情况,提出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机器阅读理解模型.首先将文本的单词转化成词向量并加入词性特征;接着通过时间卷积网络获取问题和文章的上下文表示;之后采用注意力机制来计算出问题感知的文章表示;最后由循环神经网络模拟推理过程得到多步预测结果,并用加权和的方式来综合结果得到答案.实验使用了SQuAD2.0数据集,在EM和F1值上相比基准实验分别提升了6.6%和8.1%,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文本信息预测用户大五人格的普遍方法中,对于文本特征的提取未充分考虑上下文语义信息,存在对语义特征提取不够精准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深度学习与上下文语义的方法:在TF-IDF中加入单词的上下文语义信息来计算单词权值,然后结合基于文本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由单词权值构成的上下文语义特征向量进行用户大五人格预测.实验数据使用Facebook中myPersonality应用的用户社交记录,实验结果表明:将文本上下文语义加入到深度学习预测模型后,人格预测的准确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篇章关系识别研究旨在理解篇章内部论述单元(简称"论元",包括短语、句子及文本片段)之间的语义连接关系.现有研究通过交互式注意力机制方法,提升论元之间的信息的交互性,从而提升模型的分类能力.尽管如此,仅通过提升论元间的信息交互不能表述论元对的整体语义概念,原因在于现有方法往往将论元对视作独立的个体,忽略上下文信息对其语义上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化表示的隐式篇章关系识别方法,通过基于词的交互式注意力机制提取出较为重要的单词或短语,并通过论元的注意力机制赋予关键论元较高的权重,最终通过基于上下文的注意力机制融合论元对所在段落的信息,获得具有上下文语义信息的论元对表示.该方法进一步强化了论元之间信息交互性,同时强化了论元对与上下文信息间的交互.使用PDTB(Penn Discourse Treebank)语料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F_1值在四个大类关系(Comparison,Contingency,Expansion,Temporal)上相对基准系统提高了4. 94%,5. 43%,4. 57%和7. 42%.  相似文献   

6.
为增强基于角色的存取控制(RBAC)模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通过将上下文整合到RBAC模型中,提出了基于角色和上下文的访问控制(RCBAC)模型,并给出了它的实施框架。RCBAC模型中,上下文信息动态地控制着用户分配和权限分配,授权决策不仅依赖角色于而且依赖于运行时的各种上下文信息,这使得RCBAC能够灵活、精确地实施各种复杂的访问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循环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文本分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卷积神经网络在文本分类性能上受到词向量窗口长度的影响,在研究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结构的神经网络文本分类方法,该方法对文本进行单次正向及反向扫描,能够在学习单词表示时尽可能地捕获上下文信息,整体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是线性复杂度;该方法构建文本语义模型可以捕获长距离的依赖关系,使得词向量窗口长度对文本分类性能没有影响,对上下文更有效地建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文本语义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6.86%,召回率达到96.15%,F1值达到96.5%,性能优于传统文本分类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方法。  相似文献   

8.
鉴于目前主流的文本情感分析方法存在难以解决长期依赖和对上下文信息使用不足的缺陷,本文首次提出将时序卷积网络(TCN)和BiLSTM+Attention模型融合的文本情感分析模型。该模型利用TCN的因果卷积和扩张卷积结构获取更高层次的文本序列特征,并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进一步学习上下文相关信息的情感特征;最后,引入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帮助模型优化特征向量,提高情感分类的准确度。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微博文本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性能相较于其它模型有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文本情感分析中情感极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Senti-LSTM,该模型在现有LSTM网络单元中添加情感门,架构于Senti-LSTM之上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充分利用文本上下文信息、文本结构与情感语义等信息,实现更加有效的文本情感表示学习.实验结果表明,Senti-LSTM能够有效提升文本情感分类准确率,同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基于角色转授权模型(RDM)的深入研究和对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RBAC)的扩展,提出基于角色上下文的转授权模型(RCBDM).该模型引入角色上下文和转授权规则作为转授权的依据,通过对转授权极限值、转授权域、转授权类型及转授权撤销类型等属性和各种转授权规则的定义,支持灵活的基于角色转授权(RBD)和多步转授权的实现,允许系统安全管理员对系统进行宏观安全控制.通过具体转授权应用示例充分证明RCBDM的有效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在前期基于图网络的模型基础上,引入角色指代信息,提出融合角色指代的多方对话关系抽取模型.在构建图节点时加入角色节点,将其与对应角色指代的词节点进行连接,并使用图注意力网络进行编码.在DialogRE数据集上的实验效果与基线模型相比,F1值在验证集上提升2.9%,在测试集上提升4.6%.  相似文献   

12.
安全多方计算技术为不泄露隐私数据的多方参与协同计算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该领域一直受到中外密码学学者的重点关注.为客观地反映当前安全多方计算的研究现状,探讨安全多方计算的基本知识和研究热点.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85-2020年的安全多方计算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方法,对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轮会话中的Non-Sentential Utterances(NSUs)问题,结合当前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广泛使用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将Masked Language Model用于多轮会话NSUs的重写任务,提出Masked Rewriter Model.与基于Seq2Seq的重写模型相比,重写效果提升明显.根据N...  相似文献   

14.
为了增强语句内关键信息和语句间交互信息的表征能力,有效整合匹配特征,提出一种融合多路注意力机制的语句匹配模型。采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获取文本的编码信息,通过自注意力机制学习语句内部的关键信息;将编码信息和自注意力信息拼接之后,通过多路注意力机制学习语句间的交互信息;结合并压缩多路注意力层之前和之后的信息,通过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进行池化获得最终的语句特征,经过全连接层完成语句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SNLI和MultiNLI数据集上进行的自然语言推理任务、在Quora Question Pairs数据集上进行的释义识别任务和在SQuAD数据集上进行的问答语句选择任务中均表现出了更好效果,能够有效提升语句匹配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恶意模型下公平的安全两方计算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多方计算通过参与者自行进行信息交互和计算完成,信息交换和计算对协议的公平性有很大影响。在恶意模型下基于m/2-out-of-m方法和知识承诺方案,提出一种两方公平交换协议,并用该协议构造一个满足公平性的安全两方计算协议。  相似文献   

16.
智慧教育是人工智能的重点研究方向,如何利用试题中知识点并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刻画是重中之重。针对认知诊断模型对学生和试题及其交互信息挖掘不充分的问题,文中提出了融合遗忘和知识点重要度的认知诊断模型。该模型根据学生对试题和知识点的历史交互,结合知识点难度信息引入遗忘因素,缓解了对学生信息挖掘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注意力机制获取试题对知识点的考查重要度信息,缓解了对试题信息挖掘不充分的问题;通过Transformer学习学生与试题间的交互,缓解了学生与试题交互不充分的问题。在经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在Math1、Math2、Assistment数据集上的准确率Acc、均方根误差RMSE、受试曲线面积AUC值分别为0.716、0.445、0.776、0.725、0.432、0.807、0.741、0.427和0.779,优于现有的其他对比模型,说明了知识重要度和时效性对于认知建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匿名秘密共享在信息安全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已有的方案因效率低,很难满足实际应用所需。将匿名秘密共享当作一个特定的安全多方计算问题来求解。首先定义并设计若干安全多方计算问题的基础协议,继而提出一个完整的匿名门限秘密共享方案。该方案适宜于任意门限参数,而且真正能够保护参与者的隐私。在秘密恢复时,不需要泄露任何有关参与者身份及共享份额的信息。该方案安全、有效,特别适宜于群组密码中匿名认证或匿名签名等应用。  相似文献   

18.
着重对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进行分析,说明其对语篇连贯具有一定的阐释作用。以《红楼梦》中宝黛的人物会话文本为语料,探讨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是如何帮助读者理解语篇连贯的,从而得出读者解读语篇的过程就是建构认知语境过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汉语会话中有很多仅起到衔接连贯作用的意义泛化的应答标记,其中包括了一些经过主观语法化后固化的反问句结构,主要用来衔接话轮,表达一定的主观态度。这些反问句结构可以看作是固化结构或小句层面的话语标记语,其语用功能可以分析为话轮转换标记、应答标记、态度标记和话题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