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课业负担过重导致的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和体育锻炼不足,容易引发体能下降、睡眠不足和视力下降等体质健康问题。在历次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减负"工作势在必行。研究认为:通过动态调整学生负担的均衡性,减轻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业压力,加强体育等实践性内容的时间和负荷,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的科学和有效的"减负"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0年和2005年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江苏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和2005年江苏省老年人整体体质健康水平改善不明显,影响老年人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肺活量下降、体育锻炼时间、吸烟行为、工作时间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干预机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分析法就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和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能够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对于增强大学生体质、缓解竞争压力、提高就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走访专家等科研方法,对大学生体质及学校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学校健康教育缺失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和不良生活习惯普遍存在的现象,引起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逐年下滑,为学校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开展,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针对目前体质健康监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力量,建立健康记录卡、体育教师编制健康指导手册和网络平台以及学生健康状况告知制度等干预手段,以期为更好发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干预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本课题组针对目前体质健康监测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力量,建立健康记录卡、体育教师编制健康指导手册和网络平台以及学生健康状况告知制度等干预手段,以期为更好发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干预的效果提供有价值的操作指导,为实现《全民健康指导纲要》中2010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合肥市经开区莲花小学、方兴小学、习友小学、锦绣小学、芙蓉小学5所学校三年级共1 592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运动处方、自觉训练和监督指导的运动干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实验研究,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缺乏运动,运动干预对改善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也多次修改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但通过调查表明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有所下降。本课题通过对唐山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并进行健康策略研究,为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思维等方法探讨了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与干预工作,研究表明:我校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扎实推进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加强早操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积极创设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形成以运动促进、营养卫生干预、保障与监测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以上途径的干预,高校体育工作不仅提升了大学生的健康文化素养,也激发起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将会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李晶晶 《科技咨询导报》2014,(11):209-209,211
一个人体质的好坏将直接反映着其身体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好坏。体质健康不仅是人体健康好坏进行评价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素质高低以及社会文明是否进步的重要指标。高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其体质健康与否也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现今,因部分高职学校着重重视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的训练,导致目前大多数的高职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都不是很好。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现今,高职学校体育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堂。该文主要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行为与体育干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对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体育干预措施,以期对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以及培养其自我保健意识,从而加强自身的健康管理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体育参与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体育锻炼负荷等不同体育参与行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SCL-90)对大连市高校的421大学生的体育参与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常性的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前提下,保持一定频度(每周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方式更有利于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大学生群体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的锻炼负荷对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了解新疆不同经济发展区汉族中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新疆不同地区汉族中小学生健康水平提供客观依据。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省会城市(好片)、经济较发达地区(中片)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差片),共测试7167名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地区中小学生身体机能发育情况。好、中、差三片区中小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状况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章提出必须高度重视新疆不同片区间中小学生身体机能指标存在的差异,应进一步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体质干预,缩小不同地区间中小学生体质上存在的差异,进一步提高新疆汉族中小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健商的价值在于健康高于一切,最好的保健医生是自己;终身体育具有终身性、自觉性、自主性。两者在健康方面具有契合点。发展健商: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和终身体育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健商的途径主要有: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2)加强课程建设,丰富知识储备;3)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选取焦虑症状比较明显的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为期10周的对比实验,实验前后各组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运动处方干预10周后其焦虑症状显著改善,实验优于对照组。有计划、有目的安排体育锻炼活动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焦虑症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高校教师宣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了解测试指标的状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任课教师宣讲“标准”的意愿较弱,导致大学生没有充分了解“标准”的评价体系及其意义,大多数学生无法应用评价标准正确评价自身的健康状况.各高校在“标准”测试的组织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致使测试指标数据失去了科学性、有效性.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建议:提高教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认识水平,不断增强关于“标准”的教学能力;增加经费支持;学校体育与卫生部门要协调工作,共同建立体质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切实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多数大学生都喜欢体育并能够按照一定的体育锻炼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对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增强体质,改善机体机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一部分大学生(30.1%)参加体育活动是“没有方法”的,缺乏科学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和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少,不能保证体育锻炼的效果.以此提出三点对策:普及体育锻炼知识,倡导科学体育锻炼;改革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创建积极的体育锻炼环境和重视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菏泽学院2012~2013级在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少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多数学生积极参与,经常锻炼;男生以篮球、足球、轮滑、排球、羽毛球运动为主,女生以健美操、羽毛球、排球、跑步、轮滑运动为主;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是体育意识淡薄,缺乏毅力,自我锻炼能力差,缺乏专业指导,学习压力大.提出建议如下:使学生增强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培养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提高学校体育资源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64名女大学生的血红蛋白指标的研究分析麦西来甫健身操的健身价值,采用SPSS对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处理。目的在于研究各民族对比干预过程中的生化指标变化,评定麦西来甫健身操的健身价值,从而为新疆多民族群众安全、科学、有效的健身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途径,以期提高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地图投影是地图的数学法则之一,了解地图投影中变形的分布规律对正确选择和使用地图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正轴方位投影的简易绘制方法,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方法,推演出方位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的德育和智育工作在不断地加强,而体育工作则是薄弱环节,有关研究生健康状况的研究较少。通过大样本的调查来全面了解湖北省高校硕士研究生的体育锻炼状况,研究认为湖北省高校硕士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趋向多元化,学习压力大、缺乏场地器材、自我锻炼能力差和缺乏技术指导等是影响硕士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建议通过多种途径来加大体育锻炼的健身和健心功能的宣传,建立研究生体育管理机构与研究生体育俱乐部,加快研究生体育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终身化和生活化的进程,使体育教育过程真正延伸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