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古田县有一万三千户从事人工室内栽培银耳,占总户数的六分之一。年产银耳超过一千吨,光银耳一项产值达一千万元。室内栽培银耳以木屑或棉籽壳为原料,拌适量辅料,接种后35天左右就收成。一般每百斤木屑或棉籽壳可产干银耳13~16斤,最高达20斤。因而成为农家“播金种银”的致富门路,发展迅速。全县出现了许多万元户、十万元户的典型。这里介绍银耳室内栽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利用木屑、甘蔗渣等代料栽培香菇尽快得以普及化,笔者前年曾用袋装横式栽培香菇,虽然获得成功,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底面不出菇或出畸型菇,菇房利用率不高等。于是去年就采用脱袋悬挂式栽培香  相似文献   

3.
比较了稻草、木屑和黄豆粉3种培养基对日本亮耳菌子实体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在这3种培养基上均能长出子实体,其中采用木屑培养基能得到 菇蕾和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4.
绍兴市副食品公司根据农村菇房简陋和耗能的实际情况,对蘑菇进行两年的培养料自热式后发酵试验获得成功。如去年钱清公社岭江二队的自热式后发酵,试验面积为1440平方尺,产秋菇2388斤,每平方尺产菇1.66斤,比同样面积的对照组,增产38%。总产值为2460元,每平  相似文献   

5.
玉米秸在贵州来源极为丰富,采用木桶式栽培法,利用玉米秸生料栽培凤尾菇,出菇产量比往年同时期的床式栽培作对比试验,其产量增加了两倍多。此法投资少,占地小,见效快,是个人、集体和农村进行食用菌栽培的较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温室效应对塑料大棚黄菠萝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塑料大棚产生的温室效应有利于黄菠萝苗木的生长,其进入速生期比棚外提前近1个月,这就促进了黄菠萝苗木的生长.棚内比棚外苗高提高了64.8%~118%,地径提高了47.6%~66.7%,生物量提高了87.6%~175.1%.  相似文献   

7.
玉米秸在贵州来源极为丰富,采用木桶式栽培法,利用玉米秸生料栽培凤尾菇,出菇产量比往年同时期的床式栽培作对比试验,其产量增加了两倍多。此法投资少,占地小,见效快,是个人、集体和农村进行食用菌栽培的理想选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在配制香菇菌袋栽培料时添加0.2%(质量分数)增菇激活酶,研究增菇激活酶对菌丝生长周期、菌丝胞外酶活力、栽培料理化指标、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增菇激活酶组的菌丝满袋时间为70 d,比对照组提前15 d.在菌丝转色期,增菇激活酶组菌丝纤维素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持续增加,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菇后采收子实体,增菇激活酶组的生物学效率达96.75%,比对照组提高21.99%,子实体营养成分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培养料是蘑菇生产的物质基础。培养料的合理配方和发酵,直接关系到蘑菇的增产。蘑菇培养料“后发酵”技术,是澳籍华人张树庭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时介绍的。一九七九年,诸暨县副食品公司在诸暨县科委、商业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安排了八个点进行蘑菇培养料后发酵与常规发酵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培养料后发酵的6300平方市尺菇床,秋菇总产量7529.3斤,产值9355.26元,平均每平方市尺产菇1.2斤,产值1.48元;而采取常规发酵作对照的6300平方市尺菇床,总产量只有4976.9斤,产值5745.45元,平均每平方市尺产菇0.79斤,产值0.912元。两者相比,产量增加51.8%,产值增加62.2%。  相似文献   

10.
△据美国农经杂志预计,1980年美国耕地面积维持现状。人口将以1.3%的增长率(1950~1969年增长率为1.6%)增至2.35亿。饲料谷物总产比1967~1969年增加40%。玉米仍将是主要饲料谷物,总产将达3,048~3,251亿斤,比1967~1969年增加30%以上。面积将为35,448.8万亩,比1971年低8%万左右。亩产将为878斤,比1971年增加20%以上。根据试验用铝箔反射器取得亩产3000余斤的启发,预计到1980年,最高亩产可达4,200余斤。将使  相似文献   

11.
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菌草替代木屑和棉籽壳作栽培配料,进行工厂化栽培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研究.试验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工厂化栽培配方作对照,设置含菌草不同比例的配方3组,每组配方配制栽培50袋.结果表明,不同比例菌草配方菌丝满袋时间比对照缩短1~4d,生长周期比对照缩短3~9d,菌草可以促进杏鲍菇生长.不同比例菌草配方栽培杏鲍菇的生物率为73%~83%,单朵菇重72~91g,而对照的仅为71%和65g,菌草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的商品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再生料种菇     
所谓再生料种菇就是将已种植过香菇的菇段(下称老菇段)中的木糠(即木屑,下同),洗净腐生菌丝后,再度用来种植香菇.使用再生料种植香菇,具有发菌快、产量高的优点.据菇农生产实践证实,一般木糠至少可以“再生”二次,即先后总共可以使用三次.而今大多只使用一次就被丢  相似文献   

13.
用锯木屑栽培香菇,这是近几年来新兴的生产方法,它具有出菇快,产量高,节省材木的优点,是今后发展香菇生产的主要途径。但是目前全国各地对木屑生产香菇普遍存在投资大,成本高,工艺繁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人根据香菇的生物学特性,它对环境因素的要求,以及几百年来栽培香菇的经验,提出了木屑栽培香菇“三脱离”,  相似文献   

14.
碳氮比(C/N)是指食用菌培养料中碳源和氨源适当浓度的比值。一般认为在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以20:1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期政氮比以30~40:1为佳。食用菌种类及培养材料不同,对碳氮比的要求也不同。如蘑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堆制原料时的碳氮比为对:1,子实体分化和发育期的最适碳氛比为门:1;草菇的碳氛比为巩~觎:1;香菇木屑培养料为25:1、木材为2朋~6皿:1。实验表明,碳氛比值过大,食用菌很难形成菇蕾即不出菇;碳氛比值过小,虽能形成菇蕾,却往往在成熟前停止发育。因此,恰当的碳氛比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十分重要。现以蘑菇堆料…  相似文献   

15.
香菇单孢杂交,选育出L_9、L_(11)、L_(24)三个菌株,根据其性状分析,拮抗反应和酯酶同工酶酶谱的综合判断,证实是杂交新菌株。L_(11)杂交株具有产量高、菇形好的优点,生物学效率保持在75%以上,是适合于木屑、棉籽壳代料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我县位于杭州湾入口处,是个平原水网地区。油菜面积常年保持在11万亩左右,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油菜籽856~1651万斤,是全省的重点油菜产区之一。1978年,全县实现了春粮亩产超历史的同时,113641亩油菜,平均亩产208斤,比1977年亩产123斤增产85斤,比历史上最高年份的1974年亩产185斤增产23斤。在油菜栽培的技术措施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以菌渣和河砂为供试材料.配制成复合基质,进行节瓜无士栽培。结果表明,植株生长健壮,生育期提前,成本低,产量高.操作简单方便;当河砂、菇渣配比为6:4时,比砂培增产43.0%,净利润增幅达120.8%。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青海属非产棉区的特点对栽培金针菇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用松木屑、杨木屑与棉籽壳搭配作为栽培料,用覆土菌墙出菇的方法解决了因气体干燥金针菇的后期生长中严重失水问题。以探索栽培优质高产金针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介绍利用杂木木屑、麸皮、白糖、石膏粉为原料在春季点种袋料香菇的经验,包括菌种选择、培养基袋的装配、灭菌、接种和培养及香菇采收等方面,其中高温灭菌、无菌接种、菌丝和出菇期不同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的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香菇地沟栽培,在选用适应性强的Cro2菌株,确定棉籽壳和木屑培养料的合理配方与发酵处理,调节发菌、转色、出菇的综合管理,生物学效率为70%以上,为露地栽培香菇提供了可行的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