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人文生态目标的分析,阐述人文生态建筑的概论和定义.文中认为人文生态建筑是符合人对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是表达人文精神、城市内涵和场所精神的方式,符合历史地段、人文景观的保护,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建筑.  相似文献   

2.
目的依托文化意象要素,探索场所精神重建下文化遗产保护与游憩体系的耦合策略,更好地传承场所文化和场所精神。方法使用野外调查、查阅文献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原真性、场所精神与游憩体系的逻辑关系实质是对文化遗产内在价值的共识与契合,文化遗产保护与游憩体系耦合式发展是传承文化的有效路径。结论注重场所精神,优化遗产游憩空间体系,对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场所精神概念的基础上,以温岭锦园小区“秋水苑”景观设计为例,分析项目的场地特征,提出小区的设计理念.结合小区的地形特点和温岭当地的历史文化进行功能分区和主要景点设计,探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途径,为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传统村落建筑单元的场所精神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重塑古建筑单元的场所精神,以安徽省休宁县三槐堂为例,指出其在文化传承困难、风貌破碎丢失、功能退化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风貌保护、文化传承、功能再现的策略并辅以监测保护、人与建筑互动的措施,最终实现传统村落建筑单元的场所精神重塑。  相似文献   

5.
城市广场是集城市经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场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场所精神的良好营建是表达广场空间意义乃至城市文化内涵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的脉络进行梳理,针对中国当代城市广场设计中表现出的形式特征做出分析,探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场所精神并提出相关想法,为当代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场所精神"是人与环境互动所感知的整体氛围。由于在皖南古村落保护过程中,其空间与人文环境面临多种破坏,通过对其问题进行分析,以呈坎村为例,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古村落保护中恢复"场所精神"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城市中的历史遗址公园是保护历史遗产、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城市中较为特殊的游憩地。通过问卷调查及实地踏勘,文章运用李克特量表法和方差分析方法等研究游憩者对西安曲江池历史遗址公园的整体场所依恋水平及内部场所依恋程度,探讨游憩者的场所使用特征等不同变量对遗址公园场所依恋的影响。研究发现游憩者的整体及内部场所依恋水平均有待提高,其功能性依恋大于情感性依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营造历史文化语境、丰富活动体验项目、精细化公园规划建设及完善功能性设施等途径来提高历史遗址公园的场所依恋水平,为城市中历史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同时,相应的会在文化、艺术、精神层面有新的追求。博物馆作为独一无二的的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场所,对于社会民众了解历史文化艺术、提升精神追求有着重要作用。在博物馆中陈列展览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积淀,具有不可复制性,其价值不可估量。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严格保护,防止出现损坏、遗失甚至偷窃。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就是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完善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场所精神,就整个人类而言,是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场所所具有和应该具有的精神,不仅来自于其空间的独特气氛而且也是人的创造与想象力的结晶.  相似文献   

10.
景观设计的设计过程是设计师与场地之间反复对话交流的过程。设计师需要对场地深层次的观察和理解才能把握其中抽象的场所精神。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过程中由三个层面的组成:自然特征、历史文化特性、区位解析特性。在运河之都广场设计中这三个层面以不同的方武叠加后形成了完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建筑场所论中"领域"、"场所"和"路径"的概念,剖析丽江古城 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指出丽江古城具有象征领域(山水)和生活领域(城市)、中心场所(广场)和日常场所(住宅)、自然路径(水路)和人工路径(街巷)并存的二元空间结构 ,形成了二元对立的领域复合体、场所复合体和路径复合体,并通过各个复合体中二元空间 要素的清晰界定和程式性组合实现了空间的仪式化。仪式化的日常生活空间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宗教礼仪和节日庆典等一起构成历史文化城市的"文化景观",有必要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将其纳入城市保护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2.
李广霞 《科技信息》2011,(18):304-304,307
图书馆是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资源是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强大后盾,文中分析了图书馆在中学历史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馆在历史教学应用中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和文化资源的主要展示场所,对维护城市功能和文化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国政府颁布的历史街区政策和法规,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将中国历史街区的研究划分为萌芽、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并从历史街区的概念特征、理论模式、规划案例、公众参与、经济属性和旅游发展6个方面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历史街区研究上的进展.最后,文章分析了中国历史街区研究存在人本精神缺少,忽视非物质遗产和过度商业化倾向等问题,认为中国历史街区的研究在价值评价、法制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两点建议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成立十年来作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但是,当前野生动物保护形势仍是严峻的,乱捕滥杀.破坏栖息地的现象仍累见不鲜.因此,深化宣传教育活动,迅速提高全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仍是当务之急.1.改造动物园,使其成为野生动物的避难场所和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场所.凡是有动物园的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曼荼罗图式的坛台(边界)和塔体(中心、四极)两部分的衍变分析,归纳出一种将历史模型与现实情况相结合、有清晰源踪观的创新设计方法.这对于建筑创作,既能在形式、思想与场所精神等诸多方面产生古老而又永恒的影响,又是一种沟通、理解作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位于大兴区东北角,旧宫镇以南,瀛海镇以北,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的三海子,占地近千亩.这里,既是北京市科委系统的一个保护麋鹿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场所,更是一个以开展自然、历史、文化生态探游及环境教育活动为特色的户外生态博物馆、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   ……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学精神场所空间的目的是重新研究大学校园精神文化,提炼大学校园文化特色,注重校园文化的积淀,使之成为大学校园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现有的校园空间问题所在,剖析大学校园精神场所空间,得到一些有益于塑造精神场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洛阳山陕会馆是清代山西、陕西来洛商人所建的聚会场所.山陕会馆的建筑雄伟,五彩纷呈.是一座瑰丽精巧,布局严谨,木、石、砖雕、彩绘艺术誉冠中州的古代建筑.它的文化特征极具洛阳、山西、陕西三地特色,是一座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应加速修葺保护,使之桩颜焕炳,永葆其辉煌壮美.  相似文献   

19.
名人故居因其独特的文化蕴含而成为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是人们进行精神熏陶的重要场所。一个城市拥有越多的,包括名人故居在内的文物遗迹,就越能增加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内涵,能造就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因此,站在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必要在故居保存和城市发展之间寻找一个利益的平衡点,使二者共存共赢,而这个共赢的方式就是要在选择性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历史街区"主题公园"保护更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民族传统、自然禀赋和地域文化的富集地区.研究显示,历史街区面对现代与后现代双重发展语境,选择旅游产业主导下的“主题公园”模式作为保护更新策略,缓解了复兴的资金压力,保护和延续了地域文化传统,但也出现了商品化、戏仿化和碎片化等物质表征.究其原因,是“主题公园”式的保护更新模式将历史街区纳入了资本循环的社会再生产逻辑,将作为生活场所的历史街区变成了市场商品.其真正动力来自于资本借助消费过程从传统生产领域跨入日常生活范畴,最终建立了时空结构本身的集体生产与消费模式.因此,三峡库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策略的核心是维护自然的时空结构,除了保护历史街区的物质形态,还应该保护街区传统日常生活,并以案例说明通过保护社会关系网络达到维护日常生活形态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