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不同锂含量的球形富锂正极材料Li1+x[Ni0.5Co0.2 Mn0.3]1-xO2(x=0.091,0.115,0.138).采用XRD、SEM和电池充放电测试仪研究了不同锂含量对于球形富锂正极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锂含量不会改变富锂正极材料Li1+x[Ni0.5Co0.2Mn0.3]1-xO2的晶体结构,但是随着锂含量的增加,球形粒子中一次粒子粒径逐渐增大.当x=0.115时,球形Li1.115 [Ni0.5Co0.2Mn0.3]0.885O2粒子的一次粒子大小适中,并且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2.0~4.8 V范围内,0.1C倍率对材料进行活化,放电比容量高达230 mAhg-1.在2.0~4.6 V范围内,0.2C循环50次后容量的保持率为84%.0.2 C,1C,2C不同倍率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09.3mAhg-1,156.1 mAhg-1和113.0mAhg-1.  相似文献   

2.
对海带硫酸化多糖的水提法与酶解法进行比较,发现酶提法效果较好,粗提得率较水提法提高了85.9%,纯化后得率提高了43.6%.纯化过程中,通过正交实验得出CTAB沉淀LPS的最佳最佳优化条件为1%粗糖液:5%CTAB(V/V)为3:2,沉淀时间6h,离心时间12min.经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树脂D315的脱色条件为:1%多糖液与树脂的体积质量比为为100:1(V/W),脱色时间6h,pH值5.0,温度40℃.  相似文献   

3.
将多孔TiO_2微纳米球与单质硫热处理得到含硫60%(质量分数)的TiO_2/S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形貌和孔径分析,并通过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和阻抗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0~3.0V电压范围内,以0.2C、1.0C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18.6 mAh/g和577.7mAh/g,100次循环后对应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52.4mAh/g和426.7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2.9%和73.8%.  相似文献   

4.
以乙酸锂、乙酸锰、乙酸镍和乙酸钴为原料,去离子水为溶剂,乙醇酸作为配位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在800℃、850℃、900℃和950℃烧结制备了0.5Li2MnO3·0.5Li[Mn1/3Ni1/3Co1/3]O2富锂锰基固溶体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不同烧结温度制备的粉末的结构和形貌;并将制备的粉末材料经过涂布,冲压等工艺,在真空手套箱中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以及阻抗分析仪测试了样品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850℃烧结的粉末样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2~4.8V电压范围内,以0.1C大小的电流对850℃烧结的样品进行充放电测试,其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40.3mAhg-1,首次库仑效率约为70%,50次循环后其可逆容量为148mAhg-1.该样品在0.2C、0.5C和1C的不同倍率下测试,得到相对应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81.25mAhg-1、142mAhg-1和130.7mAg-1.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eFe2O4/SiO2(Me=Co,Ni,Z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得到的样品均为粒径均匀的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室湿下CoFe2O4/SiO2和NiFe2O4/SiO2为亚铁磁性。ZnFe2O4/SiO2则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6.
n-TiO2/Ni耐磨性复合电刷镀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n.TiO2/Ni电刷镀镀层的耐磨性,对影响耐磨性的4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对这4种因素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纳米粒子的质量浓度为20g/L,纳米粒子粒径小于30nm,镀液温度为40℃,刷镀电压为14V时.电刷镀镀层的耐磨性达到最优,其耐磨性是纯镍镀层的4倍.因此,含n-TiO2粉末的复合镀层具有优良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eFe2O4/SiO2(Me=Co,Ni,Zn)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900℃热处理后得到的样品均为粒径均匀的尖晶石结构铁氧体纳米复合材料,室湿下CoFe2O4/SiO2和NiFe2O4/SiO2为亚铁磁性。ZnFe2O4/SiO2则呈顺磁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Na|β-Al_2O_3|Hg固体电解质电池,制备了68个钠汞齐Na_xHg_(1-x)(x:0.035~0.8846)组分.从Na/Na_xHg_(1-x)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测定了Na_xHg_(1-x)的熔点和在熔化过程电池反应中的熵变和焓变.实验得出Na/Na_xHg_(1-x)(液态)电池电动势E和汞齐中的钠摩尔分数x存在E=α(-lgx) ̄b的关系式.线性方程式lgE=lgα+blg(-lgx)中的lgα和b在各个组分x(0.065~0.16,0.16~0.333,0.333~0.715)和温度范围内分别是温度的线性函数.相应于x≥0.715时的lgα和b值(100≤t≤350℃)为lgα=-0.1788-1.010×10 ̄(-3)t+1.109×10 ̄(-6)t ̄2,b=1.783-1.713×10 ̄(-3)t+1.475×10 ̄(-6)t ̄2  相似文献   

9.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分别在400℃和900℃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Fe掺杂Ni纳米颗粒,晶粒尺寸范围分别为42.7nm和73.6nm.分别用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反应过程、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Fe掺杂Ni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样品具有铁磁性,比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而矫顽力(胁)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浸渍法和并流共沉淀法制备含Ni量不同的Ni/ZrO2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在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备的高Ni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在较温和的条件(T=573K,P=0.1MPa,GHSV=12000h^-1)下,C02的转化率达99.7%,CH4的选择性达100%,Ni与ZrO2的相互作用对催化活性有很强的影响,Ni的含量和CO2吸附程度决定了甲烷化反应活性,催化剂作用下活化能的大小与活性变化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11.
刘洋  宫杰  冯博  张永军  杨景海 《松辽学刊》2007,28(4):44-45,59
利用柠檬酸盐分解法制备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合成了六角密排结构的纳米Ni粉末.并利用XRD、XRD高温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相转变和结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镍粉发生了六角密排到面心立方的结构相变,相变温度为350℃左右.此外,对转变后的面心立方相的镍粉进行进一步热处理,发现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晶粒尺寸和晶胞参数会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王仁章  王伟 《松辽学刊》1999,(3):8-9,23
制备了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甲酸配体和Ni^2+离子配合物。其分子式为MX2(=Ni,X=L-噻唑烷-4-甲酸二硫代甲酸离子)。IR光谱表明配体与Ni^2+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13.
刘洋  宫杰  冯博  杨景海 《松辽学刊》2007,28(1):21-24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合成了立方结构的纳米Ni粉末,晶粒尺寸范围从15到110nm,分别用差热分析仪(TG-DTA),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反应过程、形貌结构和磁学性质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镍粉的晶粒尺寸会逐渐增大,并发现了晶格收缩现象,比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减小;而矫顽力(Hc)在粒径尺寸大于单畴临界尺寸时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当粒径尺寸减小到单畴临界尺寸以下时矫顽力(Hc)又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冯博  刘洋  曹健  姚海霞  杨景海 《松辽学刊》2008,29(4):116-118
采用柠檬酸盐分解法得到前驱体,在氩气气氛中低温烧结,合成了六角密排结构的Mg掺杂Ni纳米颗粒.利用TG—DTA、SEM、TEM、XRD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反应过程、表面形貌、组成元素及结构进行了研究.XRD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为六角密排结构,Mg成功固溶到Ni的晶格中,根据谢乐公式得出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6.0nm.  相似文献   

15.
提高Ni、Cu超微粉生产率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Ni、Cu超微粉时,在原材料中加入高熔点金属W、Mo后,对超微粉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i、Cu超微粉的产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并且超微粉中几乎不含有W和Mo.探讨了W、Mo提高超微粉产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TPR、XRD、SEM等技术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Ni/Al2O3催化剂活性组分和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及甲烷部分氧化活性、还原性能、相组成及镍的分散度。结果表明低温焙烧的催化剂具有易还原的特点而高温焙烧的催化剂,由于活性组分Ni与Al2O2载体间较强的相互作用而使催化剂表面几乎全部形成了难以还原的NiAl2O4尖晶石。对于低温高空速甲烷部分氧化反应,Ni-900活性优于其他催化剂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次在连续流动高压微反-色谱联用装置上,以吡啶和甲苯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Mo-Ni-P/Al2O3及Mo-Ni-W-P/Al2O3催化剂上的加氢饱和性能,并获得了试验条件下的动力学参数,为催化剂在油品深加工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出K0.8Ni0.4Ti1.6O4,并用离子交换法制备出H0.8Ni0.4Ti1.6O4;通过C6H13NH2层间膨胀,TiO2粒子的插入和紫外光分解等反应,合成出一种新的层状光催化纳米复合材料H0.8Ni0.4Ti1.6O4/TiO2.X射线衍射和漫反射等表征结果表明:该样品的层间高度为0.37 nm,禁带能隙为3.35 eV和2.58 eV.用可见光范围(大于400 nm)的光照射30 min,0.4 g样品可使甲基橙溶液(20 mg/L)的降解率达到21.9%,而同样条件下,标准TiO2(P-25)仅为6.2%,表明所研制的层状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用一定浓度的醋酸镍来对ITO表面进行前处理.把ITO玻璃浸泡在浓度分别为2.5 g/L,5 g/L,10 g/L的醋酸镍溶液中超声15 min,然后制备双层结构OLED器件.器件的基本结构为ITO/NPB(50 nm)/Alq3/(50 nm)/LiF(0.5 nm)/Al.经过处理的器件,开启电压变低,器件的亮度变化不大,但效率明显提高,尤其是用浓度为5 g/L的醋酸镍溶液超声后制备的器件效率最大,提高了2倍.而且用此方法制备的器件重复性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