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化系统,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展示着一个国家国民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同时也传承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讯息。基于语言与文化之间这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学习必然是语言学习的一部分。因此,英语教学中必然要渗透文化教育,使学生接受到英语语言文化、历史文化与思维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培养他们的英语语言思维模式,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本文针对英语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及学习背景的因素分析得出,民族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其中语言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宗教、文化和环境因素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并提出教师在对民族学生进行英语教学时应掌握这种差异,因势利导,促进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3.
如今,可以说,英语已经不只是英国人的语言了,而成了一种全球型的大众语言。而学习任何语言,都不是在单纯学习语言本身,语言都根植于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特定的文化内容。英语也毫无例外,对英语的学习和运用,就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流。本文着重从地理地域差异、民族习俗差异和宗教信仰差异三方面,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差异常常干扰和影响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应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深入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否则就无法真正地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林逸 《科技信息》2008,(23):243-244
礼仪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或行为习惯,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大要素。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礼仪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不容忽视。语言学习是了解中西方礼仪的一个重要途径,英语作为国际化的交流工具,学习它不仅要会“说”,还应知道在不同的场合下“说什么”、“怎么说”。因而,除了精通语言之外,注重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礼仪差异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从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玮丽 《科技信息》2007,(18):199-199
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差异直接影响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英语学习中提高语言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本文从思维模式的差异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着手,探讨英语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中的词汇更是与文化息息相关。因此,要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深入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化,了解其民族文化特征。本文从中西文化差异着手,阐明英语学习中的一些障碍。其目的在于首先提高人们对英语语言的认识,以便提高我国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王惠 《甘肃科技》2004,20(9):203-203,206
阐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差异 ,表现在语言上因社会风俗不同、价值观念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等所表达的意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只有了解不同民族各不相同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文化环境。英语学习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由于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际,英语学习也就自然地涉及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的交际,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英语人名习语:来源及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阳 《科技信息》2009,(13):191-192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交际工具。语言中的词汇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词汇中的习语是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最为敏感的部分。回顾和探索习语的来源及其涵义。使我们能从语言中学习文化,又从文化中习得语言。本文从英语中含有人名的习语去探索语言与文化,习语与语言的关系,从英美民族文化侧面考察英语习语来源及其意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12.
芦俊 《科技信息》2007,(29):252-252
由于语言不同,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译无不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与接受、理解方式上。如果我们用本民族的社会背景知识来理解英语语言的文化,必然会导致理解的偏差。为了更好的学习英语,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以及学习积极性,学生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对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了解英美社会文化知识,是理解英语语言内涵的必要条件。在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技能的同时,掌握必要的英美社会的文化知识,并注意本国文化和英美文化间的差异,对促进英语学习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芳 《科技资讯》2011,(13):199-200
文化背景知识作为学习英语语言的载体,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及文化背景。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是导致学生存在英语听力障碍的原因之一。因此,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英美文化知识的灌输,应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所学习的语言知识并攻克英语听力方面的难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15.
陈云霞 《科技信息》2007,(22):39-39
一、前言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掌握语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种种信念和做法,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以窥见该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英语词汇作为英语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最能反映英美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学习英语词汇,实际上也是学习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时,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难免会遇到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称赞语和应答方式,而对此确切的理解并正确地加以运用,则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本文比较了中西方称赞语及其回应的差异并探讨了造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并对其作出了语用解读,进而强调英语学习应重视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习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经过长期使用造就出来的语言形式,习语的形成与其所属的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了解、掌握和运用英语习语,必须研究习语的来源和文化背景。本文从英语国家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中分析英语习语的形成,探讨民族文化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与他人交流,而词汇就是交流的基础,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也是表达语言的最基本成份.离开了词汇,语言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同其他人进行交际.而我们也知道英语的词汇极为丰富,也极为庞大,目前英语词汇的总量已超过200万,而且其中的80%是外来语,这样也给不同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交际带来了一个问题.例如,当西方国家人士说"You are alucky dog."的时候,我们中国人可能就不能理解.这是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与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关.正是由于这种体现民族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对于同一个词汇也就有了不同的解释,从而人们在实际的交际运用时也就产生了一定的障碍,甚至闹出一些笑话.因此,我们要想学好英语词汇,更好地与人交流,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就必须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否则,就无法和西方国家人士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英语学习往往局限于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了英语这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然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喜好,还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领会把握这门语言。该文将从不同方面阐述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的根源和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水乳交融。英语学习者只有把英语语言知识与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学习,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掌握英语语言这门工具,使之成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从而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够跨越障碍,达到交流、沟通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郭巧懿 《科技信息》2012,(6):194-194
谚语是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通过对谚语的学习和比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传统文化。本文以谚语为切入点,对中英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有助于中国大学生们更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准确地掌握英语语言,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于目前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