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社会动乱和不稳定现象。运用亨廷顿关于政治现代化的理论,来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不和谐因素的各种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积极应对的措施,其关键就是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政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2.
亨廷顿在其政治发展理论中阐述了他对秩序与自由关系的看法。表面看来,他把秩序视作目标,这与学者们将秩序与自由的关系视为手段与目标的关系而相区别,前者是否是对"秩序"的工具理性认识,即把手段当作了目的。在对亨廷顿秩序与自由观的批判与反思中,启示我们在思考政治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时不仅要上升到政治哲学甚至哲学层面深入思考秩序与自由的关系,还要对手段与目标的辩证统一关系再次审视。  相似文献   

3.
政治发展是当今学者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试图把政治发展纳入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中去思考并探讨不同现代化类型政治发展的特征,以期用亨廷顿的“三标准”论为视角,理出不同现代化类型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从中获得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亨廷顿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中,阐述了现代化与腐败的关系,对腐败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减少腐败的措施,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和看法。亨廷顿的理论,为我们的反腐败斗争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政治稳定是依照一定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发展的动态过程.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应确立科学的稳定观.当前,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来自经济、政治、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构建合理的政治稳定模式,以保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6.
亨廷顿关于发展中国家政治稳定的理论对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从建设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构建新形态的执政党公信力来重构政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从而实现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旨在以现代政治学的视角探究先秦法家对于政治的认识,勾勒法家所构建的政治秩序的图景。文章从法家对于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及可能性的回答入手,指明法家政治观的纯粹性与现实性,进而从理论本身和时代环境两方面展开分析,将法家理论定位为以实现君国公利为目标的国家本位论。文章紧接着深入剖析了法家所试图构建的政治秩序的框架,通过对君、臣、民三者关系的分析阐明法家所主张建立的政治秩序的核心特征是国家(君国)全面消融社会,具体表现在国家实行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控制、经济国有化等方面,在这些措施下,社会完全原子化而不具备任何自组织能力。法家意图实现的这套秩序在战乱环境中有效地集中了国家实力以图存自强,同时它也深深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政治稳定是依照一定的政治秩序实现政治发展的动态过程。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应确立科学的稳定观。当前,影响中国政治稳定的因素来自经济、政治、价值观念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采取相应的对策,构建合理的政治稳定模式,以保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9.
关于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之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的现代化是政治现代化的首要前提,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从中西早期政治现代化的总体情况来看,传统政治文化一方面为各自的政治现代化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各自政治现代化的价值选择和发展速率。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虽是以"隐性"的方式存在于他的许多著述中,但其政治伦理的理论旨趣、方法论选择和价值诉求的转变有着自身的逻辑和轨迹。考察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对于历史、完整地把握马克思政治理论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关系密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对其早期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后者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它又为后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必然性、辩证性和持续性,这种影响将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公益性志愿团体,其自由、充分地发展、运行将有利于良好政治秩序的形成,因为它具有促使政治民主建设、保障政治稳定和加快政治发展等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3.
政治稳定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我国现代化转型期,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尤其需要保持政治稳定。本文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固有特性、发展前史、推进过程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要求政治稳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政治现代化首先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西方封建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对其早期的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发育,阻碍着宪政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条件和理论支持。西方封建政治文化在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过程中创生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亨廷顿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国际政治理论家之一,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具争议的政治学家。他提出的"第三波"、"文明的冲突"等观点,早已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话语。其代表作《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给予我们无尽的思索和启迪。  相似文献   

16.
厘清网络民主在我国政治生态下的生成过程和发展逻辑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一种框架性的研究思路,我国网络民主的兴起可以从网络主体的形成动力、网络舆论场域的重新构建以及现实政治稳定结构下的参与激活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对于网络民主的发展需和现实政治有效对接,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17.
加强转型期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研究,提高转型期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性,发挥公民政治社会化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价值功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变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政治文化对政治社会化的冲击并产生较大影响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文化变动中的政治社会化进行分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认为,政治发展的实质是由传统国家走向现代国家,即走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此种政治发展观并不适用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而“广义政治论”的提出,既为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后的二十年间,欧洲政治秩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里斯本条约》的生效标志着欧盟开始向新的方向迈进。同时也说明了欧盟政治一体化举步维艰。政治秩序建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决定着未来欧洲政治一体化发展的方向与速度。本文认为.从理论层面分析,欧洲政治秩序受到三种变量(即权力政治、国际制度与观念认同)合力的影响。文章从国际关系理论层面分析了选取三种变量解释欧洲政治秩序发展现状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应用理论解释欧洲现实问题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展望多元时代的国际秩序时,罗尔斯和亨廷顿分别以"人民社会"和"主权国家"为基础,进行了颇为不同的预测.罗尔斯认为在"人民社会"的平台之上,国际间将形成在真正的正义原则调控下的稳定秩序;与之相反,亨廷顿则认为未来社会多元价值将渗透进主权国家之中,构成它们间斗争的新内容,和平只是力量均衡下的权宜之计.孰是孰非,还需要由现实的实践来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