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集体制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状况,采用称重记帐法和膳食记录法连续6天调查通辽市区一所幼儿园255名学龄前儿童膳食状况,并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和实验室血红蛋白含量测定。结果钙、锌的摄入量分别为供给量的46.6%和53.9%,维生素C的摄入量为供给量的76.4%,其余各种营养素基本达到或超过供给量。体格检查结果,男童身高0.71%低于正常范围,4.29%高于正常范围;体重1.43%低于正常范围,6.43%高于正常范围。女童身高3.48%高于正常范围;体重5.22%高于正常范围。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红蛋白含量均属正常,表明该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良好。为使膳食结构更合理,建议增加副食摄入,提高钙、锌、维生素C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2.
营养是青少年健康的基础,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度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学习,为了兰州市城关区农村中小学生的现时营养状况的特点及规律,以兰州市儿童少年卫生保健学会,兰州市卫生防疫站1987年6月编印的《儿童少年现时营养状况评价标准》对城关置农村7~18岁中小学生1988年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调查和比较研究云南省6-18岁的佤族、汉族男女青少年的身高、体重和营养状况。分析遗传、生活方式、体育教育、健身锻炼方式对佤族和汉族青少年身高、体重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佤族男、女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好于汉族男儿童青少年,特别是在青春期;佤族男儿童青少年在青春期体重偏低者多于汉族儿童青少年;佤族男儿童青少年肥胖者远远低于汉族男儿童青少年;佤族女儿童青少年肥胖者除了青春期发育结束时与汉族女儿童青少年肥胖者检出率相似。其它阶段远远低于汉族女儿童青少年。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兰州市 2 14岁儿童超重、肥胖状况有一个科学全面的了解 ,笔者对市区适龄儿童进行了身高、体重的调查分析 ,以期引起全社会 ,尤其儿保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促进儿童体质的健康发展。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12月 ,笔者对兰州市城关区的 2 9个街区、7所幼儿园、6所小学、5所中学的 2 14岁儿童共 95 66人(男 :45 5 8人 ,女 :5 0 0 8人 )进行了身高、体重的测定。1.2 方法 测定儿童身高、体重 ,依据 1985年全国儿童平均身高、体重的参考标准 ,排除病理因素 ,以实测体重 /标准身高的值进行统计 :正常 0 .9 1.1,…  相似文献   

5.
调查营养教育干预对256名农村小学生生长发育的影响。从本地区3所农村小学中选择256名1~5年级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开展为期1年的营养教育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测量小学生的身高、体重2个指标评价生长发育状况。干预后各年龄的男生和女生身高测量结果、体重测量结果均高于基线测量结果(P0.05)。干预后"下等"身高和"下等"体重的男生比例、女生比例均低于基线(P0.05),且"中等"身高和"中等"体重的整体小学生比例均高于基线(P0.05),"下等"身高和"下等"体重的整体小学生比例均低于基线(P0.05)。营养教育干预能显著改善农村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区城市家庭经济较好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布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计算儿童身高、体重的Z评分,按WHO推荐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近期营养状况较好,生长迟缓率为8.5%。结论生长迟缓问题应成为今后家庭经济较好儿童的重点监测及解决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区城市家庭经济较好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布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计算儿童身高、体重的Z评分,按WHO推荐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近期营养状况较好,生长迟缓率为8.5%.结论生长迟缓问题应成为今后家庭经济较好儿童的重点监测及解决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城市3~6岁儿童营养不良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老区城市家庭经济较好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布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计算儿童身高、体重的Z评分,按WHO推荐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近期营养状况较好,生长迟缓率为8.5%.结论生长迟缓问题应成为今后家庭经济较好儿童的重点监测及解决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采用膳食调查,营养水平实验室检查和身高标准体重指数法观察了东乡族学生的营养状况,发现东乡族学生营养不良率为39.88%,高于当地汉族学生5个百分点.营养素中优质蛋白质缺乏,维生素B2缺乏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1984年对广州市11所幼儿园的2301名2—6岁儿童进行了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影响儿童血压分布的因素。根据调查结果计算血压平均值和标准差,绘制年龄血压百分位图,提出广州市学龄前儿童(2—6岁)的正常血压以115/75毫米汞柱为上限值。生长时期儿童的血压随年龄,体重和身高的增长而递升,体重经身高校正指标(Kg/M~2)更能体现体重和身高两个因素对血压的影响。调查的结果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儿童的血压偏高者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者。对血压偏高的儿童,特别是同时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应对其实行医学监察和保健措施指导,这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大理地区儿童单纯肥胖症发病情况,对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北京302医院《营养健康》制作的《不同身高的标准体重表》按年龄、身高查出标准体重,据WHO制定标准,凡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将肥胖分为轻度(20%~29%)、中度(30%~49%)及重度(≥50%)。结果:共调查2875人3岁1天至15岁在校儿童,单纯性肥胖症201例,肥胖率为6.99%,男童肥胖率是女童的2.1倍,差异有显著性。城市农村肥胖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地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为6.99%,男童肥胖率是女童的2.1倍,以9岁1天至12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达12.44%。城市农村肥胖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但由于营养意识淡薄、营养知识缺乏、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我国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仍不容乐观。2005年杭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以“身高标准体重”标准评价,杭州市学生身高和体重不断增加,营养不良问题依然存在,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34.82%,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为16.71%,贫血发生率为14.86%。钙摄入不足、缺铁性贫血、缺少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呼和浩特市2—18岁回族人营养与体质发育指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调查了1198例呼和浩特市2—18岁回族人营养健康状况与部分体质发育指数(身高体重指数、Kaup 指数、Rohrer 指数、Broca 指数、Livi 指数)。研究结果显示:(1)回族男性身高突增期为11—15岁,体重突增期为12—16岁。回族女性身高突增期为9—13岁,体重突增期为10—14岁。(2)7—12岁回族女性营养状况不如同龄回族男性。13—18岁回族女性与男性营养状况无显著性差异。(3)2—18岁回族人身高体重指数、Kaup 指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Rohrer 指数、Broca 指数、Livi 指数曲线低谷均处于青春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用体脂率、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江淮地区汉族肥胖的标准,于2010年在安徽滁州和江苏淮安调查了1 426例(城市男性309例,乡村男性414例,城市女性312例,乡村女性391例)江淮汉族成年人的身高、体重,通过身高、体重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用BMI、体脂率、身高标准体重分别评价江淮汉族成年人肥胖率.结果表明:(1)江淮汉族男性BMI值为(24.1±3.6)kg/m2,女性BMI值为(23.8±3.6)kg/m2.(2)随年龄增长,BMI增大,身高下降.(3)用BMI法判断,江淮汉族超重率男性为34.7%,女性为30.7%;肥胖率男性为14.4%,女性为13.2%.(4)男性以体脂率大于26,女性以大于37作为用瘦块体重法判断中国汉族人肥胖标准为宜.(5)用身高标准体重公式测定成人肥胖率,以往体重≥标准体重的120%为肥胖的标准不适合于成年人.本文研究结果提示男性标准在标准体重的128%~132%为宜,女性标准在标准体重的132%~136%为宜.WHO标准也不适合我国族群肥胖的判定.  相似文献   

15.
高中是青少年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高中生良好的营养状况是高中生健康成长和学习的基本保障,学生身高、体重最能反应他们的营养状况.通过对尉氏县高中生身体素质的调查,参考国家体质健康标准并比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对其体质指数和标准体重指数进行了营养状况的分析.结合该县高中生生活环境,得出该县高中生大体营养状况较好,但仍存在较多的营养不良状况,其运动时间较充足,但应注意其饮食的合理性,增加睡眠时间,以进一步提高其营养状况,其中实验班学生情况更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汉台区城区4所小学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发现,汉台区7-13岁儿童身高、体重和胸围2000年平均较1984年分别增长了2.16cm、2.37kg、1.01cm,结果说明16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儿童的生长发育年龄有提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调查了呼和浩特市区1~17岁3870例蒙古族人和汉族人营养状况。其中蒙古族人1757例,汉族人2113例。研究结果显示:(1)蒙古族人营养正常出现率学龄前组>少儿组>青春期组。营养不良出现率少儿组较高。(2)汉族人营养不良出现率随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加。(3)蒙古族人与汉族人营养状况存在差异。蒙古族人学龄前组、少儿组平均级均低于汉族,而青春期组则高于汉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校职业技术学院大专学生的营养状况,为高职学生合理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膳食记录法连续调查5d,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比较评价学生膳食营养;测量身高、体重。采用体质指数(BMI)评价学生体格营养状况;用4h负荷尿试验测定还原性维生素C,评价机体维生素C营养储备状况.结果:与DRIs相比,学生膳食中热能、蛋白质、铜、硒、维生素PP供给充足,蛋白质质量较好,早、午、晚三餐的热能分配比例合适.男女生膳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膳食纤维、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岛、维生素C摄入不足.学生体质指数(BMI)评价结果,男女学生90%以上均属正常.维生素C负荷尿试验。维生素C不足和缺乏者占29.7%.结论:学生膳食结构不够合理,主要是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及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应对学生加强营养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了解重庆市渝中区养老院老年人营养状况,及导致其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量表,对重庆市渝中区2所养老院118名老年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3.9%,不同类别老年人中,具有疾病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1.6%,无疾病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9.5%,前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可见目前重庆市渝中区养老院老年人的营养状况不够理想,养老院应加强对老年人营养状况的管理,提高老年人营养知识水平,进一步改善养老院老年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对陕西理工学院2008—2012年参加体质测试的全体非体育专业本专科学生24 099人的身高和体重数据用3种方法处理,分别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BMI、克托莱法有关评价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标准》进行评价时,男生和女生中体重偏低者比例偏大;采用克托莱法评价时,男生克托莱指数数值频数呈明显的偏态分布,女生频数呈正态分布;采用BMI法无论是男生或是女生,其评价结果都符合统计学规律,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