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盛刚  张颖 《天津科技》2013,40(4):46-47
天津市是能源资源短缺城市,随着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问题的瓶颈制约效应日趋明显。详细阐述了天津市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围绕建立固定的统计报表制度和稳定的数据收集渠道等方面提出了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体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分析城市温室气体减排潜力提供基本方法和数据,以天津市为例,把温室气体排放源分为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和废物等4个单元,提供了一套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并对城市主要碳源和碳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如果天津市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维持近1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或可达到国务院提出的“十二五”减排目标;但由于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要实现减排目标还需挖掘减排潜力;天津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总排放量的72.2%,而按行业计算,工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总排量的77.9%.因此对主要工业碳源推行试点碳审计,制定行业碳排放标准,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是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锂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在电动汽车与能源存储技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梳理了全球及中国锂资源储量、开采量、消费量的历史变化情况,并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预测了2020-2080年全球锂资源供给量、需求量、报废量及城市矿产储量的变化趋势,阐明了开发锂城市矿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通过识别城市矿产利用的多重瓶颈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全球锂资源的需求量、报废量及在用存量(城市矿产储量)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80年分别增长至约150万、115万、1840万t。其中,电池部门是主要的增长驱动力,电池产品的回收利用程度也将决定锂城市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假设未来无新增的经济可采储量且锂的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100%,锂的自然资源储量将在2080年左右消耗殆尽,将实现锂资源供给从天然矿产到城市矿产的巨大转变。而开发城市矿产将对降低中国锂进口依存度以及缓解原生锂开采的资源、能源、环境压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亟需针对锂城市矿产利用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多重瓶颈,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保障未来锂城市矿产的高效、高质、高值、环保利用。  相似文献   

4.
区域资源环境不平衡是中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该文基于修正的原始资源消耗当量的测算结果和Gini系数法,对2010—2015年中国人均物质资源消耗的区域不平衡进行了测度和空间分解,并比较了物质资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GDP在区域分布、不平衡模式上的异同。结果表明:中国人均物质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区域不平衡模式有一定相似性,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对Gini系数的贡献率均为25%~30%;但与中国GDP和全球温室气体的不平衡模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主要包括水汽、CO_2、CH_4、N_2O以及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氟利昂或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氢代氯氟烃累化合物(HCFCs)、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等物质。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CO_2、CH_4、N_2O的影响较大,导致其浓度不断升高,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三种温室气体。主要介绍了大气中三种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和常用研究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温室气体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乔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等对城市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以芜湖市金桂树(Osmanthus fragrans var.thunbergii)为对象,运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技术核算其生命周期各阶段中的碳足迹。结果显示:CO_2是乔木生命周期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占比达98.5%。随着日常管理维护频率的增强,碳足迹不断升高。机械燃油是直接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外界经济系统的物质能源投入造成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比直接排放高出53.14%。本研究结果将为城市金桂树的管理方式提供决策支持,并为日后同类树种的管理提供数据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16,(5):692-697
农业温室气体清单是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河南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实际,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排放源的确定,活动水平数据的获得、分析与处理,排放因子的选取,以及清单的计算处理表格的设计等方面对省级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进行研究,为指导省级农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提供理论及方法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梳理了全球、国家和地区尺度的150余个稀土元素物质流研究案例,发现已有研究涉及物质流分析的多个侧面,但存在基础数据不完备、量化模型不完善、与行业发展需求尚不适应等问题。因此建议:(1)夯实稀土物质流分析研究数据基础,整合稀土不同元素的资源与环境数据,建设稀土行业的大数据平台;(2)延伸稀土物质流分析的研究边界,将原生与再生两种资源、国内与国外2个市场纳入稀土物质流分析体系,模拟稀土全元素、分部门的中长期发展需求;(3)拓展物质流分析方法在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应用,开展稀土分元素的环境流、贸易流、价值流及供应链风险研究,为稀土产业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之煦  李沙 《科技资讯》2013,(1):149-150
随着气候问题日益严峻,温室气体(GHG)排放清单编制已经成为温室气体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根据《2006年IPCC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的基本方法,核算了四川省农林和其他土地利用部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其主要统计CO2、N2O和CH4三种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10.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对其进行传统人工更新效率低、成本高,针对矿产图储量数据高效匹配与自动更新等需求,提出基于先验知识与空间拓扑的智能更新方法。通过分析矿产储量图组织与存储特点,归纳矿产图先验知识并将其转换成图形空间拓扑关系约束,对储量块段图形及其注记之间空间拓扑关系进行分析。将先验知识与拓扑规则应用于矿产图数据变化检测、数据识别与提取、数据匹配、数据更新等关键过程,采用数据字典、叠加分析等方法,实现储量数据的匹配与自动更新。设计、开发自动更新原型系统,实现矿产图文件、储量块段图形、注记圆及相关储量数据属性信息的智能匹配与更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通过对储量数据进行更新实验,其更新效率是人工更新的上百倍并能克服人为操作失误,验证了基于先验知识与拓扑规则的矿产图储量数据智能匹配与更新技术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全球森林及林产品碳科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和木质林产品是全球碳循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对大气层温室气体的浓度造成重大影响。研究发现全球森林在最近几十年平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二、三十亿吨碳,而毁林和森林退化又造成每年10多亿吨的碳排放。全球森林碳汇并不平衡,由于森林面积的增加,美国、加拿大、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森林碳汇在近几十年里有了巨大的增长,而在南美洲、中美洲、非洲、南亚和东南亚,毁林却造成了森林碳汇大量减少。相对于森林碳汇来说,木质林产品碳储量较小,但在全球尺度上木质林产品碳储的持续增加对减排的贡献却非常重要。近10年的研究发现,使用木质林产品替代高能耗非林产品可以对林业整体的减排效益做出重要贡献,而生命周期分析法的引入使得这种替代减排效应的核算更为准确。主流研究强调使用集成评估,将经营森林和源于这些森林的木质林产品看作一个整体,从而把两者的碳储及碳排放系统结合,集成评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核算整体林业的净温室气体效应。林业碳科学的研究前沿在以下重要领域仍需着力拓展: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森林生长及森林碳汇的影响; 积极推进并完善各国的森林资源清单; 可持续管理和优化使用森林资源以使林业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贡献最大化; 构建和完善林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库; 加强全球林业减排效应的集成评估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借助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在四川盆地率先取得突破,中石化在J区块已建成10×108m3/年页岩气产能。为深化认识J区块五峰组页岩储层特征与吸附气特征,通过岩心显微图像、CT扫描和3D FIB图像观察、矿物成分分析、压汞测试、解吸气和吸附气量测量实验及测录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页岩代表岩性为灰黑色富含有机质硅质炭质页岩,黏土矿物以伊蒙混层(I/S)为主,脆性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含量介于67.5%~85.0%;孔隙度分布在2.0%~7.1%之间,水平渗透率介于0.005~0.545 m D,孔喉半径主要集中分布于4~16 nm;TOC介于1.3%~5.9%,Ro介于2.2%~2.8%;页岩解析气量不低于3.0 m3/t,甲烷饱和吸附体积为2.77 m3/t,总解析气以吸附为主,散失气校正量偏小。研究结果为今后在四川盆地及中上扬子地区寻找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针对马塞勒斯页岩气供应系统中的经济效益、水资源配置和温室气体减排这3个要素,开发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多层规划模型,并设置了高、低钻井和产气的两种规划情景。结果表明,在规划期内,高情景和低情景条件下的产气量分别达到882.31 bcf和472.40 bcf;生命周期耗水量主要用于水力压裂和终端发电;原地处理设施将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且绝大部分的工艺废水将实现回用;系统平均单位电力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经济效益和用水量将分别达到6.00 kg/MJ、0.48 MJ-1和0.10 gal/MJ。结合TOPSIS多属性决策分析,表明多层方案能够规避传统单目标规划模型偏向性过强等不足,并为决策者提供不同模型规划方案的优劣排放。  相似文献   

14.
在阜新刘家区以往钻井勘探等方面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发现阜新盆地埋藏大面积页岩,页岩气成藏与开发潜力巨大。利用阜新刘家区沙海组页岩实验室岩芯测试数据,分析了沙海组页岩的分布、有机碳含量、Ro、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裂隙特征等重要参数。得出刘家区沙海组页岩厚度为500~600 m,有机碳含量为2.14%,热成熟度为0.634%,平均孔隙度为3.46%,脆性矿物中,石英含量达37.21%,裂隙发育好,存在多种形式的纳米级孔隙和天然裂缝。根据有机碳含量、Ro等参数,采用资源丰度类比法估算出刘家区页岩含气量为(72.8~89.05)×108 m3。通过对刘家区沙海组页岩气的分析和资源评价,可为刘家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必要的基础参数,确定阜新刘家区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5.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衡量指标的碳排放强度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针对美国政府提出的以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下降率作为其减排目标的建议,分析了影响碳排放强度下降率的因素.利用历史统计数据,定量研究了碳排放强度下降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碳排放增长对GDP的弹性、能源消费强度以及能源消费的碳强度等相关关系.对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碳排放强度以及碳排放强度下降率进行了规律性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碳排放强度作为各国减缓气候变化贡献的衡量指标,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承认和反映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贡献;对发达国家来说,则不能只谈这一单一指标,而必须将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率大于GDP增长率作为重要基准.  相似文献   

16.
粒度分析与重矿物组合的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旭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39-3442
在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探评井进行粒度分析、系统统层基础上,又收集整理该区重矿物资料,以区域重矿研究与区块粒度资料相互验证结果为依据,综合分析了物源体系方向、储层展布特征等。推测沉积物的形成条件和环境,预测储层展布特征。并应用于缺少地震资料的阿拉新气田储层预测工作,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根据IPCC温室气体清单方法,以投入产出表为基础,测算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系数,确定我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碳排放的量化公式.使用Visual Studio软件开发工具,制作出可以独立运行于WindowsXP、Win7等操作系统的碳排放计算器.以问卷调查和计算器为基础,分析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模式,计算人均每天碳排放.针对特定案例,对个人碳排放进行动态分析,为个人减少碳排放提供简便易行的帮助指导.  相似文献   

18.
 概括了国内外海上CO2驱技术研究成果和已开展项目实施经验,总结了海上CO2驱方案设计、实施工艺和监控措施等方面获得的技术突破与经验。在此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技术手段,设计了目标油田的CO2驱方案,并评估了提高采收率与埋存的潜力。研究表明,该技术在提高海上油藏采收率的同时可提高天然气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贵阳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选择,其中,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则是"低碳经济"的一个核心内容。贵阳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将导致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本文根据2000年以来贵阳能源消费数据,对其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分析经济发展过程中碳排放的规律以及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从理论上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在实践中能为决策者制定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