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硫脲存在下,PH4.0醋酸钠—冰醋酸解质中,微量银与K_4[Fe(CN)_6]配位体交换反应为基础测定银的分光光度法。方法的检测限为1.0ng/ml,银的浓度在0~0.14μg/m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2.
从模拟磺基水杨酸咪唑银镀银配方配制的溶液中,培养出标题化合物晶体,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_(2v)~9—Pnz_1α,α=9.521(10)(?);b=12.493(13)(?);c=20.257(27)(?).由重原子法和直接法同时解出结构,最小二乘法修正结构,最终偏离因子R=0.034.从结果知其分子式为Ag(I)Im_2—Hssal—Ag(I)Im_2(Im表示咪唑,Hssal表示磺基水杨酸根),Ag(I)与咪唑形成络离子[Ag(I)Im_2]~ ,磺基水杨酸与咪唑银间以离子链和氢键结合,未发现Ag(I)的混合配体化合物生成。这一实事可用以进一步解释磺基水杨酸在咪唑银镀银液中所起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四-(对-三甲铵苯基)卟啉与Ag(I)显色反应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在邻菲罗啉及CPB存在的碱性条件下,Ag(I)与TAPP反应生成银配合物(λ_(mxx)=427.2nm)。加入铅溶液使过量的TAPP转变为铅配合物(λ_(mxx)=464nm)从而消除试剂干扰。银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3.06×10~5,银含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Ag~+—NH_3—NS双络合剂体系及相应的单络合剂体系的放电络离子,并用时间电位法测定了放电反应的iτ~(1/2)—i关系。结果表明:在双络合剂体系中放电的是溶液中主要存在的复合络离子,此放电反应没有前置转化步骤存在,是复合络离子直接放电,当放电离子是[Ag(NH_3)_2NS]时阴极析出银的电化学极化最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钍(Ⅳ)与CPA-pN的显色反应,表明钍与配体的络合比为1:3,络合物在0—50μg/25ml呈线性关系,此蓝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6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7.55×10~4cm~(-1)·mol~(-1)·1。在有CTMAB或CTMAB及乙醇存在下,其ε_(680)分别为1.35×10~5和1.75×10~5cm~(-1)·mol~(-1)·1,0—17.5μg/25ml和0—15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在有过量CTMAB存在下,Th(Ⅳ)与CPA-pN的络合比为1:6。试验了外来离子对钍测定的影响。提出的方法曾用于微量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聚环氧氯丙烷在环已酮及α-氯萘中测定其特性粘度[η]时的降解问题。得知该聚合物在加热溶解和粘度测定时会发生降解反应。但是,在溶剂中加入0.5%(重量百分数)的抗氧剂2,6-二特丁基对甲酚后,降解反应基本上可以被防止。以甲苯为溶剂,乙醇为沉淀剂,在50℃,对聚环氧氯丙烷进行三次重复沉淀分级,测定各级份的[η],并且用渗透压法订定,得到二个Houwink方程: [η]_(CH)=2.51×10~(-5)M_η~(0.87) dl/g (环己酮、50℃) [η]_(CN)=2.23×10~(-5)M_η~(0.33) dl/g (α-氯萘、100℃) 并得到Huggins公式和Kraemer公式中的参数k’和β的平均值: k’_(CH)=0.358 β_(CH)=0.144 k’_(CN)=0.365 β_(CN)=0.138 聚环氧氯丙在烷环己酮中,50℃时的比浓粘度(η_(SP)/c)_(CH)值以及在α-氯萘中,100℃时的比浓粘度(η_(SP)/c)_(CN)值,当两者浓度相同时,符合下式: lg(η_(SP)/c)_(CN)=0.956lg(η_(SP)/c)_(CH)-0.251(浓度在0~2×10~(-3) g/ml 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形成Rh-SnCl_2-罗丹明B配合物的显色反应。加聚乙烯醇,使形成的离子缔合物水溶液稳定。在λ_(max)=59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高达1.37×10~6L·mol~(-1)·cm~(-1)。(饣老)的浓度在0—1.6μg/25ml的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萃取法分离Pt和Pd,在水相中测定(饣老),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碱性染料水相光度法直接测定痕量锑的可能性.在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存在下,锑(Ⅴ)—硫氰酸钾—孔雀绿形成水溶性离子缔合物,λ_(max)=610nm,ε_(610nm)=1.28×10~5.锑(Ⅴ)量在0~1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纯铅中痕量锑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Ag(I)-phen-TPPS_4荧光体系,建立了痕量银的荧光测定新方法。在碱性介质中,Ag(phen)_2~ 络阳离子与TPPS_4 的阴离子形成三元离子对缔合物(Ag:Phen:TPPS_4=1:2:1),导致TPPS_4 的荧光(λex=413 nm,λem=638 nm)猝灭而定量测定银。也可直接测定缔合物的荧光(λex=438 nm,λem=648 nm)而定量测定银。两种测定方法在Ag(I)浓度为0~3 μg/25 ml范周内,工作曲线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前者为0.88 PPb,后者为5.2 PPb。用于废水中微量银的测定,变异系数6%,标准加入量的回收率 92~107%。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稀锌硅酸溶液中简单锌硅络合物的形成.用浓差电动势法与极谱法测定这些络合物的组成与稳定常数.结果表明:OH~-与硅粒子间存在着对锌的竞争性络合作用.在Zn≤0.02M、OH~-为1~2M与Si为0~0.5M的范围内存在[Zn(OH)_4]~(2-)、[Zn(OH)_3·SiO(OH)_3]~(2-)及[Zn(OH)_2(SiO_2(OH)_2)_2]~(4-)三种锌络离子.在离子强度I=5.0M、30℃时它们的稳定常数相应为3.0×10~(15)、1.2×10~(16)与6.2×10~(16).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个测定砷的高灵敏度分光光度法。探讨了在阿拉伯树胶存在下定量形成砷钼杂多酸-罗丹明B离子缔合络合物的适宜条件。该显色反应在室温下可稳定25小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9×10~5lmol~(-1)cm~(-1)。在0—8μgAs/25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络合物的组成为[As]:[R]=1∶4。本法满意地用于分析钢铁和锡合金中的痕量砷。  相似文献   

12.
用分光光度法在丙酮水溶液中,利用[MoO(SCN)_5]~(2-)和[Zn(SCN)_4]~(2-)络离子与吡罗红G(Pyronine简写PyG)发生的离子缔合反应,可以在不同酸度下,[H~+]=2.4mol.L~(-1)和PH=1.6分别测定钼和锌,本方法灵敏度高而不必事先分离. 在水溶液中,用连续变化法、斜率比及摩尔比法证明该离子缔合物的组成是PyG_2[Zn(SCN)_4]·2(PyG·SCN)和PyG_2[MoO(sCN)_5]·2(PyG·SCN),它们的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_()576~(Mo)=1.05×10~5L/(mol.cm)和ε_(588)~(Zn)=7.19×10~4L/(mol.cm)·加入掩蔽剂此反应可直接测定人尿中锌和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Ag~ 和DMPH及phloxine所产生的紫红色络合物的简易快速方法来测定银,在25毫升水溶液中银量在0——12.5μg内服从比尔定律,Ag~ -DMPH-phloxirle间反应的最适酸度为PH=6.3——7.4;摩尔吸光系数为4.8×10~4;络合物的摩尔比为Ag~ DMPH-phloxine=1∶2∶1;研究了干扰离子,S~(2-)和Pt~(4 )有严重干扰;在3毫升5%的EDTA存在下,该法已用于铜矿和阳极泥中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与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或磷酸三丁酯(TBP)的氯苯溶液在硝酸介质中对Eu(Ⅲ)的协同萃取。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EuA_3·HA、EuA_3·2DBBP或EuA_3·2TBP。在18℃时的萃取平衡常数分别为: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C_6H_5Cl体系 K_3=[EuA_3·HA]_0[H~ ]~3/[Eu~(3 )][HA]_0~4=1.51×10~(-3)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DB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DBBP]_0[H~ ]~3/[Eu~(3 )][HA]_0~3[B]_0~2=2.40×10~2 Eu~(3 )(<10~(-5)M)/HNO_3,NaNO_3(μ=0.1)/PMBP-TBP-C_6H_5Cl体系 K_(s·e)=[EuA_3·2TBP]_0[H~ ]/[Eu~(3 )[HA]_0~3[B]_0~2=1.74×10~1 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及协同萃取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电势法研究了水玻璃锌酸盐镀液中硅酸粒子的存在形式、锌与硅的成络反应以及混合配体络离子的组成,并估算了成络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混合配体络离子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锌与硅的成络反应是复杂的,在研究的镀液中硅主要以单核络离子SiO_2(OH)_2~(2-)的形式存在,它与Zn(Ⅱ)形成混合配体络合物,例如有[Zn(SiO_2(OH)_2)_2(OH)_2]~(4-)的形式。该成络反应的平衡常数K_c(30℃时)等于4.7×10~2,混合配体络离子的稳定常数K稳等于1.5×10~(18)。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用硫代米氏酮(TMK)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金和银的新方法。该法选择性。灵敏度及稳定性均较好,对Au(111)和Ag(1)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同时在0—60.0μgAu/25ml和0—8.1μgA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7.
于0. 3N H_2SO_4介质中及在80℃加热45分钟的条件下,伯胺喹啉与 IO_3~-反应生成桔红色氧化产物,其试剂与显色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位于420和470mm 处。显色液可稳定20小时以上。IO_3~-含量介于0~40及40~100μg/25ml 均遵守比耳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及桑德尔灵敏度分别为6. 8×10~3和1. 21×10~4l·mole~(-1) ·cm~(-1) 及0. 026和0. 014μg/cm~2. 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好,其变动系数为3. 2和4. 6%,平均相对误差为±1. 8和3. 4%.伯胺喹啉曾用作检出 Ce(Ⅳ)、Au(Ⅲ)、Cr(Ⅶ)、V(Ⅴ)、IO_3~-及分光光度测定 Ce(Ⅳ)和 Au(Ⅲ)。本文是上述一系列科研工作的继续,作者对伯胺喹啉与 IO_3~-的显色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文中报导了此显色反应的吸收光谱、光度测定 IO_3~-的最佳条件、61种外来离子的影响以及方法的再现性和回收试验等。本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选择性较好,显色液相当稳定,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硫氰酸盐—结晶紫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钼,要用苯作萃取剂。笔者采用在聚乙烯醇、氯化钛存在下,Mo(V)-SCN~--孔雀绿在水相有灵敏的显色反应,λ_(max)=650nm,摩尔吸光系数ε=1.8×10~5,Mo:孔雀绿=1:2,其组成可能为[MoO(SCN)_5]~(2-)·2MG~+。钼含量在0—25γ/50ml符合比尔定律,体系可稳定90分钟。除等量W(Ⅵ)、Sn(Ⅳ)、Zn(Ⅱ)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NO_2~-催化KBrO_3氧化溴邻苯三酚红褪色,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NO_2~-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9μg/25ml,检测限为8.0×10~(-10)g/ml.用于水样中痕量NO_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在吐温8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Mn(Ⅱ)—V(Ⅴ)—DAVPM的显色体系.其λ_(max)=6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80×10~5.1.mol~(-1).CM~(-1),V(Ⅴ)量在0~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此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良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一般常见离子无干优,可直接用于矿石、矿泉水及废水中微量锐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