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网络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延伸了人类传统意义上的社会结构模式,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空间,为人类带来了方便快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情感危机、道德失范、人性异化等社会问题。艳照门事件引发对网络社会道德构建的思考。设想从法律层面和技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道德失范源头进行监控,从网络社群自我治理入手来重构网络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2.
网络数字化引发社会生活变革,网络道德在主体、行为活动、价值规范方面展现出与一般道德不同变化、困惑.网络道德具有新的相对独立的道德结构,其形式是虚拟的,内容是现实的、客观的.网络道德建设需要以一般道德为基础,结合网络及网络社会特点探寻反映网络伦理秩序现实要求的伦理价值规范以及培养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3.
关于网络道德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已经对传统道德造成多种冲击,网络道德建设应当着眼于做好两方面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网络道德规范建设,实现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从而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开展网络道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网络在为大学生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诸多的网络道德危机,这需要引起高校教育者的充分重视,认真分析根源,积极寻找对策,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促进高校网络健康文明发展,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生态危机与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向传统道德伦理提出了挑战,文章列举了部分网络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对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上行为失德现象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本文探讨了开展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手段,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实现网络社会条件下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赵海华 《科技信息》2007,(6):228-228
网络的迅速普及所带来的网络道德问题,已引起了全社全的关注,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已成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本文在分析网络道德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调查”活动,揭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文章旨在引导人们(包括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真正学会驾驭网络,从网络中汲取营养,培养正确美好的网络道德情感及途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是现实道德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出现了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缺失与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是: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网络社会特殊属性、网络立法滞后、高校人文教育缺失。化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实践路径在于:提高大学生自律、净化网络环境、加快网络立法、重视高校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正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网络在给莘莘学子带来丰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道德问题。文章就网络道德问题,论述了网络道德的内涵,并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校道德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首先要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式;强调德育实践性,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德育管理可以与学生评先、奖励等现实利益挂钩,增加约束性;德育过程要强化教职员工的全员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分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界定道德与崇高道德入手,通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行为主体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摆脱单一的善恶两分法的道德评价尺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进行分层,并对道德评价上的三层次:高尚-正当-卑劣作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3.
从技术评估面临的伦理困境、逻辑发展的历程和评估标准3方面,分析了伦理建制在技术评估中的必要性,提出要加强技术评估人员的道德修养,提高其道德水平以及制定相关的技术评估中的伦理评价标准来加强伦理建制在技术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朱熹思想体系中包含丰富政治伦理、教育伦理思想,本文先从治国方法和民本主义思想两方面对其政治伦理观展开分析,接着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道德教育三方面阐述其教育伦理观,最后探讨了其伦理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权力来源于社会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制约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但是权力的异化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最大威胁。传统人际伦理与市场因素的干扰、权力的价值性与工具性关系的错位、后现代主义对权威的解构与消费主义的流行的交互作用造成权力的异化,影响政社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心灵内在的和谐。应当坚守权力伦理核心价值的导向、培育和强化公共节操、规约权力的边界,走向真正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在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带来了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了许多企业伦理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经济转型中的企业伦理缺失、企业诚信缺失和环境污染三个伦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音乐伦理价值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把音乐对心灵的净化与他伦理意义上最高的“善”理念和建立理想国的政治理想紧密结合,认为好的音乐可以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理智、激情、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从而凸显了音乐的伦理价值,揭示了音乐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思想至今仍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朱熹理学道德观对于先秦儒学道德思想的异化,指出理学在其对儒家之贡献背后包含着对儒家思想的异化与侵蚀。它一方面使先秦儒学走向停滞,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走向停滞,压制了思想创新;另一方面,它在社会的历史实践,固化了纲常伦理道德,强化了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19.
当代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因重组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它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危险,即有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阐述基因重组技术的利弊和伦理问题,以期其能与科技人文、生态环境相适应,实现他们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战争改变了人性的善与恶、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价值判断的尺度,而人性之善恶及人伦关系恰好是文学表现的中心,因此战争、伦理与文学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在古代萌发形态的战争中,没有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判定,战争英雄的行为既是是社会理性价值判断的尺度,又是伦理道德的规范;而且,战争本身就是理性训练的最好场所,它孕育着人的理性追求之最和人性表现之最.这些都在特洛亚战争英雄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