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倩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4):122-124
奏鸣曲式产生于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中叶定形为三部性结构,并作为典型曲式得到广泛的运用。在肖邦的众多钢琴作品中,采用奏鸣曲式写作的作品显然不占多数,那么他又是如何在他的钢琴叙事曲中运用它的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分析并研究了在肖邦叙事曲中奏鸣曲式的特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音乐体裁.《g小调叙事曲》作品23号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  相似文献   

3.
波兰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一生创作了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他首创了钢琴叙事曲这种音乐体裁。《g小调叙事曲》作品23号是他四首叙事曲中的第一首,也是音乐中第一首采用这个曲名的器乐作品。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技术艰难,内容深刻。  相似文献   

4.
内容与体裁的完美统一——简论肖邦的《叙事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是一位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家。随着对浪漫主义文学和音乐的认识逐步深化,肖邦决定采用一种全新的体裁来尝试二者之间的结合,其直接结果就是他的四部钢琴叙事曲。他是第一位为钢琴写叙事曲的作曲家。在肖邦叙事曲的创作中,他把传统的奏鸣曲式作了富于独创性的改造以适合他自己所钟爱的气息宽广的抒情性—戏剧性—叙事性三位一体的结合。就结果而论他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5.
陈娅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51-253
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诗人”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其中的《g小调叙事曲》是他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整个器乐曲中的第一首采用叙事性的体载进行创作的作品.这也正是体现了作曲家肖邦的个性化特点。本文将着眼于《第一叙事曲》的创作及演奏,从体裁.曲式结构.旋律、伴奏、和声中看肖邦在这首作品中的个性化表现,从而达到正确诠释音乐作品,更好地把握肖邦《第一叙事由》演奏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夏雨 《科技信息》2009,(13):124-124
肖邦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也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之一,在欧洲音乐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肖邦的创作,绝大多数为钢琴作品。对于这些钢琴作品,他采用了非常广泛的体裁形式,而这些音乐体裁也总是准确地表达了他的艺术风格。但是从整体的音乐形态来看,他的音乐创作的高超技巧与艺术魅力都集中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四首大型钢琴叙事曲当中。本文对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浪漫主义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7.
作为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肖邦是历史上第一个把叙事曲这一体裁运用到钢琴曲创作上来的作曲家,其音乐创作的代表性手法都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四首大型钢琴叙事曲之中。本文尝试从波兰乡土气息及民族忧患意识两方面来探讨叙事曲深刻的民族性特征,以求展示肖邦钢琴艺术宝库的绚丽多姿和博大精深,为更深刻地理解和拓展钢琴音乐的表现力提供一定的借鉴或启迪。  相似文献   

8.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钢琴诗人”肖邦的代表作之一。它运用两个对比鲜明的主题展开叙述,展现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悲歌。演奏该叙事曲要深入分析其结构、特点,把握其情感的变化过程,体味其悲剧色彩,同时还要运用恰当的弹奏技巧。  相似文献   

9.
《g 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四部叙事钢琴曲中的代表作,也是肖邦的钢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在《g 小调第一叙事曲》的创作过程中,肖邦并没有沿用传统奏鸣曲式的创作方式,而是将变奏与奏鸣、回旋进行了高度融合,在曲式结构上创造了自由性特征,对后人研究叙事钢琴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田野 《科技信息》2010,(30):287-287
本文以汪立三先生改编的《叙事曲(游击队歌)》为例,对其特殊的"语境"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笔者自身演奏体验,力求探索中国钢琴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的作曲家,对钢琴音乐的贡献是极其卓越的。本文从肖邦的创作体裁人手,分析研究了第一叙事曲的音乐结构和特点,着重阐述了弹奏手法和音乐处理的方式,为钢琴专业的教学与练习提供了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徐程 《科技信息》2010,(19):196-196,233
本文首先简略的介绍了肖邦和他的《F大调叙事曲》,接着简单划分了该曲的曲式结构,最后重点对作品的演奏要点进行分析。对演奏要点的分析则侧重于体现技巧的重要的音型和片断。通过上述的分析说明,进而对作品的技术难点作较详细的说明和阐述,力求为钢琴学习者和演奏者提供一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洋 《科技资讯》2006,(18):143-143
钢琴的工艺设计、加工制造无疑对这一美妙乐器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调律艺术是赋予钢琴艺术生命的创造性艺术行为,它应以成品钢琴为出发点和归结点,以符合音乐艺术和钢琴表演(演奏)艺术要求为旨宗,以创新、丰富、发展钢琴调律艺术的技术、发掘钢琴的优秀品质为使命.钢琴调律艺术最终使得钢琴表演(演奏)及艺术美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以其钢琴奏呜曲作品中的《月光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旋律、力度、调性及音色方面的演奏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钢琴在拉赫玛尼诺夫(S.Raehmaninov)歌曲中的钢琴作为通常意义上的引子、间奏、尾声时已不再是结构外的“佐料”而已,也不仅是人声的附加,而是起到了预示,引导、转折.强化、升华作品思想情感的作用;同时在“拉氏”的作品中钢琴的多声部性质又可以从和声、旋律.调性,织体.结构上强化人声的表达,在乐曲内部的钢琴也经常与人声形成二重唱,以强化补足乐思的表达,本文结合“拉氏”作品的相关片段,具体阐述了钢琴声部对于人声的“强化补足功能”、“深层揭示功能”。  相似文献   

16.
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美称.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钢琴也已“飞”人寻常百姓家.许多家长已不满足于仅仅让自己心爱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还决心在智力开发及美育方面下功夫.孩子们从小学弹钢琴,手脑并用,能起到开发智力的良好作用.通过学习钢琴不仅能丰富生活,增加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地陶冶情操.通过练琴也有助于锻练孩子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实践证明,不少人从小学习用琴对他们后来的事业都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学习钢琴的獐数量猛增,师资的匮乏就成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17.
丁善德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从16岁起师从查哈罗夫开始学习钢琴,凭着良好的天赋和苦学的毅力,获得了非凡的地步。他从1945年起先后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这些作品在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历史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笔者将丁善德的钢琴音乐创作分为...  相似文献   

18.
高燕 《科技资讯》2006,(5):220-220
在欧洲19世纪作曲家中弗朗兹?李斯特(1811——1886)的名字与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教育家以及音乐社会活动家等名号相连。在上述荣誉的光环中,最先给李斯特带来名声、名望的当属“钢琴家”的称号。李斯特的一生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缘,似乎他就是钢琴艺术的化身,从他的手指下弹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具有无穷的魔力,吸引、引导着人们领略钢琴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鲁桂莲 《科技信息》2007,(18):259-260
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近现代作曲家之一,1872年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很早就显示出了非凡的艺术才能。他的大量作品都属于钢琴音乐的创作范畴,且为钢琴音乐宝库中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在各种各样的曲式中,奏鸣曲是作曲家们最能发挥创作技巧的曲式之一,因此斯克里亚宾百余首钢琴作品中的十首钢琴奏鸣曲尤为引人注目,尽管他的钢琴作品都以难度著称,但仍然无法阻挡人们对其作品的热衷、关注与解读。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06,(5):19
世界著名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先生两次来广州,选用珠江牌GP275三角钢琴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认为“珠江钢琴很有歌唱性效果,能给他音乐灵感,他很喜欢珠江钢琴。”贝尔曼先生高度评价珠江钢琴,并欣然地在他选用的GP275三角钢琴上题词——“钢琴的骄傲”。珠江钢琴集团公司注重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先后建立了电脑联网管理信息系统、CAD辅助钢琴设计系统和B&K声学检测系统,加速了珠江钢琴向世界中高档水平迈进的步伐。圈为集团公司技术部一隅。珠江钢琴集团公司坚持“引进关键、消化吸收、填平补齐”的技改方针。结合企业的实际。先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