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经典霍尔效应、量子霍尔效应和反常量子霍尔效应,以及在石墨烯、拓扑绝缘体等纳米新材料发展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运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对称分布的环形光涡旋的干涉图样.结果表明,当含有相同拓扑荷m的2束环形涡旋光在相对离轴参数δ=0~1的变化过程中,干涉涡旋的图样会分解为m=±1的单涡旋光束,而且会出现此单涡旋光场的中心偏离原涡旋的中心连线成轴对称分布的情况;对于拓扑荷为负的单涡旋,其中心则出现在与原2涡旋中心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关于原点对称.从干涉图样中还可以看出,干涉叠加后的净拓扑荷与原涡旋的拓扑荷相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圆偏振光致电流及反常圆偏振光致电流的光学实验方法,研究磁性掺杂对三维拓扑绝缘体的影响.在圆偏振光激发下,相对于未掺杂三维拓扑绝缘体Bi2 Te3,其光电流方向不变,但幅值有所减小.这是由于磁性掺杂使得三维拓扑绝缘体狄拉克能带带隙打开,相同激发条件下,带间激发概率降低,光生自旋极化载流子浓度降低.对其光电导信号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由于片上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路由算法直接影响片上网络的传输延迟和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新的片上网络拓扑结构——半环形网格结构(H-annular Mesh).它以2D-Mesh拓扑结构为基础,由顶角节点向中心节点引入连线构成半环形的网格结构,充分结合了2D-Torus拓扑结构的优点.并针对H-annular Mesh拓扑结构,提出了HAA-XY自适应路由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H-annular Mesh拓扑结构和HAAXY路由算法的片上网络,能够有效地减少网络传输延迟,并可实现多方向及多节点的数据并行通信.  相似文献   

5.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在没有外磁场的情况下由自发磁化导致的量子化霍尔电导效应,其物理本质是自发磁化和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共同导致的拓扑非平庸的电子结构.因为此效应使用的是电荷流,更容易与现有的电子学技术兼容,它将推进新一代低能量消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的发展.介绍了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的发展历程、产生机理,及其目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对距离和角度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以静脉图像拓扑结构的本质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手指静脉识别方法.首先对细修复后的手指静脉提取交叉点;然后计算这些交叉点之间的相对距离和交叉点连线产生的夹角;最后将这2种特征融合,进行手指静脉识别.该方法结合静脉自身特征,充分利用了拓扑结构的本质属性,无须定位,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图像平移、旋转对识别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身份识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弱拓撲     
我们知道,如果E是一局部凸的綫性拓扑空间,则E的弱拓扑也是一局部凸拓扑.然而局部凸拓扑却并不一定是弱拓扑,也就是说存在那样的局部凸的綫性拓扑空间,它不是任何局部凸线性拓扑空间的弱拓扑空间.因此自然要问什么样的局部凸拓扑才是弱拓扑呢?本文主要就是要讨论这种弱拓扑的特征性质. 本文§2,主要是给出了Mackey定理的一个新的叙述形式. 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江泽坚教授和黄炎明同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作者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1.綫性拓扑空间中的有界集  相似文献   

8.
在P.M.Cohn的[2]中定义的拓扑群,要求底空间是豪斯道夫空间。而在的[1]中所定义的拓扑群,只要求底空间是拓扑空间,由于对底空间所作的要求不同,则从各自定义的拓扑群所发展起来的理论似应有很大的差别,但是仔细检查在[1]中对拓扑空间所作的定义,实际上不是一般拓扑空  相似文献   

9.
该文遵循循序逐增原理,从对边形数、棱锥体数以及其点与点之间连线形成的三角形的量的循序逐增现象研究中,求得其循序逐增规律.应用拓扑原理,可将边形数置换为扇形图表达,将棱锥体数置换为圆形图表达,发现了棱锥体数与边形数之间的相近相同规律.  相似文献   

10.
拓扑平带模型属于著名Haldane模型的扩展版本,至少有一个能带具有非平庸的拓扑性质,即有非零的陈数(Chern number),另外,该能带的带宽很窄,且与其他能带间有较大能隙.通过对拓扑平带上强关联相互作用的费米子和玻色子晶格体系的系统数值研究,发现了一类新奇的阿贝尔型和非阿贝尔型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新发现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不同于传统朗道能级上的连续型分数量子霍尔效应,无须外加强磁场,有较大特征能隙,可在较高温度下存在,无需单粒子朗道能级,不能用常规Laughlin波函数来描述.这些无外加磁场、无朗道能级的分数化现象,定义了一类新的分数拓扑相,也称为分数陈绝缘体,其中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也称为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该新领域在近期引起了国际凝聚态物理学界的研究热情与广泛关注.对笔者与合作者在该领域的系列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介绍,以期引起国内外同行的进一步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11.
用OSU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进行了热带西太平洋冬春海温异常对东亚初夏(5月)季风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①海温的负距平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南落和西伸,东亚热带季风环流减弱,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降水增加;②海温的正距平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明显减弱,西太平洋的赤道西风加强,我国西南和华南地区的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12.
传统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技术不能适应网络流量的复杂性,异常检测精度低,不能保证实时性,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分形理论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技术。通过FIR滤波方法对流量的时间序列进行预处理。采用Schwarz信息准则对网络流量异常检测问题进行处理,估测网络流量异常点数量与位置。采用R/S分析法求出自相似指数Hurst值,依据Hurst值对网络流量时间序列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引入滑动窗口完成多网络流量异常点的检测,在检测异常点处对流量进行分形处理,依据自相似指数计算过程获取异常点间的流量自相似指数值,保存异常点之后的流量,为下一个流量异常点的检测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技术实现过程简单,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精度高,保证了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当前方法进行光纤网络流量异常监测过程中,特征选择法无法全面描述流量异常特征监测的不足,存在监测效果较差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特征选择法的异常流量监测方法。首先采用分光方式对光纤网络流量进行分析,获取光纤网络流量时间序列,并描述用于流量异常监测的多时间序列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利用改进特征选择法对网络出口流量进行特征提取。利用聚类算法选择网络流量异常最优类数和聚类中心,来对网络流量异常现象进行过滤,从而实现网络异常流量特征抽取、特征选择改进算法和网络流量异常监测的研发,从而提高光纤网络流量异常现象监测的准确度。仿真实验结果证明,通过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对网络流量异常现象进行监测,且算法简单,能够满足网络流量异常监测的应用需求,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Zonal wind anomaly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of ENSO. The mechanism to produce zonal wind anomaly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It is shown clearly that zonal wind anomaly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omaly of EastAsian winter monsoon. Anomalous strong (weak) East-Asian winter monsoon can excite not only the westerly (easterly)anomaly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but also a cyclonic (an anti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east of the Philippines. The above anomalous circulation results from dynamical impacts of anomalous pressure pattern due to the East-Asian winter monsoon. Because there is westward (eastward) pressure gradient over the equatorial western Pacific, i.e. there is αp/αx 〈 0 (〉 0), during strong (weak) East-Asian winter monso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混合入侵检测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的优缺点,结合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提出了基于混合入侵检测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对于同一行为,异常检测结果和误用检测结果不总是一样的,跟踪算法有效地解决了异常检测结果与误用检测结果不完全相同的问题;采用了数据挖掘方法建立正常行为轮廓库,并采用了全序列比较法和相关函数法实现异常检测引擎;提出的模型较基于单一入侵检测技术的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On March 11, 2011, a large earthquake of Mw=9.0 occurred near the east coast of Honshu, Japa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anomalies during the earthquake period, using data from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and ionosonde stations near the epicenter. A clear anomaly that occurred on March 8 lasted 6 hours. Eliminating ionospheric anomalies that may have been caused by solar activities and magnetic storms, we believe that a positive anomaly on March 8 was very possibly an ionospheric precursor. The affected ionospheric area on March 8, which is evident on a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distribution map, extended to 50° in longitude and 20° in latitude, with length ratio approximately 3:1. The anomaly peak arose from 15:00-19:00 LT, and its location did not coincide with the vertical projection of the epicenter, but was instead to its south. Corresponding ionospheric anomalies are also observed in the magnetically conjugated region. There were no obvious ionospheric anomalies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o analyze changes in the ionospheric anomaly, computerized ionospheric tomography technology was used to invert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electron density in the ionosphere. The ionospheric anomaly on March 8, 2011 is suggested to be an ionospheric precursor of the March 11 earthquake in Japan.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防火墙的规则集往往非常庞大,因此人工的方法很难保证防火墙安全策略的正确配置.文中对防火墙中异常策略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NP防火墙中异常策略检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防火墙规则集中的各种异常,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基于程序行为的异常检测方法主要通过建立程序正常行为模式库来检测入侵。本文对异常检测中正常行为模式库的创建算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利用基于Teiresias算法的变长模式抽取方法构建程序正常行为模式库,并与TIDE方法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风电机组的风速、功率数据是衡量风电机组正常运行的关键参数,然而其中包含大量的异常数据,需要进行清洗。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孤立森林算法,先使用四分位法确定孤立森林正常数据评分与异常数据评分的分界线,再划分风速区间改变边缘数据的异常性,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去误差去除小概率离散型和小概率堆积型异常数据的改进方法来对风速、功率的异常数据进行清洗。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孤立森林算法相比,改进的孤立森林算法能够正确界定正常数据评分与异常数据评分的分界线,可以去除堆积型异常数据,且对于数据主带边缘的离散型异常数据具有更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网络切片中的异常检测问题是实现网络切片自动化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针对网络切片中物理节点的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分布式在线物理节点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支持向量数据描述建立了一种分布式的物理节点异常检测模型;通过引入随机近似函数,解决了数据分布式存储场景下的核函数计算问题,从而实现观测数据的切片内处理;基于随机梯度下降法,提出了一种在线的物理节点异常检测算法,保证了模型动态更新并减轻了异常数据导致的模型性能下降.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避免切片间观测数据传输的同时,有效利用网络切片中虚拟网络功能的无标签观测信息检测物理节点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