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试验基于土壤肥力定向培育与养分综合管理,以作物根系生长环境调控为突破,在有机无机合理配施基础上,应用水肥一体化手段进行大、中、微量元素平衡施肥,形成新垦地土壤肥力定向培育与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模式.适用于土壤养分瘠薄、透气良好的风沙土或土壤存在钙积层、易盐碱的灰钙土等障碍性土壤,对玉米进行水肥一体化管理,以水促肥、以肥调...  相似文献   

2.
一、主要技术内容 "SV高效有机无机复肥"是一种新型多功能复混肥料.富含N、P、K有机质和硅、钙、硫、镁、硼、铜等中量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技术特点为:(1)做到了四维复混:它使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菌肥、缓释矿物肥巧妙结合,是一种多功能综合复混的高效肥料;(2)使用了矿物缓释剂,利用多孔矿物和有机矿物对NH+、K+、H2P04-、HPO4的吸附、络合作用,实现养分释放速率与植物生长需肥规律同步,提高了化学肥料的利用率和减少了化肥污染;(3)采用了生物工程技术组合筛选出固氮、解磷、解钾的硅酸盐菌剂与有机物质相配合制成生物有机肥料,可以使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释放出来被庄稼吸收,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良土壤;(4)缓释肥配方与专用肥配方相结合,与化学控释肥和包膜缓释肥明显不同,矿物缓释剂在当季作物养分吸收释放完后,可停留在土壤中,对后来施入土壤中的化学肥料继续起吸咐和缓释作用,是一种多功能长效缓释肥;(5)结合测土与配方施肥,形成了一整套测土、配方、生产、施用的新技术.它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产率达15%~45%,肥料利用率提高30%.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每季作物每亩可节省10~20元.  相似文献   

3.
1简介 农田作物生长需要理想的水、肥、气、热环境。GPRS传输速率较快,全部站点可以同时采集,基本上能够实现实况采集。为此,本项目开发了一套基于自动气象站的实时监测与报警系统。它具有部署方便、成本低廉、传输稳定、用户友好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普通小麦供过于求,而优质小麦却供不应求,因此粮食生产需要从单纯高产向优质高产的种植管理模式转变.为了适应这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在小麦生产全过程提供基于3S技术的决策支持服务,即"产前"按优质栽培区划指导推荐优良品种;"产中"提供面向调优栽培的小麦肥、水管理决策支持;"产后"提供遥感监测品质预报和信息动态发布的技术服务.本成果提供了基于网络GIS的作物品质遥感监测与肥水调优栽培决策系统.该系统是一个以优质高效生产为目标,结合遥感技术、GIS技术、农学家知识为一体的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1999,(16):38-39
一、主要技术内容 堆肥催腐剂是根据微生物的营养机理,以作物秸秆为培养基,选用适合有益微生物营养要求的化学药品,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化学制剂,是化学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边缘科技产品,用于堆腐各种作物秸秆,是实行秸秆还田,提高秸秆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增加有机肥投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有效途径.该技术经专家评议为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1999,(12):42-43
一、主要技术内容 包覆型中高浓度多元磁化肥是国内外先进的一种物理化学肥料.开发生产这种肥料采用计算机专家施肥系统配方,选用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增效剂、磁性载体、农药等,经混配包覆造粒,水份及粒度调整后,采用连续可调式稀土永磁磁处理机专利产品进行强磁场处理(0.2~0.6T),使之具有剩磁Br0.15mT和矫顽力Hc 8.5×103A/m,中高浓度多元磁化肥N、P2O5、K2O之和分别超过30%和40%,达到了相应的复混肥的国家标准,养分利用率可提高5%~10%,比等养分非磁化肥增产10%~30%,并可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8,(20):62-62
营养调理型液体复合肥料是含有作物需要的大中微量营养元素的全营养液体产品。集成酸度调节和螯合调节技术,保证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各种营养元素充分发挥肥效。优选复合润湿剂,提高肥液的浸透性能,保证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充分吸收,大幅度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生产过程中无粉尘、无烟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相比于孟德尔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更深的解释层次,是"深"理论;相比于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实现了对自然物种的"高"干预和"强"控制,已经对自然物种造成了本体论影响;相比于杂交作物,转基因作物具有"极高"的人工性、"极低"的自然性,已经是整个的人工生命了。因此,从技术的科学根源、技术控制自然的"强"度、技术人工物的人工性看,转基因技术具有"深"技术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早期,中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技术预见",影响了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政策走向,并影响了其技术的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产业化发展的政策需要作出调整,以应对世界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形势。而且,中国转基因作物技术的发展是基于国家利益的一种政策考量,也是基于国家利益与科技安全意识下的对"科技主权"的维护。  相似文献   

10.
一、主要技术内容 "盐田卤水提取镁肥技术研究及开发"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6-916-03-03.  相似文献   

11.
近日,由山东秸秆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开发的秸秆利用新技术--"生物反应堆",在高青县花沟镇宋套村冬暖大棚落户.该技术采用生物技术将玉米、棉花等作物秸秆以及杂草、树叶等转化为农作物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等有机、无机养料,能够显著改善作物生态环境,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2007年12月23日,由山东农业大学和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新型作物控释肥研制及产业化开发应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为包膜控释肥在大田作物上的推广奠定了理论与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居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最为难能可贵的是,采用该项目核心技术的生产企业2007年的年生产能力已达到85万吨,成为世界上包膜控释肥品种最多、生产能力最大的生产基地。包膜控释肥研制及大规模产业化开发应用,记录了海外学子、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12年科技创新的艰辛历程,传颂着产学研结合联手打造我国包膜控释肥名牌产品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2,(17):51-52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需要,技术方成功地研制开发出了生物肥料(包括生物复合肥料、生物有机复合肥料);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农药);生物饲料(包括生物饲料添加剂)等系列农业生物制品,为发展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的绿色产业链提供了可靠保证.技术方推出的"绿色产业链--综合生物工程"生产方式,即"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良种良苗→作物生长用生物肥料、防病治虫用生物农药、农副产品发展养殖业用生物饲料(畜禽粪便回收再生产生物有机复合肥料)→绿色食品(生态食品、有机食品)→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一.主要技术内容 八达岭牌高效有机活性肥是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首批认证的绿色食品肥料.该产品是汲取传统肥料之精华结合现代生物创新技术,经科学配方采用先进工艺加工而成的有机、无机、生物复合型的高科技产品.其营养元素集速效、长效、增效为一体,具有提高农产品品质、抑制土传病害、增强作物的抗逆性、促进作物早熟等优点.该产品被列入<1999年国家级星火项目计划>,列入<200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编号:2000G41D600027 );并还获得高新技术发明金奖.  相似文献   

15.
国家863计划"优质高产杂交蔬菜种子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主要是利用实施单位自主研发的育种技术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材料,培育适宜市场及生产需求的大白菜、甘蓝、番茄、甜椒、黄瓜等主要蔬菜作物新品种,并根据上述作物品种的特点,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杂交种子标准、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和适宜育繁、销售一体化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2,(12):24-25
一、主要技术内容 "玉米作物秸秆的利用技术及机具研究"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9-009-01-04.该项目已通过了国家鉴定和验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技术内容 "中耕作物工厂化育苗与移栽机械成套设备"系"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编号为:98-781-01-06.  相似文献   

18.
比较分析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存在的"原因"——"四因"后发现:在质料因上,传统育种技术是"选择"好的质料而转基因技术是"制作"新的质料;在形式因上,传统育种技术是"改良"自然物种形式而转基因技术是"创造"人工物种形式;在动力因上,在传统育种技术中人力是"助推力"而在转基因技术中人力是"主导力";在目的因上,在传统育种技术中内在的目的依然剩余不少而在转基因技术中内在的目的正在被人类的外在的目的所取代。由此,传统育种技术培育的作物依旧保留着不少内在的本性,而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作物的本性主要是由人类外在的赋予的。因此,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具有本体论上的本质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该技术为"甜高梁茎秆制取乙醇"和"能源作物甜高梁良种培育及能量转换技术"两项成果的整合,分别依托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绿恒益能源技术开发中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6):35-36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属于生物工程中微生物资源产业化服务于农业的一种新技术.其技术原理是:(1)利用微生物呼吸作用,将底物氧化成CO2和H2O,同时放出热量的原理;(2)采用工业微生物液体发酵,制取一种白色固体颗粒状微生物气肥,使用在土壤中,是一个微生物固体发酵过程,既能释放出CO2,又能溶出有机肥素;(3)利用微生物的应答反应和土壤温度变化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使双微CO2气肥有规律的释放CO2;(4)利用双微CO2气肥颗粒密度,与释放CO2浓度成反比例关系,控制释放CO2天数在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