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案例描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或许多的公开课上,经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们的手会高高地举起,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我——我——我——”当一个学生被老师叫到之后,老师的注意力(包括听课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回答问题的学生身上。看似非常热闹的课堂现象,却隐含着另外一种让人担心的问题。通过我的观察,我注意到就在某些学生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的学生并没有听这位同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2008年山西朔州市第二中学一名老师被一学生连刺数刀杀害,这个弑师的学生还留下一页“死亡笔记”,他自称要用杀老师的行为来唤醒人们对学生的态度,认识社会,认识国家,让教育业可以改变等内容;2008年缙云县一名中学女老师,和学生一起出门家访;当天下午,学生回到学校上课,可是那位老师却没有回来。  相似文献   

3.
张莉艳 《奇闻怪事》2005,(12):29-29
案例一:晨会课上,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两个学生的名字被记在了黑板上,不用说,又是在早读课上捣蛋的学生。为了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位老师决定严厉地惩罚一下这两位学生。  相似文献   

4.
时下,有些学校的老师。似乎觉得与家长沟通已是一种多余的事情,只要学生在学校犯了错,就让学生把家长叫来,叫家长来校已成为不少学校老师教育的家常便饭。而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老师家访”却几乎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有些家长戏称的“家长校访”。  相似文献   

5.
传统学习中,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使别的学生成功起来更加困难,那些努力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学生被看作老师跟前的“红人”。因此。其他学生在学习活动就容易信心不足。而相比之下,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话,学习活动就成为了一种集体的活动,会被同学们赋予积极的意义。例如:以往教学计算课时,老师觉得枯燥,学生学得无味,  相似文献   

6.
课堂上,当学生在老师的视线之内调皮,做地下活动,做与老师要求相悖的行为时,我们做老师的往往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狠批,这无形之中,往往事与愿违,使得师生的距离被拉远。可老师们又总是乐此不彼的这样做,好像只有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得以发泄心中对学生的愤怒。  相似文献   

7.
爱心化冥顽     
王嘉蒙 《奇闻怪事》2007,(11):38-38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虽然进行得如火如茶,但应试教育终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学生被划分为优秀生和“差等生”是必然的事。这种情况下,“差等生”显然不能体现老师的劳动,他们在老师的心中自然也就无足轻重了。继而,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亮起了红灯,往往搞的是各自郁郁寡欢,剑拔弩张,甚至出手向相,对簿公堂。于是就有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忏悔。其实,针对问题学生,我们做老师的既然不能回避,何不转换思维,欣然面对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我校是所寄宿制小学,学生都是从原来各村小学合并上来的,并校时我既为班主任又担任语文教学工作。那时我班有一名学生基础差的一塌糊涂。在原学校他就是老师心中的“拖油瓶”、“落伍者”;现在班级人数众多,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数不胜数,他更是被远远地抛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教室最后的旮旯里,越发显得一筹莫展、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9.
周一的中午,食堂存饭卡的学生很多。开始大部分学生能自觉排队,但也有个别学生站在队伍外面想让人代存,这些都被我和车老师制止了,存卡便在井然有序中进行。  相似文献   

10.
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改革大背景下,要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服务好学生,老师须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等有较客观全面的认知。课堂即时性反馈是老师了解学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相关研究极少,该文即希望对自身实践加以总结分析,对相关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的形成作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无知者无畏     
最近读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老师给学生布置了四道数学题。有一个学生前面三个题目解得很顺利,但是第四个题目很难,让他一筹莫展。他苦思冥想,一直到凌晨才把它解出来。这个题目用了这么长时间,他十分惭愧。第二天,他把作业交给老师,老师大吃一惊:这个学生竟然攻克了一道数学难题。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没有太多的思考空间,没能很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由此探讨了应该让学生走上讲台。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在角色互换中汲取知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有很多好处。  相似文献   

13.
最近,华东某地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一名老师,因坚持给几名学生抄袭的论文判零分,被学院定为“二级教学事故”,受到处分,理由是这名老师“给学院惹了麻烦,破坏了和谐的氛周”。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听了一年级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老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示范指导学生写生字。黑板上的田字格画在最佳的写字位置上。老师转过身去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一笔一画地示范着生字的写法,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边看边用手在桌子上书写,老师边写边说。可是,老师示范的动作被自己的身子挡住了许多,有些学生根本看不见,有些学生只能看见一部分,但孩子们还是认真地“看”着、听着,只有部分学生用手在桌子上书写。  相似文献   

15.
美术老师布置一道毕业考题,限时两个小时,任意画一幅水墨风景画。学生们按照平时的积累,纷纷画起来。老师则在学生们中看他们创作。他被一位学生的画境吸引住了,这个学生的画布局很好,用墨淡浓相适,渲染到位,很有美感。就在老师赞叹的时候,一滴浓墨溅在了画布的中央,在快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课堂领域,我们已经转变思想,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课堂效率得到一定的提高。然而,在自主学习方面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有些学校和老师并不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甚至被“有意识”的忽视。  相似文献   

17.
有机会聆听了一节本校老师上的课,执教内容足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应该说.这位老师能够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课堂以学生为本,张扬个性,激活思维,学生学得主动、轻松。其中安排的一个拓展环节,更获得许多听课老师的称赞。这个环节是这样的:如果你是那位楚国人,你认为最佳的卖矛与卖盾的方法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在一个地方卖矛,  相似文献   

18.
从上学起,我就常听老师说:“只要一个班里有一个考90分的就说明我教得好。”当时我觉得老师说的真对呀。现在做了老师,我才明白老师真正的职责应该是关怀每一个学生,应该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好的成绩,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背景】 开学了,我想了解新接班学生的情况,就安排大家写一篇《自我介绍》。文章收上来,我一看,一阵心酸。学生大多不自信,其中朗琦的文章简直就是否定自己的流水帐,如,上语文课被老师批评;上数学课又被老师罚重写作业;上英语课受责怪……有些好学生也很伤感——“我不知道为什么同学们这么不争气?这个班从一年级起就没有得过年级第一,各项比赛名次总是排在最后,我做梦都想让班级拿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为教学“5的乘法口诀”,某老师把课本的主题图放大,精心制作成5张彩球图(每张5个彩球),准备以这些图片为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每一句口诀。课上,当老师张贴出第一张图,并宣布课题时,学生中出现了一个声音:“老师,我已经会了。”随后,又有七八个这样的声音:“老师,我也已经会了。”并摇头晃脑地背起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老师一时不知所措,愣在讲台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