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刚 《奇闻怪事》2007,(9):24-24
一次作文公开课,我上的是“作文与联想”。课上,我是这样给学生出题的:我的手从纸袋里拿出一个红苹果,先让学生观察。接下来是我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这个苹果好吗?”“好。”“想吃吗?”“想吃。”课堂一下活跃起来。我指着苹果说:“没这个‘优’字商标可能市场上只卖五角一个,  相似文献   

2.
一次,在分析中法《黄埔条约》关于“允许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这一条款时,我提醒学生注意近代西方列强常利用宗教这一精神鸦片奴役中国人。不料话音刚落,底下学生便议论纷纷:“我们村附近就有一座天主教堂,我妈也参加了教会。听妈讲天主教是劝人为善的,这不好吗?”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情感是文学作品的内在动因,要“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用我的自由之笔;显我的自在之趣”,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自己的思想,有个人的情感。人的头脑是丰富的,学生的情感也是丰富的,可是却有许多“空洞无物”“无病呻吟”的作品。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到了以下几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施伟木 《奇闻怪事》2007,(3):17-17,10
“老师,他亲了我的脸。”体育课后,女生小波红着双眼,怯生生地走进我的办公室。我皱了一下眉头,站起来向教室走去。学生已全部回到了教室,有一些男生在偷偷地笑。“干了这种事居然还这么开心,看我不好好治治你们!”我心里想到。“是谁,谁欺负小波?”我的声音提高了八度,沸腾的教室一下安静了下来。我转过脸问小波:“到底是谁?”小波用手指了指:“他,他,还有他……”一连点了五个同学。“都给我站起来,现在是小流氓,长大就是大流氓了。  相似文献   

5.
阳春三月,微风习习,同学们正在草场上进行放风筝比赛。小霞望着一只风筝不由得赞叹:“飞的好高啊!”我乘机问道:“风筝到底有多高啊.你们能测算出来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第一次给这个班上语文课。听说这个班底子不好,学生很调皮。我想:得给他们一个“下马威”不可,要不然如何走好今后的路。这节课讲《海上日出》。上课了,我板书了课题,随即给同学们提出一个引导性的问题:“你们有亲眼看到过海上日出吗?”  相似文献   

7.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铃声响后,我怀着高兴的心情快步踏入三年二班的教室。可眼前的场景不禁让人眉头紧蹙,只见教室里两位小女生慧和倩正在边哭边争吵着;其他的孩子有的傻傻地望着,有的嗬嗬地起哄。讲台前的值日班长急得大喊:“安静,安静!老师‘来了……”我尽量压抑着心中的火气。平息了教室中的喧闹之后。用征询的口吻对两位小女生说:“告诉老师,你们为什么争吵,好吗?”慧说:“我坐在她前面,她总是把桌子往前面挠。让我坐的位置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9.
学完课文《谁的本领大》后,同学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要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待他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看待他人,我问:“同学们,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本领。那么,你知道你有哪些优点吗?你能找出启己至少三条优点吗?”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了一堂课《整理复习分数除法》,其中有一个环节教师的处理让我眼前一亮,感触颇多。前一个环节,教师领着学生已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师:对于以上知识你还有困惑吗? 师:对于以上知识你还有困惑吗?生1:我想问,化简比有什么窍门吗?师:你们觉得化简比有什么窍门吗?  相似文献   

11.
张淑艳 《奇闻怪事》2009,(10):33-33
在感恩节前夕的一节品德课上,我问孩子们:“你们在家里经常帮妈妈做家务吗?”“做——”回答是那么肯定。我笑着问:“你们是自愿帮妈妈做,还是有一定的报酬呢?”“自愿。”“有报酬。”回答声此起彼伏。“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小组内先交流讨论一下:我们帮妈妈做家务,该不该向妈妈要报酬?”我话音刚落,热烈的讨论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2.
正当我在为学生的学习感到一筹莫展时,一位前辈给我送来了点石成金之术:“学生是夸出来的。无论他有多‘笨’,在你的鼓励下他会逐渐有了学习的动力,然后成绩将会慢慢上来了。”这办法灵吗?我努力地尝试着。  相似文献   

13.
五月的一天,上午第二节刚上课,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一名女生喊了声“报告”后进来,在小赵(我的徒弟)的办公桌前站了一会儿,然后坐了下来。我当时并未在意。过了一会儿,她还在那。我就问了一句:“这位同学是高二的吗?”她说:“是。”“为什么不上课?”“是老师让来的。”“老师为什么让你到办公室来?”“和老师顶嘴了。”她说着眼泪流了下来。看得出,她觉得自己很委屈。我说:“咱俩能聊一会儿吗?”她点点头,走了过来。原来,她是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因为他们班政治作业完成得不好,所以小赵让他们在课堂上重做,而她却在做语文作业。老师问她时,她却气呼呼地说:“我的政治作业做得那么好,你为什么不给优……”  相似文献   

14.
悬在空中的石头城——马丘比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到“悬在空中的石头城”这样的标题,你会怎样想呢?我可是充满了疑问和好奇:真有城镇可以悬在空中吗?“石头城”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石头造的吗?这些石头建筑有哪些特别之处?带着满肚子的疑问,我们的探险队踏上了通往“空中之城”马丘比丘的印加古道……  相似文献   

15.
姚灵莉 《奇闻怪事》2005,(12):17-18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辅助:关于人类起源的三种说法:“进化论”、“海猿说”、“神创论”) 女儿小的时候常常问我:“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呢?”是呀,小孩儿是从哪儿来的呢?同学们都会说是妈妈生出来的。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的妈妈……(最早的妈妈)从哪儿来的呢?世界上第一个人也是妈妈生的吗?从古自今,很多人都思考过“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16.
四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当走到入口处大牌子下面时,“豆芽菜”警察伸手拦住了我:“站住,站住……”“怎么啦?”我抬头问。心想,莫非我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豆芽菜”警察指着牌子说:“这里出不去,你没有看见牌子上写着‘本街无出口’吗?”“我刚才就是从这里进来的,这不就是出入口吗?为什么不让我过?”我有些生气地问。“反正你是出不去了,不然你试试!”说完,“豆芽菜”警察“嘿嘿”冷笑了两声。我听了,不禁打了个哆嗦。“试就试,我就不信从这儿出去会死!”明明可以看见通向我家的巷子,还愁出不去?于是,我大步向街外走…  相似文献   

17.
蒋建林 《奇闻怪事》2005,(10):19-19
刚在黑板上写好“I love China.”,一个声音响起来:“China,瓷器。”我一看,是班上的“机灵鬼”丁浩。“我们在社会书上学过。”见我看着他,丁浩补充着。“是吗?大家把社会书拿出来看一看吧。”学生们纷纷拿出社会书,找着,看着,我则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China和一个china。过了一会儿,我说:“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两个词,哪个是瓷器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冰心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那天我正在发动学生参加比赛,一个孩子好奇地问:“老师,冰心奶奶是谁呀?”这一问提醒了我,我想,我不妨带孩子们来认识一下这个著名的儿童文学家。于是我故意问:“冰心奶奶是谁,大家想知道吗?”此时孩子的兴趣高涨。我顺水推舟地说:“今天这一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学校电脑室.让你们和冰心奶奶来一次亲密接触。”一瞬间,学生的欢呼声不绝于耳。  相似文献   

19.
罗石贤 《奇闻怪事》2006,(12):31-32
“报告。”听到有学生喊报告,我便抬头向门那边看,只见我班L同学慢慢地向我走来。 “有什么事吗?”待他走到我身边后,我问。 “罗老师,我……我……”L同学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经常外出听课,发现在课堂朗读训练中有些老师不约而同地这样指导学生朗读——学习《一夜的工作》,教师问:“你能读出热爱周总理的心情吗?”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师问:“你能读出‘我’伤心的心情吗?”学习《盘古开天地》,教师就问:“把我们崇敬老祖宗盘古的心情送进课文里去读出来,好吗?”……此类要求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