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冉新庆 《科技信息》2007,(13):60-61
大坝坝基、坝体渗流稳定、渗流变形稳定及坝体、坝坡抗滑稳定计算分析是大坝稳定安全评价的一项基本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帕满水库除险加固前后大坝坝基、坝体、坝坡稳定计算比对分析,实现了大坝稳定定性与定量分析评价结合及防渗加固处理的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包括心墙坝在内的土石坝坝坡稳定敏感性研究存在的不足,从稳定和变形密切相关的角度出发,将对坝体变形较为敏感的模型参数考虑到稳定分析当中去,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结合心墙坝工程实例,研究其上、下游坝壳及心墙土石料E-B模型参数对于坝体应力应变及坝坡稳定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同部位、不同的模型参数对于坝体应力应变与坝坡稳定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对坝体应力应变较为敏感的模型参数对坝坡稳定同样具有较显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对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及分析过程进行了阐述,并对FLAC数值计算软件的功能、处理过程、应用范围以及与其他软件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述.基于现场调研收集的相关坝体的资料,应用FLAC程序对阜新电厂四灰场主坝进行位移、变形、应力分析,以判断坝体结构的稳定状态.结果表明,该坝体在应力、位移、变形上是满足要求的,是稳定的,在长时间内不会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西省某铜矿酸性污水库的地质勘探资料,对该污水库的坝体、坝基和坝肩进行有限元渗流计算及坝坡抗滑稳定性计算,分析大坝的渗流情况、渗透变形和稳定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渗加固措施。计算结果表明:大坝渗漏主要由坝肩和坝体渗漏、坝基渗流、粘土防渗斜墙失效和反滤层堵塞等引起,在渗透情况下坝体安全系数为1.012;采用高压摆喷灌浆和粘土固化注浆技术综合治理后,坝区的总渗水量降低90%,在设计洪水位条件下坝体安全系数为1.520,说明所提出的措施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5.
针对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水库主坝由于坝址区地形质条件均不理想,坝体上游面最大高差55m,而下游面最大高差达285m,呈覆盖于建基面上的贴坡体,这样一种国内外所罕见的坝体体型,着重介绍了坝体的断面设计,以及在静力和地震动力条件下坝体的稳定及变形计算,同时对长期运行条件下堆石体的里面变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尾矿坝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尾矿库的安全生产,需对尾矿坝进行中期的系统稳定性评价,采用数值方法针对具体工程实例进行渗流稳定性、静力稳定性和动力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浸润线没有从坝坡出溢,水力坡降不大,渗流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坝体是静力稳定的.从坝体动力反应及液化结果得出该坝是动力稳定的.同时提供了一条稳定性评价的完整路线,用数值模拟方式对尾矿坝的计算有一定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二相流模式进行非饱和土壤瞬时渗流分析,计算不同时间下所假设的堰塞坝的饱和度与孔隙水压分布。假设的堰塞坝体稳定性则以强度折减法计算其安全系数。由结果显示,坝体材料渗透性增加,坝体破坏的时间越早。坡度较小的堰塞坝的边坡稳定影响时间较慢,但从稳定到滑动破坏的时间比坡角大者短,尖峰降雨强度越大,坝体越趋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大坝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坝坡稳定计算是为了保证土石坝在自重和各种外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不至于产生通过坝体或坝体和地基的整体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尾矿库的安全生产,需对尾矿坝进行中期的系统稳定性评价.对尾矿坝进行二维稳定渗流分析来计算其浸润线,再对尾矿库坝体在三种荷载组合下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对该尾矿坝进行压坡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坝坡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浸润线没有从坝坡出溢,水力坡降不大,渗流稳定.在现状正常运行和洪水运行条件下,该尾矿坝的稳定性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安全系数,是安全稳定的.经过计算,特殊运行条件下(最高洪水位+坝体自重+地震的荷载组合),尾矿坝的坝体稳定性系数小于规范要求的最小安全系数,该尾矿坝的稳定性在特殊情况下运行是不稳定的.因此针对该尾矿坝进行压坡处理,并对处理后的坝坡稳定性进行了重新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加固处理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红透山尾矿库坝体抗滑稳定性问题,以坝体土层分布规律及各土层组成成分为研究对象,由室内试验确定各土层的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和渗透系数,由数值模拟分别对不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瑞典条分法"和计条块间作用力的"简化Bishop法"进行抗滑稳定性计算.拟合计算结果表明:尾矿库坝体抗滑性较为稳定,最危险滑动面出现在坝脚附近,较小的安全储备将导致坝体存在整体滑移的危险;应适当减小坡面坡度并采取坝坡处均匀放矿的方式以增强尾矿库坝体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疆地区广泛使用西域砾岩砂砾料作为筑坝材料,由于西域砾岩砂砾料浸水后易软化、崩解,大坝蓄水后的湿化变形分析成为工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联合广义塑性模型和西域砾岩砂砾料湿化模型,对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进行了湿化变形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广义塑性模型和西域砾岩砂砾料湿化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大坝湿化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上游蓄水湿化使坝体向上游方向的水平位移和沉降都增大,最大水平位移由竣工时的1.5cm增至22cm左右,最大竖向沉降由竣工时的0.17%坝高增至0.53%坝高,筑坝料的湿陷使心墙的变形也增大;西域砾岩砂砾料的湿化变形明显大于花岗岩堆石料,最大竖向沉降是花岗岩堆石料的近3倍,其湿化造成坝顶上游侧出现局部拉应力区,有可能导致坝顶出现裂缝.因此,在新疆干旱地区采用西域砾岩砂砾料筑坝时考虑蓄水时的湿化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覆盖层地基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覆盖层地基上面板堆石坝坝型的结构及受力特点、变形特征,将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应用到此类坝的设计中。对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处理坝基渗流,用水平趾板连接面板与防渗墙结构型式的面板坝,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断面优化设计,获得了合理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主次堆石体的合理分区直接影响到面板应力、变形、稳定性以及工程造价.论文以蓼叶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背景,采用Duncan-Chang EK非线性弹性模型,利用ANSYS中的APDL语言二次开发模型单元,进行3种不同的主次堆石体设计方案(仰倾坡比1 : 0.2.俯倾坡比1 : 0.2,俯倾坡比1 : 0.6)的数值计算和...  相似文献   

14.
据坝体变形、坝基稳定、坝基渗水压力和混凝土墙背土压力等监测资料的分析,综合论证了坝体的安全性与所选坝型———混凝土一页岩石碴堆石坝设计施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40多年经验设计及其不完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新理念,即针对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与料源情况,进行稳定安全设计、渗流安全设计和变形安全设计,阐述了稳定、渗流、变形安全设计的原则和要点,强调了变形协调原则和理论指导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堆石流变性对水布垭面板堆石坝性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堆石料流变 性的计算模型进行整体诸,分析堆石料变变形对高面面板堆石坝防渗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堆石料流变性后,面板应力与接缝位移与常规分析所得结果有较大的差别;堆石流变性使面板坡向压应力增大,拉应力减小,使河谷部位面板轴向压力增大,两岸拉力增加;面板缝在河谷中部压紧缩值半加,两岸部位张开位移增加;周边缝错动位移进一步加大,面板坝设计中应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7.
瀑布沟水电站为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86m,为目前国内最高砾石土心墙堆石坝.以瀑布沟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期、蓄水期变形监测资料为基础,对其典型监测断面变形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施工期各测点沉降测值随填筑高程的升高发展较快,运行期随时间发展较慢,水位对沉降变形有影响且有一定的滞后性,心墙整体变形规律性良好,下游堆石区的沉降变形以次堆石区为最,过渡料区次之,反滤料区较小,坝体下游堆石区变形不协调,这是瀑布沟大坝坝顶出现浅表裂缝的主要原因.该结论对土心墙堆石坝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面板坝中堆石流变对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所选用的包括流变的堆石本构模型及其反分析得到的参数,以Cethana坝为对象进行三维流变有限元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面板堆石流变对面板的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指出堆石的流变对面板的影响是趋于危险的。这种影响是不能忽略的。  相似文献   

19.
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三轴蠕变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作为粘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将产生很大的蠕变.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也将产生较大的蠕变,这将直接影响沥青混凝土心墙的受力形式与内应力的大小.基于三轴蠕变试验,对三峡工程茅坪溪土石坝心墙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蠕变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本文的三轴蠕变试验方法进行的试验,可较好的反映心墙工作状态下真实的蠕变状态.另外,用粘弹性的Burgers模型来描述该心墙沥青混凝土材料的蠕变特性,试验曲线和理论曲线能够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20.
面板堆石坝参数反分析及变形规律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西北口砼面板堆石坝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变形观测资料,应用水工、岩土力学、数理统计、优化等理论建立了不同时期大坝观测效应量和一朝一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优选。填筑一用H的一交方至四次方表示,蠕变分量四元件模型模拟,从而例题地分解了坝体在不同时期的填筑分量、水压分量和为分量,通过大量的有限元计算,找出了邓肯一级E-B模型中K,Kb,n,m,Rf等参数与沉陷变形的关系,提出了扣除蠕变影响后反映堆石坝非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