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校基础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科技的核心竞争力。拥有雄厚基础研究成果和大批创新拔尖人才是当今世界高水平和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重要标志。借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之际,进一步提升基础研究在高校科技中的地位,加快高校基础研究的发展,对实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技资源与产出的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综合科技实力最强的国家 ,分析美国的科技资源和科技产出的结构特征 ,对于同样是大国的中国的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技术产业的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对美国科技人力资源的来源结构、研发活动的主体结构、专利的领域结构 ,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进行了分析。指出 :美国拥有世界最雄厚的科技人力资源 ,但对外籍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依赖性较强 ;美国的研发活动的主体结构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企业是试验与发展和应用研究的主体 ,高校和政府科研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体 ;美国在制药、空间、电子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美国的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强大。  相似文献   

3.
2006年新春伊始,经过长期准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此前,为配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教育部组织实施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这两个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将关系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高校科技发展的进程,为此,本刊特开设专栏,请教育部科技委的主任、副主任对各自研究领域的前沿发展规划进行逐一解读。作为教育部科技委主任,倪维斗院士不仅是教育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者之一,他还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能源组规划纲要的制定,本期,我们请倪维斗院士为我们解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现实意义以及能源领域未来十五到二十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海洋科技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与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也十分重视海洋科技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海洋科技发展提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海洋成为国家超前部署的五大战略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本着深化浅海,拓展深远海的原则,“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大幅增加海洋科技投入,将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科技支撑和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落实。首先将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科研  相似文献   

6.
作为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和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尤其是基础研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将"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作为科技基础平台建设领域的工作重点,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大型科学工程和设施建设的任务部署、工作进展和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的相关政策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培养造就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级专家”的任务,并从以下方面进行实施: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和造就具有世界水平的高级专家;发现和培养一批战略科学家、科技管理专家;对核心技术领域的高级专家实行特殊政策;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培养选拔高级专家的制度体系改进情况(包括职称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博士后制度)。本文报道了《纲要》实施以来高级专家的培养情况、主要进展和成效以及许多领域专家提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粒子物理是物质结构探索和研究的前沿学科,研究意义重大,成果影响深远,技术溢出效益明显。分析了粒子物理的研究目标及方法、特点,概述了中国粒子物理的基础、成就以及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探讨了中国粒子物理的未来发展目标、规划以及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应该发展的核心技术,提出了中国粒子物理向世界领先水平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2006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2006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编者按:前沿技术是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术,将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提高我国高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06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简称《纲要》),将"前沿技术"作为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和  相似文献   

12.
资讯     
《科技潮》2013,(2):6-9
政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发布2013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明确了未来20年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方向和"十二五"时期建设重点。这是继《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之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规划》明确提出,未来20年要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撑重大科技突破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针对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  相似文献   

13.
《榆林科技》2006,(2):F0003-F0003
定边县科学技术局是负责全县科技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局系统共有干部职工38人.(其中有离退休人员6人):大学本科5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6人、技术员3人,其主要工作职能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拟定全县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优先发展领域和地方性科学技术管理的行政规章;组织编制、实施全县民用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制定加强全县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措施;负责科技宣传、科技信息和科技统计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全县工农业、文教卫生等领域科研成果的评议、申报;负责专利申请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工作已于2003年6月底正式全面启动,国内近百名科技、经济、社会、企业等各方面知名专家出席了在京开幕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论坛。 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党  相似文献   

15.
老墨  毛道伟 《广东科技》2011,20(3):37-42
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对应的管理处室是社会发展与基础研究处,该处室的职责范围涵盖:(1)拟订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政策和规划;(2)组织实施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规划,促进人口与健康、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民生科技工作;(3)组织实施涉及资源环境、海洋、社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科技工作;(4)拟订基础研究政策和规划;(5)组织实施全省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规划;(6)组织推动科研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3日,中国科协召开人工智能发展研讨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会议,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15位人工智能专家围绕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新进展、新趋势、新举措等,从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的成就、对社会的影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建议等方面发表意见。万钢指出,人工智能高度渗透于各行各业,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和变革性,中国于2017年7月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乃至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回顾了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历史: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快速发展期,部分设施综合水平达到世界领先,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促进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分析了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的一些差距和不足,包括仍缺乏世界领先、甚至独创独有的设施,还需加强依托设施的建制化研究,提高国际合作活跃程度。提出中国的科技发展需克服上述问题,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管理,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高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瑞 《创新科技》2005,(6):26-28
创新是一个大国的筋骨。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强国富民的基础、国家安全的保证。2003年6月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0多名权威专家参与,群贤毕至,共襄盛举。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蓝图目前已初现轮廓。神圣使命,和平崛起。全面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一个来自科技春天的话题,已经成为我们伟大时代的强音。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情况《,创新科技》专访了国家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小组的副组长王元。  相似文献   

19.
科学追踪     
概述: 今年6月,举世关注的事件仍然是非典。可能由于非典的原因,猴痘病毒在美国蔓延引起世界的关注。除了非典,今年6月世界科技领域让大家十分关注的是火星探测再次升温。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疗法首次使哺乳动物耳中新长出听毛细胞,美国科学家绘出水稻第十号染色体精确序列图,科学家完成人类Y染色体测序。在信息技术领域,中国科研机构首次摘取世界IT业“奥斯卡”奖,多家美国网络巨头企业准备开拓网上音乐服务,美德联手研发新一代电脑内存芯片。此外,今年6月的重大科技事件还包括法国拟将环境保护写入宪法、中国开始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等。  相似文献   

20.
《华东科技》2006,(9):6-6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本者深化浅海、拓展深远海的原则,“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大幅增加海洋科技投入.将从基础研究、高技术、科技支撑和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和落实。 首先将加强海洋科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高海洋科研能力;其次是实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深海油气开发重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再次是要加大对海洋事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科技支撑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