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周恩来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包括:先从自我批评开始,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开展相互批评;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另外还要注意区分个人攻击、流言蜚语与相互批评的不同,反对自负与自卑两种错误倾向。周恩来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应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批评与自我批评具有实践性、动态性和广泛性,是贯穿于党员民主权利的一根红线,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党内要形成良好的民主氛围,必须重拾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传家宝。  相似文献   

3.
三大要素影响发展如果企业领导者知道以下三大要素,即系统、差异(variation)及员工是如何影响一家企业的生产效率、盈利,甚至是发展的话,那他们就会明白,通过全方位品位管理对达到改善、强化及提升企业的目标有多重要。透过全方位品位管理,企业领导者与员工将深切体会到:通过系统的建立,可让全体员工为顾客服务;企业领导者与员工必须拥有一个共识,即员工不是为老板工作,而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增加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由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企业对人的有效激励,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对员工的直接激励——这肯定是重要的。而企业的整体的激励机制.人们关注得比较少——但这往往更带有决定性的意义。对员工的有效激励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模糊理论:满足员工的需求.就能够产生激励作用。真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5.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这是企业老总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因此他们往往以高薪、升职、增加福利待遇等物质手段给打工者一个“甜蜜的饼”,但往往事与愿违,员工炒老板的事情还是时时都在发生,且速度连年攀升。员工跳槽,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甚至是致命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那么,我们该如何防止员工跳槽呢?以下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章尚贞 《科技信息》2008,(36):346-346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但现实工作中,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嬗变为两大潜规则:一是批评其外,表扬其中。二是抽象批评,蒙混过关。出现这种潜规则的原因在于: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与党内结构特性有矛盾,又与党员干部对封建家长制的认识偏差有关。  相似文献   

7.
我们听了很多“知本”与“资本”故事,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企业对此做认真的关汪,许多老板以为,恰员工高薪,让员工拥有期权,就能留住员工的心,但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上期本刊曹就期权方式进行过反思,这期又对高薪与员工培训进行比软,也许,企业能在期权与高薪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文献看,福建省在践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领导干部敢于批评,善意批评以及带头自我批评;领导干部主动领责,但又不失党性和原则。这些经验表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一把手"的带头作用是增强批评和自我批评实效性的关键,加强党性教育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动力,完善监督和考评激励机制是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保障。这些启示为完善党的民主生活会制度,推进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潇戈 《奇闻怪事》2011,(12):56-60
有三种东西能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那就是天性、习惯和理性……只有人类除天性与习惯外,尚有理性。由于天性、习惯和理性不能经常统一,要使它们互相协调并服从于理性,除了通过立法者的力量而。外,就寄托于教育。——亚里士多德  相似文献   

10.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巩固和增强党的团结,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前进。新形势下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对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促进党内和谐,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言学在对中国传统语言研究进行评价时,经常会提出这样的一条批评,即说它只重视字,不重视词,存在把文字中的“字”当作语言中的“词”的倾向.因此,怎样评价古代以文字为主要对象的语言研究,也就成为总结、继承古代语言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以多为词”的语言单位观提出这种批评的人首先是在词与字之间划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异域,把语言与文字看作是毫不相关的两个东西,特别是把汉字看作是游离于汉语之外,可以任意替换的一种文字。而在古代、人们已经看到,汉字不再是一个单纯作为一个视觉符号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而是它…  相似文献   

12.
“创业阶段、或员工数在二百人以内的公司,老板能力有多强,公司就有多强;跨过创业阶段考验,或员工人数超过二百人,则老板的胸襟有多大,公司就可以有多大。”这是台湾日盛证券企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学习者,企业应当成为不断学习新知识的学习型组织,国家应当成为学习型社会,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今后,不会主动寻求新知识或不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就是文盲。衡量企业总经理的能力不再是把人管住、让人听话,而是高度的学习能力与激发别人的能力。“不怕口袋空空,就怕脑袋空空,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脑是老板的宝,企业利润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智慧,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富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头脑。学习的好处还在于让企业的经营者学会自我超越,不断地发展自身及其组织,向新的目标进击。未来…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在文艺机构里兼任义工的小姐,工作认真,做事周到,脸上经常有微笑,一看就知道是善良的女子。有一次,我当面恭维她善良。她笑着说:"如今人们恭维女子,如果那女子有几分好看,就恭维她漂亮;若是丑得无法说漂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生存之道.然而,并非每个企业老板都意识到这一点.激发企业员工潜力的传统方法是物质的刺激,具体说来是通过物质使员工的精神得到满足.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两个致命的缺陷,即可能减少企业的利润和扭曲企业跟员工之间的关系.现在企业的管理理念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情感管理,使员工感到温馨、感到受重视,这样员工就会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工作。如果企业能够发现每个员工的闪光点并将其投入到工作中,则人人都是高绩效员工.  相似文献   

16.
古人曰:“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没有比员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和爱更重要的事情。自发式的人性化管理迎合了现代人受尊重、自我实现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要。人性化管理并没有与公司的管理制度形成冲突,相反,尊重人、满足人、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使企业员工得以自觉维护企业利益成为必然。人性化管理是蕴含于粗放管理之中的细致。  相似文献   

17.
林美霞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6):59-59,63
绩效考核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现代化管理工具,它满足了企业与员工双方面的需求,不仅能对员工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并且在企业分配和选拔人员、人尽其职方面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合理有效地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就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说老板(国内更习惯叫导师)自己不做实验,脱离现实,没有水平。还说“研究生的目的就是把老板培养成院士”,好像只有那些亲手做实验的老板才真正有本事,值得佩服。  相似文献   

19.
刘毅 《科技资讯》2012,(18):225-225
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与其对企业的认知所产生的精神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是我们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以人为本,充分认识人的需要类型和特征,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效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持久的发挥,企业自身也必将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莉 《海峡科学》2004,(9):24-25
每个企业最重要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贡献维系着公司的成败。因此人力资源的最高境界是使组织需求的人才能够适时、适才、适量、适质的供应。然而现今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不清楚员工的真正能力在哪里,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其结果是危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若是能使每个人都把潜质尽情发挥在工作上,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员工也有自我意识,企业只有与员工之间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