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0,(5):114-118
人才培养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推进产教融合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以能力为本位,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攀枝花学院ICT产教融合基地在"产教融合、应用为先"的教学理念指引下,以OBE人才培养模式为向导,以需求为驱动,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授课方式等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ICT基地沿着"融合—改革—创新"的渐进式路径坚持不懈的改革与探索,强调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力求培养出能满足行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适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教学基地、课程体系、分散实践教学的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具备较高的软件设计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梳理"专业思政"提出的背景,探讨"专业思政"的内涵,以市场营销类标准岗位矩阵为基础,界定市场营销类岗位能力要素涵义和构成,构建市场营销专业中高本衔接的核心素养理论框架。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专升本)为例,提出市场营销"专业思政"的实施路径:构建市场营销专业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构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素养要求;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与课程融合的市场营销"专业思政"课程体系矩阵;基于"一体两翼"产教融合模式,构建核心素养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和现状,认为将来的校企合作前景应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线,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建立健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政、行、校、企的教育资源、实训要素有力整合和有效汇聚,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和企业的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阐述在“双高”背景下,以信息安全专业群建设为研究重点,结合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的现状,以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多学科融合的信息安全专业群建设方案,给出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群组群思路。通过产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分析,明确信息安全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对接信息安全产业链的课程体系,采取“三阶段”教学模式,OBE教学评价,打造“产教融合、能力本位、跨界培养、多元成才”的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群,为行业和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合作平台——速递物流工作室为例,进行了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创业项目的实证分析,以期为其他院校产教融合环境下开展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文以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讨学前教育专业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成立"校企联合育人"的"二元制"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二元制"招生考试改革,严格遴选"二元制"学徒,对接行业标准,确定"二元制"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评价考核机制,建立校企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专业产教融合,创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杨敏 《华东科技》2022,(4):143-145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紧密对接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产教融合面临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效性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缺乏路径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需要构建"三协同三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1+X"证书制度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1+X"制度促进"产教融合"的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升级,构建"课证融合"课程体系,促进校企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构成了新的评价机制.它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有效载体,解决了...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在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还面临着诸如专业特点的制约、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障碍等困境。要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职教育战略目标,必须突破困境,创新路径,打造适应新业态的专业群;以职业为导向、岗位为引领,优化教学模式;打通校企人员互派通道,让"双师型"教师队伍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国家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对象,秉持"产教融合、合作分享,优势互补、战略共赢"的原则,建设人工智能校企合作基地,研发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共建双师型师资团队。重点在专业基础上拓宽专业教育内容,形成"计算机+人工智能"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实现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形势。高校与其之外的社会子系统的联系愈加密切,需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产教融合得到了更多的重视。文章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在采用教育生态学理论对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深入研究之后,重点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目标和路径,为建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方案支撑。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内在要求,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该文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1234"工程提出背景、内涵及实施成效等几个方面,对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高职化工专业群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进行了总结,为有效化解校企合作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教学与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专业特色与地方产业难以实现对接等问题,提出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抓手、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教学定位为举措,研究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原则、标准、目标;制定了5项课程体系的构建措施,形成了基于产教融合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构建模式,为促进地方应用型高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群)特点,产业园区、学校、企业三方协力,立足产教融合、“岗课赛证”融合,依据岗位(群)工作任务要求建构专业(群)课程组块,建设立体课程体系,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出发,以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为契机,校企合作构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能力递进式的开放性课程体系,打造"教师+技师+培训师"的"三师型"教师队伍,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的高职层次汽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既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应用型本科学历教学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匹配的重要基础;应用型本科职业人才培养,既是专业认证发展的内在发展延伸,也是院校提高专业建设品质、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自我诉求。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为例,基于学校"工本位"的教育理念,对标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等要求指标,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更新教育理念,加强产教融合,探索适应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提出的背景及其理论基础、构建原则、具体实施方案和方法,并运用文献中大学生实践能力测评量表,围绕实践能力模型的3个维度定量分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表明:"双轨四段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情况,不仅能显著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提升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生就业质量都有明显的效果,该模式适用于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高校.  相似文献   

1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未来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本科院校教学改革能促进学生就业,为企业提供具有高技术高级能的人才。深入研究产教融合,对本科院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很多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偏离了产教融合的教育方向,所以进行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以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为例,搭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拓宽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校企合作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面的信息网络沟通渠道,提高产教融合作各方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群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一条新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