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棉花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652.8万亩增加到2005年的1743.8万亩,增长了1.67倍;同期单产水平由72公斤/亩增加到112公斤/亩,增长了55.6%;总产量由46.9万吨增加到2005年到195.7万吨,增长了3.17倍,在中国棉花产量中已三分天下有其一.2005年,新疆的棉花单产水平比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高出75%,全区人均管理棉田面积约为30亩/人,其中生产建设兵团管理水平和全程机械化水平较高,达到45亩/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棉花种植区域加速向西转移是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特色区域经济的必然结果。2007年,新疆自治区棉花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0%。今后的发展正处于重大抉择敏感期,市场的旺盛需求显而易见(国内年缺口550万吨以上),农民的增收欲望势不可挡(在2007年新增4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260多元来自棉花),国家的棉花安全日益凸现(国际依存度40%左右),资源的挖掘潜力蓄势待发(1000万亩以上),中央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棉花良种补贴、政策性棉花保险补贴、大面积推广棉田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等),都昭示着新疆乃至全国棉花产业不能再彷徨不决,而应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进取的姿态和扎实稳妥、步步为营的举措,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3.
棉花历来是国家一级战略性物资,棉花产业对国计民生、纺织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国内外棉花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我国棉花生产的剧烈波动,新疆乃至中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年播种面积540万公顷左右,约占世界面积的15%;皮棉产量600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2005年出口创汇约1160亿美元.我国主要植棉区覆盖农业人口达5亿之多,农村劳动力2亿以上,直接从事棉纺及相关行业人员超过1900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达到1亿人左右[1].因此,棉花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棉花是产业链较长的大田经济作物.中国棉花生产不仅是全国200多个基地县财政及产区1亿多棉农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纺织、印染、服装行业和流通领域成千上万员工的收入来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中国棉花生产的最大特征是产量波动剧烈,主产区变迁显著.  相似文献   

6.
2021年3月24日,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瑞典快时尚品牌H&M公司遭遇猛烈的舆论“炮轰”.该公司在官网发布的一项声明称,不再采购新疆棉花.随后,H&M在中国娱乐圈的商业伙伴,如演员黄轩、宋茜等宣布与H&M“切割”.截至3月25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巨头已屏蔽或下架H&M的线上商店和相关商品.而事件还在不断发酵,更多品牌卷入其中. 2020年冬天,记者曾实地走访新疆南北,深入采访棉花农场、轧花厂、棉种公司、服装厂等棉纺供应链企业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4,(9):57-57
滴灌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有效的节水技术之一,在甜菜上采用膜下滴灌技术,不仅起到传统上的节水效果,而且具备突出的增产能力,达到节水、优质、丰产的目标。2009年新疆借鉴棉花节水技术研究的成功经验,在新疆农四师66团18连种植膜下滴灌甜菜创造了全国单产87t/hm^2的纪录。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毗邻,生态条件相似,然而该国甜菜灌溉方式仍然沿用过去的沟灌、畦灌甚至漫灌灌水经验,生产效率低。因此,滴灌技术是哈萨克斯坦甜菜种植中迫切需要的先进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8-28,38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是我国棉花等农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随着整个棉花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源条件有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和促进新疆棉花生产与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新疆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湘杂棉10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陆地中长绒杂交棉品种,其母本是优质、高产的“鄂抗棉7号”的选系,父本是自育的长绒棉品种“湘X309”。“湘杂棉10号”于2001年配组,2002年参加课题组优系比较,2003年参加湖南省棉科所优系比较,2004~2005年参加湖南省品种区试,200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命名。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3):60-60
我国是世界棉花生产大国,也是世界上棉花消费大国,常年种植棉花8000万亩。但我国棉花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面临病虫危害和棉纤维内在品质差等严重生产问题。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非常惊人,如黄萎病通常可造成10%~20%的棉花损失,严重时高达30%以上,且导致皮棉质量严重下降;棉铃虫每年给国家造成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严重年份甚至可达100亿元;大量的农药使用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生产成本,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并损害了农民身体健康。在棉纤维品质方面,我国表现为品质较差、类型单一,不能满足棉纺企业纺优质纱或高支纱的需求,并使得部分棉纺织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影响其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11.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中国不但成功地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为全人类解决粮食问题带来了福音.近25年来,世界主要农产品增长份额有20%以上来自中国.这其中,最大的贡献来自被称为"东方魔稻"的杂交水稻.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所创造的这份科技成果,被视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2.
巴西是世界上第一食糖大国,产糖量、出口量和生产率都列居世界之首,对世界食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是世界第三产糖大国(仅次于巴西、印度),2002/2003年榨季食糖产量已超过1千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占90%.分析中国甘蔗糖业发展现状,与世界糖业最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可以使我们认清自身在世界糖业中的地位,找出不足,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增强我国食糖竞争力,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巴西是世界上第一食糖生产大国,产糖量、出口量和生产率都列居世界之首,对世界食糖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是世界第三产糖大国(仅次于巴西、印度),2002/2003年榨季食糖产量已超过1千万吨,其中甘蔗糖产量占90%.分析中国甘蔗糖业发展现状,与世界糖业最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借鉴巴西成功经验,可以使我们认清自身在世界糖业中的地位,找出不足,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增强我国食糖竞争力,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主要技术内容 棉花是人民的重要基本生活物资之一,国家对棉花的种植加工非常重视,已将新疆列为我国棉花生产基地.目前,全国棉花种植面积已达7000万亩,生产棉籽500余万吨,每年需棉种50余万吨.棉种加工关键是脱绒,即把经轧花、脱绒后的毛棉籽脱去最后残绒,制成适合于机器播种的光籽棉种,或把普通毛棉籽的残绒脱去回收,将光籽用于榨油.毛棉籽的残绒量一般在4%~8%.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棉花垄作栽培的优势,研究阐明了棉花垄作栽培对土壤温度、土壤理化性状、棉花生长发育和棉花产量的影响,总结提出了棉花垄作栽培规范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杨霞  李备 《中国科技成果》2012,(21):F0003-F0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正是得益于农业的快速发展。奇迹的背后除却辛勤工作的农民,还有无数农业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他们用科技手段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从1996年开始,中国由大豆净出口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近两年大豆又成了国内唯一产量小于进口量的大宗农产品.2004年上半年的"大豆危机",更使中国的大豆加工业蒙受了巨大损失,对世界市场的风险有了深刻认识.面对这一系列变化,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大豆产业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8.
黄玲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3):72-73,76
1立项背景番茄酱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新疆生产的番茄酱有番茄红素高、品质好、无污染等特点,其番茄酱的品质和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新疆是番茄酱制品的主要生产地,出口量逐年上升,近几年新疆出口番茄酱从2001年的16.6万吨,发展到2009年出口55万吨,出口额3.57亿美元,已占到我国总出口量的90%以上。新疆番茄酱出口畅销113个国家及地区,欧洲居前列,其次为亚洲和非洲。  相似文献   

19.
棉花黄萎病是为害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减产10%~30%。近年来棉花早衰发生较为普遍、程度逐渐加重,是导致棉花产量不高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长江流域棉区大田生产上使用的陆地棉品种中很少有抗黄萎病的材料,海岛棉对黄萎病的抗性较强,但不适宜在长江流域种植。海岛棉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能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有效地防止棉花早衰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促进了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近10年来是煤炭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高产高效安全矿井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一批千万吨级矿井建成,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产煤国,2009年煤炭产量超过世界煤炭总产量的40%。开采装备是煤矿高效开采的核心技术之一,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为煤机装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市场基础,近年来,开采装备技术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