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大观园》2011,(21):13-13
国际权威体重管理专家、全美最佳医生、嘉康利医学健康事务部主席洁米博士在中国进行了为期10多天的健康营养知识宣讲。期间,介绍了国际最新的安全减重理念及临床实验。洁米博士指出,如今40%的中国人超重趋于肥胖,人数超过2亿人,尤其是年轻人和儿童肥胖增加明显。有很多疾病是由于肥胖引起或与肥胖有关的,如中风、血脂异常、高血压、骨关节炎、2型糖尿病、胆囊疾病、冠心病、睡眠呼吸暂停和呼吸问题、一些肿瘤(子宫内膜,乳腺和结肠)等。而这些疾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肥胖与代谢异常有关,它是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主要原因.然而,这些数据并未能阻挡肥胖人群壮大的脚步. 此前,发表在《衰老神经生物学》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还会显著减少大脑血流量,而且腰围每增加1厘米导致的脑血流减少相当于人年长1岁后的情况.这意味着肥胖者可能脑子"老"得更快.  相似文献   

3.
2004年10月公布的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城乡居民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国2亿人超重,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6000多万人肥胖,4000万人血糖异常……  相似文献   

4.
儿童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日,一篇名为《中国小学生预防肥胖症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一项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的研究提示,通过健康教育和确保儿童在校期间每日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每月进行BMI(身体质量指数)检测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记录、反馈,一套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干预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5.
儿童肥胖已成为威胁中国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近日,一篇名为《中国小学生预防肥胖症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一项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的研究提示,通过健康教育和确保儿童在校期间每日进行1小时的体育锻炼,每月进行BMI(身体质量指数)检测并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记录、反馈,一套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干预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提到肥胖时总和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对肥胖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肥胖有时是对我们健康有益的.比如在心脏病患者中,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比那些偏瘦的患者活得更长.一种观点认为,体内脂肪包含抗炎症因子和多余的能量,能够支持体内对疾病的防御.而研究也发现人类健康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U型,而非线性.也就是说,与过轻的体重或极度肥胖相比,超重或轻度肥胖的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最近公布的有关肥胖问题的国际研究报告,中国已排在第二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正在迅速"崛起",很有成为第一的潜质。新华社报道说,目前中国超重和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更有意思的是,新华社进一步表示,中国或将成为世界肥胖超级大国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肯德基、麦当劳。让中国人变得肥胖的原因——火锅。甚至连蔬菜似乎也在使中国人变胖:越来越富裕意味着人们饭菜中的油水多了,而这显  相似文献   

8.
言论     
《科学大观园》2010,(23):80-80
目前,中国有1.6亿人是高血压、1.6亿人是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每5个孩子就有1个小胖墩儿,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我们参加运动的体育人口只有28%,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百名开外……然而,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亚洲绝对第一,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中国历代历法中的发敛术,综合35部历法的候策、卦策和土王策数据,确认其与岁实(回归年长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其中:候策=1/72岁实,表各候值日时长;卦策=1/60岁实,为各卦值日时长.土王策与岁实的关系计有6种,但并不独立,多为土王策=1/120岁实,本质为各季土王主事1/20岁实.由此校正了古历经文中有关步发敛数据,并给出了依<大衍历>和<授时历>推步的部分算例.  相似文献   

10.
正孕期摄入咖啡因的女性所生育的孩子,在学前和学龄时更容易超重。近日,《英国医学杂志》载文称,女性在孕期即使只饮用适量咖啡(每天1~2杯),也会导致学龄儿童超重或者肥胖的风险。挪威公共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员随访5.1万名妇女,发现孕期摄入咖啡因多少与孩子个头大小成正比。相比母亲孕期极少或从不喝咖啡的孩子,母亲孕期每天喝三杯咖啡的8岁孩子体重平均重480克。英国等国建议孕妇每天摄入咖啡因不超过200毫克,相当于两马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我国每100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肥胖者4倍。而且,糖尿病的发生率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中,约有70%~80%的人在患糖尿病之前就已经肥胖了。而肥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凶手,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很多患者在生前都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以失败而告终减肥我们都很清楚,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肥胖很快就会超过吸烟,成为导致过早死的最大单一性因素,而且还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医疗费用升高。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统计,随着美国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症,还有1/3的成年人超重。《美国医学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每年都会导致  相似文献   

13.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喜欢挑食或偏食,这样就造成了许多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家长们应该对宝宝的饮食加强一些注意,从而让宝宝健康的成长. 最近,中国预防科学院儿童营养专家调研结果表明,我国大约2/3的儿童,有偏食和拒绝吃某些食物的习惯,因而容易导致身体缺乏一些必需营养,成为现代“营养不良儿”,因而免疫力普遍下降.其实这些现象是缘于妈咪在喂养上走入迷津,现一一针对这些现象来解迷.  相似文献   

14.
中国儿童肥胖研究项目属预防医学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儿童肥胖现状、影响因素、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着古老悠久的文明,曾经有过辉煌,而今,在21世纪的今天,它看起来有可能重温过去的荣光。如果到2020年中国成功实现预定目标,中国人民将会达到西方20世纪90年代的生活水平。然而,由于过度模仿发达国家舒适、方便的生活方式,中国正在吸收西方最差的一些习性。过度肥胖和酗酒已经逐渐成为社会问题。要检验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了解一下中国的老百姓。首先从吃说起。在20世纪60年代,因为人为的原因,大约3000万人死于饥荒。而今,却有超过1/5的成年人超重;在未来20年内,这个比例可能达到40%。说完吃再说喝。现在每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6.
据统计,我国每100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肥胖者的4倍.而且,糖尿病的发生率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中,约有70%~80%的人在患糖尿病之前就已经肥胖了.而肥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凶手,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很多患者在生前都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已成为社会病,在中国50岁以上的妇女患骨质疏松或低骨密度的占55%!骨质疏松危害不仅在于骨折、人变“缩”,还会加速人的器官老化!防治骨质疏松单纯补钙甚至适得其反!骨质疏松症成为社会流行病在对400多名绝经后女性的调查中发现,每7人就有1人患脊椎骨折,而欧洲同一项数字为1/8。据推算,中国5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评出十大垃圾食品(名单) 1.油炸食品此类食品热量高,含有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质,经常进食易导致肥胖;是导致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最危险食品.在油炸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致癌物质.已经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不吃或极少进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相似文献   

19.
美国底特律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所在地,美国第五大城市。美国1/4的汽车产于底特律,全城90%的居民约400万人靠汽车为生。日本丰田市此城原名爱知县,因丰田公司建于此而闻名于世,绰号“东洋底特律”。全城从业人员均服务于丰田汽车公司,年满20岁的职工即可分到一辆丰田汽车。丰田市的出口港是名古屋,建有世界第一的、最高容量为5万辆的丰田汽车专用码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