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受庐陵文化思想影响,江西赣中周边区域孕育诸多传统村落.以典型古村为例,分析传统村落点、线、面景观物质要素,总结江西庐陵典型传统村落园林景观特征.探讨典型传统村落景观驱动因素,包括:文化、社会、自然、经济因素四方面.研究庐陵传统村落景观特征及探究驱动力机制,对庐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反映不同地域群体利用...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金华地区的村落虽然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村落的更新、建设缺乏对村落传统景观的整体保护,管理欠缺、规划滞后等将致使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逐渐散失.所以,保护村落的传统景观风貌,传承和延续区域的地方特色与景观特征刻不容缓,在此提出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赣中地区传统村落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剖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以及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整理出影响传统村落更新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将其有效整合,提出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对策,即科学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村民主导的更新对策,从而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以期为今后其他传统村落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进行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可揭示传统村落景观的外在表达和内在特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以潮汕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村落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从建筑、形态布局、文化信仰方面分析潮汕传统村落景观基因特征。结果表明:潮汕传统村落主要是以单姓图腾形成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聚居村落,以祠堂为中心,中轴对称,聚集性、向心性突出;在形态基因上形成列式、组团式、集中式、厝包式、围合式5种空间形态布局类型;重宗法制度、信朴素自然观、多元信仰崇拜是潮汕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研究以期为区域传统村落规划、人居环境建设,村落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日常交往与公共活动的重要空间,是传统村落的核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受到冲击,日益衰败萎缩,对其保护与更新迫在眉睫。选取闽西地区的桂峰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勘察调研、访谈记录,梳理桂峰村公共空间体系,分析桂峰村公共空间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保护与更新策略,以期为闽西地区传统村落的振兴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街巷空间见证着村落发展的演变,是传统村落重要的构成元素.瑶里古村是该地区较为典型的传统村落.通过对其街巷空间进行实地调研,从村落整体风貌,街巷空间界面围合形式,空间尺度以及重要空间节点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其街巷空间要素的构成特色和空间特征,以期为该地区传统村落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特点与景观特征,结合AHP层次分析法,从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角度出发,构建湘西州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完整性评价体系,以该地区20个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评价其文化景观的完整性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物质文化景观的8项评价指标中传统民居建筑平均得分值最高,完整性较好,但工业用具完整性较差;2)非物质文化景观的7项评价指标总体得分较高,完整性程度较好,最高为节日,最低为织染;3)20个湘西州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总体处于较好保护状态,文化景观完整性水平较高,内部差异性一般.研究结果对于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通过Arc GIS10. 2空间工具,对江西省1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传统村落呈现"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赣州、上饶、抚州和吉安4市;平原、丘陵和经济落后地区是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区域;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区域环境、深厚的地域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分布格局等因素,是影响江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揭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从而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依据,促进传统村落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兼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地理、社会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价值,除此之外,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为了研究河东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文章以河东地区入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名镇名村的29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方法与不平衡指数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河东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空间整体上呈分散型、局部呈集中型分布,且在乡宁县与襄汾县交界处形成一条东西走向的集聚带;地形、海拔、河流、坡向、坡度、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国人口过疏化地区现状特征,分别于2010,2012年对河北康保县村落开展实地调查和分析,对研究区人口外出比重、留守人口年龄结构、房屋利用情况等现状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村落人口流失严重,但已趋于稳定;留守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房屋空置率大,村落景观破败.其作用机制是区域生态脆弱和经济发展落后的内在推力,以及周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外在影响的结果.目前,该区域当前最迫切的任务:立足区域人口、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加速推进城乡统筹规划工作;合并农村自然村落,整合农村公共资源;强化农村土地资源规划,发展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1.
吉安传统村落受庐陵文化影响历经岁月积淀,大量保存至今,价值深厚,而村落空间特征是解析其遗产价值的基础。通过选择空间布局、空间节点和空间界面作为视角,得到吉安传统村落在空间构成方面丰富美观、空间关系方面多元变化以及空间氛围方面独具匠心的外部空间特征;选择民居厅堂空间为典型视角,得到其空间氛围极具感染力的建筑内部空间特征。并且联系吉安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庐陵文化的丰富内涵,探寻影响吉安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从而总结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许多传统村落得不到财政资金来进行保护建设的问题普遍存在,而以村-民联合体作为融资主体,通过向社会进行融资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但是,村落村民在融资过程中与投资方的经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双方信息的不完美、不完全,会给融资带来诸多的问题.运用博弈论中不完全并且不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讨论双方发生融资行为的内在机理,即阻碍村-民联合体进行融资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传统村落的产出收益信息的私人属性.给出三个建议:克服信息不对称、完善规范传统村落建设行为、提升保障福利消除村民负效益,以期为传统村落保护建设中如何融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文化变迁为视角,对我国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有益于我国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加强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感;加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政府保护的力度,制定保护政策;加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一系列人居环境危机,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和应对策略.研究表明:1) 聚落“双修”本质是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更新改造工作,强调“文化基因修复”与“景观基因修补”,这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过程中实现空间形态重构、生态环境适应、社会文化传承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非常契合.2) 从聚落“双修”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机理,认为政府、村民等多元主体对破坏的建筑基因、流失的文化基因、冲突的聚落空间基因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基因等进行整治与改造,可促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序转型.3) 从聚落“双修”策略来看,依托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分级分区保护、活化文化内涵,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发展与进步中得以延续.提出恢复山水特色,优化绿地系统,强调生态文明,建立治理体系的环境基因修补策略;空间重组,优化用地布局,农旅联动,创新产业升级的布局基因修补策略;循序渐进,加强风貌改造,内修外补,实现有机活化的建筑基因修补策略.  相似文献   

15.
传统村落独特的空间形态是根据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长期发展演变而成。本文依据板梁村的实地调研资料,结合空间句法和认知意象从自然景观、社会背景和宗族文脉等方面深入解析了板梁村的空间形态。结果表明:1)板梁村的空间认知意象和村落的可达性大致呈正相关。2)被访者对村落功能需求的不同决定了其意象认知的不同。3)板梁村公共空间的认知程度较高,且集中在宗祠广场处的整合度核心上。4)三大宗族聚落各自内聚力的自组织形成,导致村落整体空间可理解度不高。最后,从村落的整体形态、街巷布局和空间节点三个层面给出优化策略,为板梁村今后的整体风貌保护、场所精神延续、旅游线路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经过70余年的发展,城市拓展从“增量”发展模式转变为“存量”更新的模式,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城市综合开发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流,其中,城市更新正是最重要的开发类型之一,属于系统性工程。为更好的推动城市更新业务规范、有序发展,本研究从政府、市场及企业等多维度对城市更新的回报机制和产出效益进行深入分析,探索不同性质城市更新项目的资金来源,厘清不同运作模式城市更新项目的回报机制,为城市更新业务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提要:民族旅游开发会对传统聚落景观产生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以一个典型民族旅游地——桂林市龙胜县龙脊景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民族旅游开发后景区内传统聚落在聚落形态、经济活动、文化认同、社会秩序等四个细分景观空间上的嬗变现象,为民族旅游业发展进行政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大开发热潮中,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于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软件工作费脑力多,工程量大,消耗大量时日。许多软件成果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我国,尤其在广西,软件开发报酬是非常低的。应大幅度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报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