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韦敏 《特区科技》1996,(5):46-46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均土地较少的国家,人均耕地在1.2亩左右,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这块仅占世界7%的耕地上却养活着占世界22%的人口。我们可以想象这块土地承受着多么大的压力!中国12亿人口每年需要6788亿公斤的粮食,而这块土地现时只能供应5106亿公斤粮食,还有1000多亿公斤的粮食缺口需要我们通过进口或改造中低产田去争取。可是我国还以每年平均550万亩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 96 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养育着 13亿人口。根据联合国人口预测 ,到 2 0 0 5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4. 8亿。为供养不断增加的人口 ,粮食需求也将不断增大 ,必须力求粮食的增产。因此 ,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生产量。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 ,总面积为 15 . 6 8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 330 0万 ,由于受地势、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 ,造成大面积土地盐碱化 ,据土壤普查资料显示 ,全省盐碱地面积为30 . 0 2万公顷 ,其中以大同、忻定、晋中、运城四大盆地集中连片 ,面积为 2 8. 11万公顷 ,占全省盐碱地总面积的 93%,大面积的土地盐碱化 ,…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地保护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文章针对我国人口年增加1500万,耕地年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确保2000年实现生产50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分别从人口与耕地演变趋势,人口对耕地的综合压力指数,人口耕地密度三个方面和建国以来粮食变化情况,人口对粮食的压力,未来粮食供给与人口合理容量等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重庆市人口对耕地和粮食所造成的压力,最后提出几条建议,以期缓解并逐步解决重庆人口,耕地和粮食三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退一进三"--关于新时期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1世纪中国农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及其根源21世纪中国农业面临三大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保障未来人口高峰期的粮食安全。到2030年 ,预计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 ,若按人均粮食400~450kg计算 ,粮食总产需达6.4~7.2亿吨 ,也即在目前总产水平上再增加约1.5~2.3亿吨 ,届时中国能否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养活中国人 ,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通关注的问题。二是如何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民收入虽有较大的增长 ,但近年来却增长缓慢。1978~199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年递增约8% ,低…  相似文献   

6.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地保护利用现有的耕地资源。文章针对我国人口年增加1500万,耕地年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确保2000年实现生产5000亿公斤粮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人口对耕地和粮食资源的压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从人口与耕地演变趋势、人口对耕地的综合压力指数、人口耕地密度三个方面和建国以来粮食变化情况、人口对粮食的压力、未来粮食供给与人口合理容量等三个角度系统阐述了重庆市人口对耕地和粮食所造成的压力.最后提出几条建议,以期缓解并逐步解决重庆市人口、耕地和粮食三者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将赤峰市人口、耕地及粮食系统的重要指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的方法,预测了2001~2005年该市人口、耕地及粮食产量,探讨了人口、耕地及粮食系统的发展趋势与环境的关系,并提出使系统良性循环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走向21世纪5000亿公斤粮食目标与耕地资源保护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解决12.1亿人的吃饭问题,必须合理的保护利用现在的耕地资源,针对我国人口年增1600万,耕地减少600万亩,人需粮食逐年增长的实际,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相当之对策,保持2000年实行5000亿kg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1949年以来三水区人口、耕地和粮食的动态变化特征,指出三水区人口、耕地和粮食的发展对三水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及其原因,提出实现三者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资源和多元化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全世界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也是剩余劳动力最多的国家。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历来就大11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 第二,农村人口居多,11亿人口9亿农民。农村人口在增加,而农村耕地面积却不断减少。1957年全国共有耕地为16.8亿亩,当时乡村劳动力只有1.9亿人,每个劳动力平均耕地为8.7亩;到了1992年全国耕地缩减到14.3亿亩,比57年少了2.5亿亩土地,可是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河北省邢台市1990—2004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进行了预测,进而预测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虽然邢台市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未来15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河北省邢台市1990—2004年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对未来15年耕地、人口、粮食进行了预测,进而预测了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虽然邢台市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降低的趋势。未来15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与未来:中国的人口与粮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关于“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的课题研究,本文讨论了1949~2000年中国人口与粮食问题。研究认为,中国人口与粮食的关系,不仅过去和现在十分紧张,而且在未来的四五十年内也仍是棘手的问题。据测算中国粮食的最大可能生产量为8.3亿吨,按人均消费粮食500kg计算,极限人口承载量为16.6亿人。这应是中国人口控制的最后界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淄博市耕地与粮食生产正面临严重威胁,分析与预测淄博市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状况,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回归分析方法和平滑预测法及Excel软件,在分析1990—2008年淄博市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对未来5年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虽然淄博市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但由于耕地生产率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未来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可见,依靠增加投入和科技进步从而不断提高耕地生产率,是减轻耕地压力、保证粮食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徐玉霞 《河南科学》2012,30(4):514-516
在分析陕西省1998—2007年10年间的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得到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规律.运用预测模型对未来10年的耕地、人口、粮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自1998年以来,虽然陕西省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有减少的趋势,但由于耕地生产率的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却在持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逐年降低,未来10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将进一步降低,呈现不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的根本,粮食生产的多少是由耕地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在我国农业生产条件还没有得到更大改善,耕地质量还没有得到普遍提高,粮食单产量还没有重大突破的制约下,粮食的总产量还必须有稳定的耕地面积作保证.因此,保护耕地就是保护粮食生产. 1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头等大事 我国耕地总面积虽然有19.51亿亩,但人均只有1.59亩,仅相当于世界人均耕地的43%.我国人口还在以每年1 000多万的速度净增,耕地还在以每年几百万亩的速度净减.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黔江县历年人口、耕地、粮食数量的基础上,运用二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模拟出人口关于耕地和粮食相关的数学模型,从而计算出相应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战略对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粮食由1949年的1.13亿吨增加到1998年4.91亿吨,提高3.35倍,解决了12.6亿人的吃饭问题,取得了举世眠目的成绩,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粮食生产,供给不容乐观,预计2000年人口达到13亿,2030年达到16亿,粮食需求量分别为5.2亿吨和7.34亿吨,这是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根据建国50年来粮食发展的情况,从粮食地位,深度开发,科技兴粮,开源节流,人口控制五个方面作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综合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基本思路,为实现“中国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的宏伟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粮食、人口问题是中国面临的几大问题之一。本文仅从人口对粮食、耕地的压力和矛盾入手,提出要切实落实粮食基本自给这一基本国策,需做到严格控制人口教量的增长,严格控制非农用占地,大力改造中低产田,不断完善粮食市场,提倡节约粮食的风尚,使我国人口与粮食生产得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