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两个已知点加密一未知点,如何利用三角形原理和边角平差理论计算未知点的坐标,以满足施工放样的精度需要。  相似文献   

2.
在外业测量中,尤其工程测量,所放样的两测量坐标点通常距离很远,这样我们就需要在其两控制点之间加密控制点,能有效的高精度的控制工程单体位置,有时我们内业已经计算好的控制点坐标在实地放不了(如水沟、障碍物等),这样我们都需要从新计算坐标。下面阐述已经有了已知两控制点,简单计算出其已知两控制点直线上的任意我们想要的放样点坐标值。  相似文献   

3.
光电导线采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按规范要求测出联测角、转折角和导线边长,并通过内业计算得出各导线点坐标,作为后续测量工作的依据。在内业计算中,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都不得超过相关规范中一级导线的规定,方可进行闭合差修正。经分析,坐标增量闭合差的改正数算法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导线测量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王博 《科技资讯》2010,(15):5-5
空三加密是摄影测量生产中的关键步骤,它利用少量的地面控制点来计算一个测区中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和所有加密点的地面坐标。Geolord-AT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就是一套用来解决利用少量外业控制点来加密内业控制点的软件。本文介绍了Geolord-AT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系统及其空三加密作业方法,并通过自身实践工作经验论述了该测量系统的特点以及生产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有时导线测量,是在不能测连接角的情况下在两个已知点之间进行。按照如下方案进行数学计算:根据起始边的假定方位角推算其它所有边的假定方位角;依次计算坐标增量及终端己知点的假定坐标;按照起始点的真坐标及假定坐标两次进行反算找出真方位角与假定方位角之差,并提出方位角的改正值;根据方位角的改正值求得导线边的真方位角;在真坐标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点云数据三维建模及其应用的效率,在保证几何特征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数据压缩显得必要而迫切。针对地面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的点云数据密度大、冗余信息多,现有压缩算法存在不足的问题,在分析研究现有算法的基础上,将坐标增量法中一维扫描线点云数据逐点压缩扩展到二维扫描线与扫描线间点云数据的压缩,提出了改进坐标增量的点云数据精简压缩算法。并通过实例,借助Matlab平台编程,将该算法的压缩效果与坐标增量法、随机采样法、区域重心法和曲率采样法等现有典型算法的压缩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发现,对于按行或按列扫描的平面或曲面点云数据,该算法所用的时间较短,速度适中,且能很好的保留特征信息,具有较好的精简压缩效果,为大数据时代下海量点云数据的存储与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悬索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悬索结构空间非线性分析的三节点等参数索单元有限元模型,在三维整体坐标下,由就的定义得到了可以考虑任意高阶位移影响的非线性应变几何关系,采用Lagrangian坐标描述法,并由虚功原理建立了非线性有限无限元增量方程及切线刚度和矩阵,算例计算表明,本文方法可用于各种悬索结构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如何确定像的坐标和相机间的距离,设计了一个计算系统,可以算出物平面上的点对应的像点的坐标,也可以通过像点和靶标中的特征点算出数码相机间的距离.该问题的核心是用数码相机摄制物体的相片来确定物体表面某些特征点的坐标.其中涉及到几何问题与凸透镜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以往采用方格坐标(九九方格、五五方格)进行空情显示和报知,效率和精度都很低的问题,研究了高斯-克吕格投影在防空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典型应用。采用IUGG-75地球椭球模型,将点的地理坐标转换为高斯-克吕格坐标,计算出子午线收敛角,建立坐标转换矩阵,得出点的站心地平直角坐标间的转换模型,然后通过求解导出的一元二次方程,得到点在目标站中的垂直坐标。计算分析表明,建立的模型避免了复杂的坐标变换计算,精度高,可将高斯-克吕格投影用于描述空情,射击指挥的显示和站心直角坐标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了圆曲线间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坐标的计算方法及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1.
受力岩石密度损伤增量及其数字图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用CT图像定量分析岩石受力损伤破坏过程的难点,是难以知道岩石内部的绝对密度变化量。提出了密度损伤增量的新概念,推出了CT数与密度损伤增量的定量关系式,并把CT图像转换成密度损伤增量图像。通过与基于灰度变化的传统的CT图像分析方法比较,说明密度损伤增量图像的优越性在于不仅可定量分析受力岩石的损伤破坏过程,而且图像本身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岩石细观损伤过程的CT动态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宏观轴向应力与密度损伤增量结合分析岩石纲观损伤演化过程。根据CT图像可以求得岩石损伤过程中任意应力阶段任意区域岩石密度损伤增量,首次将任意区域岩石压密和扩容定量化。岩石密度损伤增量不仅可以反映岩石损伤程度,而且可以描述岩石损伤演化过程。进一步讨论表明,岩石密度损伤增量场能圆满地刻画岩石细观损伤状态和岩石细观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3.
 樟子松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影响其林分生长的主导因子之一是密度。研究樟子松生长特性及其与密度的相关性,对引种栽培和林分抚育管理等都有重要意义。选取内蒙古中部地区那日斯台林场为试验地,通过对高密度(>3000株/hm2)、中密度(2000~3000株/hm2)、低密度(1000~2000株/hm2)3个不同密度组被选的8个样地每木检尺和解析木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段3个密度组之间在树高生长量上没有大的分化,而在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具有较大的分化。研究表明,密度对山地樟子松的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有显著影响,而对树高生长量影响不明显;随着密度的增加,林分胸径和单株材积减少,蓄积增加;20龄高密度组和低密度组胸径总生长量相差10 cm、材积总生长量相差0.9 m3。密度愈大,材积迅速生长开始期的树龄愈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造林密度对尾叶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广西象州石龙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讨不同造林密度(833株/hm^2、1111株/hm^2、1250株/hm^2、1429株/hm^2、1666株/hm^2、2000株/hm^2、2500株/hm^2)对4.5年生尾叶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密度中,密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胸径生长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密度对树高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立木单株材积在1111株/hm^2 ̄250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邻集的概念,提出了一种3×3窗口中黑色元素间最短距离的方法。与直接比较法相比,该方法使Sherman细化技术的处理速度得以提高。计算机模拟显示,随着字符点阵的增大,细化速度明显提高,细化结果保证了连通性且接近输入线状结构的中轴位置。  相似文献   

16.
以激光雷达(LiDAR)地面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将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下的丘陵地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种常用局部插值方法生成DEM的全局误差及其与地形因子、地面插值点密度和地表植被状况的相互关系,并借助随机森林方法进行插值误差不确定性制图。研究表明:各插值表面的预测值总体偏低,其最佳输出空间分辨率为2 m; 其中以自然邻近法插值生成的数字地形精度最高且可视化效果最好,而张力样条法的精度最低; 全局误差随坡度增大而逐渐提升,随地面插值点密度提高逐渐降低; 幼龄和中龄天然次生林所在区域地形插值的误差较大而成熟林的误差最大,灌木区全局误差不高但误差变异较大。同时,以LiDAR提取的植被参数与地形插值误差表现了较好的相关性,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误差之间的相关不明显,这表明以LiDAR数据提取植被参数在NDVI易饱和地区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地形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17.
满足熵增原则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格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构造高精度、高分辨率格式的一条新途径。用此途径构造的格式能满足保证格式具有某些所希望性能的一些原则和要求(例如熵增原则,稳定性原则,精度阶数,格式点数等)。作为例子,文中提出了一个三点三阶精度的紧致格式,它满足熵增原则和稳定性原则。3个例子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格式能无振荡地捕捉激波并在光滑区具有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了解颗粒群组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修正最大群组数方法,研究了颗粒群组方法中的两个关键参数(体积增量和最大群组数)对数量密度和体积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传统最大群组数在计算颗粒数量密度时比较准确,修正最大群组数在计算颗粒体积分数时比较准确.随着颗粒体积增量的增加,传统最大群组数得到的颗粒数量密度的预测值降低,而颗粒体积分数的预测值增加.随着颗粒体积增量的增加,修正最大群组数得到的颗粒数量密度的预测值下降,而颗粒体积分数的预测值呈振荡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山西省一些公路路基压实度超百现象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土工标准重型击实试验最大标准干密度与土基所能达到最大密度之间的关系,解释和分析了土方路基压实度超百现象。  相似文献   

20.
软接触结晶器结构对磁场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设计具有合理结构的软接触结晶器 ,研究了开缝数、开缝宽度、感应线圈与结晶器相对高度等对磁场的影响 ,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软接触结晶器内磁场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增加开缝数不但能提高结晶器的透磁性 ,而且能使轴向磁场沿圆周方向分布更加均匀 ;开缝宽度对开缝处轴向磁场影响较大 ,而对其他位置的影响不明显 ;轴线上轴向磁场强度的最大值位置和最大值分别随感应线圈上升分别上移和增大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