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云聪 《科技信息》2012,(23):180+196-180,196
高原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能力的训练方法,对高原训练过程进行监控,对保证运动员训练效果及训练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监控以山东CBA男子篮球运动员为监控对象,对运动员的整个高原训练过程进行监控,整个监控过程包括上高原前监控、高原训练监控和高原训练结束后监控三个部分。监控所得的数据为以后的高原训练提供训练依据,也作为评价运动员训练效果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高原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中的一个热点。与平原训练相比,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难度。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从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入手,分析了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时所要承受的来自两个方面的缺氧刺激和运动技能提高的理论基础。根据高原的地理分类法与运动训练的关系,从海拔高度、气温、太阳辐射等对人体的影响方面,分析了平原地区运动员和世居高原的运动员的高原训练特点,探讨不同居住地区运动员高原训练的适宜海拔高度,为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娴 《科技信息》2012,(1):341-341,354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提高,高原训练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本文从高原训练的特征、理论依据等方面对高原训练对运动机制的影响做了系统的阐述.指出高原训练对提高运动员技能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赖成婷 《科技信息》2010,(28):I0264-I0265
游泳是开展高原训练较早的一个项目,本文对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做综述。结果发现,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在运动负荷及运动强度等方面已经发展的比较系统化,但在训练后恢复及营养方面的研究目前不多,而这两方面对于高原训练的效果及运动员都很重要,关系到高原训练的成功与否,今后需在这两方面多做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最终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法对高原训练对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高原训练场地,运动员训练成绩有明显提高,1名女运动员提高成绩6min左右,2名女运动员2007年高原训练后最大摄氧量分别达到62.6ml/kg/min和67.5ml/kg/min,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在2年的高原训练前后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但相对平稳,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并处于比较正常的范围,与平原训练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实践证明我们的高原训练是成功的,并发现山地越野自行车项目适宜进行长周期的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长期生活在平原的男子运动员19人,分为两组: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和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采用德国产Cortex MetaMax 3B心肺功能遥测仪同步实时检测运动员在进行1500m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气体交换参数。结论:(1)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运动员在高原期间峰值摄氧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时,运动强度很难保持和在平原一致;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后更易受缺氧的影响,峰值摄氧量水平下降更快;运动员在平原进行相同负荷运动时,更易达到更高的运动强度;(2)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在亚高原训练后可以更好的过渡到高原进行训练,减少高原训练的适应期,容易保持较高的运动强度;(3)同等负荷运动时,在高原期间运动员的每份通气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或亚高原,下到平原或亚高原后显著升高;(4)通过两阶段交替训练,运动员肺功能适应性增强。教练员应根据训练计划和比赛情况选择不同的交替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体能性项目运动员高原训练中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高原训练内涵,分析了高原训练对于体能类运动员有可能造成的有利及不利训练后果,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体能类运动员高原训练进行高原训练需要注重四方面问题,即:所上高原的高度选择、高原训练持续时间、高原训练负荷安排和相邻两次高原训练间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8.
高原训练是目前各个国家广泛运用的一种训练手段,其中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作用与持续训练相比更为明显。不同海拔的高原交替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对高原环境的逐步适应。中等高度高原-平原-低海拔交叉训练能使运动员适应过程加快,提高机能水平;在中等高度范围内小范围的高度变化对运动员影响不大;在较高高度训练后再回到较低高度训练,运动员运动能力均有不同能力的提高。对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做了综述,并预计了交替训练在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亚高原训练既有一定程度的缺氧刺激,又可以保持平原的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得到足够的强度刺激的同时,又避免了传统高原训练中的运动能力退化的问题,对运动成绩的提高将是非常有利的.本文就如何科学地利用亚高原独特的环境进行训练,提高运动员成绩进行了研究.在综合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马拉松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期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并做了比较分析,通过对亚高原训练期间及其后续平原训练期间的生理生化指标和运动能力的变化,探讨了亚高原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和亚高原训练的特点及规律.以期为亚高原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高原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原训练是目前国际间非常流行的一种强度训练,引起国际体育界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有一整套训练手段,并取得成绩,笔者通过对部分参加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测试,用测得数据对高原训练的强度安排,心肺机能,血乳酸水平,生理机制的变化来阐述高原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调查法,本文对智能训练的必要性、合理性、时代性、超越性、局限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智能训练可以从知识积累的辐射、经验凝聚的升华、局面控制的把握、测定和评价的介入四个方面进行实施,并阐述了进行智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谈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羽毛球训练中的多球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手段之一,它对运动员掌握羽毛球技术、战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实战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科技信息》2004,(7):45-45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大会精神,推动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为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特别是基层科技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服务,使大家了解国家科技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计划,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信息,开阔视野,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大会精神,促进我省科技创新,推动高新技术这个“亮点”更亮起来。7月24—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排球运动供能以及专项体能特点,结合间歇训练法理论研究,认为间歇训练法能够满足排球运动的弹跳能力、反应及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等专项能力的耐力训练的要求。设计具有排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特点的间歇训练方案,并进行教学实验,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从运动训练学和教育学角度出发,采用程序训练法、数理统计法,经对玉林师院体育系部分学生和参加全区大学生跳高比赛的运动员,进行跳高专项力量训练的实地测量获得有关数据,并应用到跳高专项力量训练中,得出各种训练手段对训练内容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跳高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对训练内容的影响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经实践与理论分析,采用程序训练法,训练跳高专项力量训练是符合运动训练学的基本规律和各基层运动员的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角度对竞走训练探讨和总结,认为:注重选材,强化德育及系统的训练对竞走成绩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浅议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对企业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的必要性,阐述了对职工培训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工作中的呼吸与自然呼吸有所不同,它是一种有科学依据,有控制意识,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掌握的呼吸方法。只有经过系统的科学训练,才能获取发声时的高位置深气息,同时身体各腔体协调地发挥共鸣作用,才能让教师的嗓音永保青春。  相似文献   

19.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长期的田径运动训练的实践,全面的阐述了现代跨栏跑的技术特点和训练发展趋势,分析了跨栏运动员赛前的一般生理和心理规律,就此,提出了对跨栏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波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1):111-112
本文主要从营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环境、开掘主题的新意义、培植学生的想象力及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四大方面较详尽地论述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造性思维能力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