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主义精神是郭沫若、闻一多新诗创作最主要的情感趋向,他们的爱国诗篇,唱出五四时期爱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心声。郭沫若诗篇集中表达了作者急切希望祖国新生的火一样的激情;闻一多赋予祖国的是植根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花一般的热恋。他们对民族的挚爱与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憎恨,留给我们无尽的回味。  相似文献   

2.
宋诗发展到南宋后期已渐趋不振,直到宋亡之际,文天祥、汪元量等人登上诗坛,才有一点活气。他们用血和泪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表现了民族的正气,在当时起了振聋发(目贵)的教育作用,也为宋以后的爱国诗开辟了新的领域,这是很可贵的。可是,我们对这一时期的爱国诗人诗作的研究还很不够,象汪元量这样一位较有影响的爱国诗人,人们对他却了解不多。本文试对汪元量的生平,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艺术特点作一粗略论述,以期引起对他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霁山诗     
在南宋爱国诗人中,林景熙是末期最后的一批灿烂的明星之一。林景熙著的诗文总编《霁山集》中的诗歌创作《白石樵唱》,闪耀着熠熠的爱国主义精神光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曾指出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林景熙之所以能写出大量的爱国诗篇,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南宋王朝民族矛盾愈趋尖锐,元蒙封建贵族统治集团发动的侵夺政权的斗争,给国家带来苦难、民族带来危机、人民带来祸灾,临安小朝廷的最终灭亡,更使爱国的臣民备  相似文献   

4.
夔州有众多的三国历史文化遗迹,"刘备托孤"等重大事件影响深远.桂甫寓居夔州时,站在爱国忠君的思想高度审视三国人物及事件,以现实主义诗人特有的敏感,挖掘三国文化的有益成分,藉优美的诗篇展现出来,成为在夔州弘扬三国文化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5.
马君武(1881—1940),广西桂林人。他是我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学者、科学家、著名教育家和爱国诗人。他先后留学日本、德国,是我国留学生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他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活动,历任孙中山领导下的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军政府交通部长、秘书长,广西省省长。“九一八”事变后,他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露蒋介石、汪精卫的投降卖国活动,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热忱的诗篇。他把西方有关民主和科学的著作大量翻译到中国来,对于启迪民众,唤醒民族,  相似文献   

6.
杜甫不仅继承了“忠君”的传统爱国思想,而且以其完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怀突破了传统的爱国模式,继承发展了“忧国爱民”的思想,使爱国主义的内涵更加丰满,也把爱国主义诗歌推向了新的境界,而杜甫对个体存在和思想的超越是突破爱国传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对于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古人说:“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代的一些优秀诗篇往往借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于一个中国人只要知道自己祖国大山河川,风土民情,历史文化,才能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此,在地理教学中,就能加强学生的爱国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钱锺书的《宋诗选注》具有值得珍视的学术价值。作者继承传统考据学的严谨学风,博综群书,对大量诗篇本事、出典、字词加以考证,资料翔实,结论允当;扬弃传统考据学疏离义理阐发的旧习,坚持考证与评论结合,准确地揭示出所选诗篇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在写作风格上,注重文献资料的意蕴提炼和语言转换,行文深入浅出,灵活生动,富有艺术性。作者凭借深厚的学术素养与过人的文学才情,为中国古代文学精华的传承提供了一种范式。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爱国主义内涵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时代内容来分析,传统爱国主义可以划分为中国古代爱国思想和近代爱国主义两个阶段.争取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和国家的统一,并巩固这种融合与统一,是古代爱国思想发展的主题;在近代历程中,传统爱国主义带上了强烈的救亡图强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孟祥韬  孙彩秀 《科技资讯》2007,(22):182-182
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他不仅含有深邃的哲学观点,更像是一部美妙的哲学诗篇,给现代人管理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杜甫《哀王孙》是一首反映安史之乱中唐皇室悲惨遭遇的诗篇。诗中流露出很明显地“忠君”思想,导致古今论者对此诗评价悬殊。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诗中“忠君”思想的表层,就会发现杜甫在此诗中流露出的思想其实仍是他一贯的爱国爱民思想的流露。本诗“指陈时事,反思致用”的特质于我们认识那个特定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诗史”价值。今天的我们有必要对此诗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2.
"五陵"是西汉统治者在关中设立的五个陵邑,两汉时期地位特殊。"五陵"诗是唐代诗人感受"五陵"的沧桑变迁而书写的诗篇,在唐代的不同时期,诗歌呈现不同的风貌,各有侧重。然而,在"五陵"景色的描写中寄寓文人惆怅,在"五陵"王气的追述中展现爱国情怀,在"五陵"往事的回望中抒发人生思考,是唐代"五陵"诗基本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不可比拟的文化吸引力。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融入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4.
客家人具有爱国的传统,但是学界以往对于客家人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认识尚不尽全面和完整.笔者在闽西连城县姑田镇开展田野调查的时候,偶然问发现了清代客籍将军蒋次兰全程参与并见证了康熙朝统一台湾这一历史事件的家族史料.蒋次兰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国家、民族需要时义不容辞,建功立业,爱民情同手足,爱乡有口皆碑,蒋次兰的一生是平凡而伟大的,蒋次兰身上洋溢着坚定的爱国气节、炽热的爱国情怀和高尚的爱国品质,蒋次兰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客家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不可比拟的文化吸引力.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融入民族传统体育.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弘扬民族文化,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诗经·小雅》部分诗篇是因周礼而作,是周礼的文化产物。以周礼为背景对这些诗篇加以对照考查,可以揭示诗篇创作的本义、本事,从中窥视《诗》与礼的关系,纠正一些关于这些诗篇的误解。"养老乞言"礼是周礼中的重要礼节,是周天子为父兄辈而设的一种"乞善言"的礼仪;与之相应,《诗经·小雅》中《鹿鸣》《常棣》《伐木》等诗篇是诗人据"养老乞言"礼而作。  相似文献   

18.
比兴寄托是我国诗歌艺术创作的优秀传统之一.其中借助男女情爱表达故国之恋、怀乡之思,更是各种爱国诗歌的惯用手法.最早可见之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当年屈原遭到楚怀王嫌弃放逐之后,他依然不甘寂寞,一心维系着国家安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  相似文献   

19.
李海松  潘登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16-118
运用曾利沙教授题出的主题与主题倾向理论分析古汉诗“啼”及其多种英译文,发现古汉诗之“啼”为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所统摄,呈现出同诗篇主题相关联的嬗变意义,从而阐述英译古汉诗微观语词应关注诗篇主题与主题倾向对微观语词的统摄作用,准确译出其意义,再现诗篇主题。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近代史上素有反帝爱国革命传统,以壮族为主聚居的广西左江地区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本文论述了左江地区农民运动的兴起、发展、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