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根敦群培和东噶·洛桑赤列是近现代国际藏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师级人物,他们有深厚的藏族传统文化功底,但不拘泥于传统思想的限定,用新思维史学观开创了现代藏学研究新天地,为我国藏族历史研究从传统经院式封闭史学跨越到现代人文科学化史学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根据仲布·次仁多杰对根敦群培与东噶·洛桑赤列的相关研究,针对两位大师的生平与新思维史学观等问题进行了采访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藏族历史上的佛门奇僧、藏族学术大师根敦群培在国外的生活,剖析了国外生活在诸多方面对根敦群培造成的重大影响,包括从神学史观转向人文史观、国外学者全方位的影响、国外艺术风格的影响、国外新思潮对其思想的影响,指出国外生活使他获得了一个丰硕的人生,揭示了根敦群培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3.
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是西藏现代绘画艺术中两位重要的艺术家。文章通过对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的艺术活动、绘画作品以及创作理念的比较,论述了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的艺术思想、创作特点,并探讨了二者与西方现代主义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西藏大学学报》2007,22(3):18-18
近日,接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通知,我校6个项目获西藏自治区“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立项资助。获立项的课题为校办刘庆慧教授的《西藏牧区基础教育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重点课题)、教务处王琼副教授的《构建我区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研究》(重点课题)、公教部王春焕副教授的《我区高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重点课题)、科研处丁玲辉教授的《西藏农牧区学校体育发展对策研究》(一般项目)、公教部罗平教授的《西藏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制度与操作》(一般项目)、公教部雷巍讲师的《藏族传统对西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价值的研究》(一般项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是二十世纪西藏重要的写实艺术家,他们的绘画作品和艺术主张给当时的西藏艺术带来新的面貌。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出版的文献、同时代摄影作品资料以及更敦群培和安多强巴教育经历、艺术活动和各个时期重要绘画作品的深入研究,分析了各自的艺术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学校对学生的教化作用,及田野调查的资料论述西藏藏族农民洁净观念的转变,以及“洁净”和“卫生”观念在藏族农村社会的整合,认为从“洁净”到“卫生”的转变过程折射出西藏社会文化变迁以及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藏族动物故事是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藏族民众以动物为对象的知识生产过程及其结果,具备独特的内容表达、叙事逻辑和思想理念,是民众源于生活需要的动物知识积累与观念传递。藏族与动物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藏族民众长期与动物相处而进行的生活实践和观念表述,构成了相应生活传统和文化传统的知识谱系。动物故事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保护民间流传的动物故事,而且是保护故事所传递出来的以动物为中心建构的自然生态关系、社会关系及其表现的象征性思想,以及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校有13项课题获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共获资助经费195万元。获一般项目立项的有文学院桑杰端智的“全球化背景下藏传佛教思想变迁的新趋势与省思”、东主才让的“西藏当代文学编年史(1980—2010)”;获青年项目立项的有财经学院徐良果的“管理层权力、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效率的实证研究”、理学院索郎桑姆的“传统藏族天文历算和现代天文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研究”、文学院旺宗的“珞巴族社会变迁研究”、图书馆(现教中心)更尕易西的“基于《苯教大藏经·丹珠尔》的词汇计量研究”和夏吾卡先的“唐代吐蕃墓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获西部项目立项的有文学院次旺的“西藏传统历史古迹文化资源及价值研究”、图书馆(现教中心)阿贵的“藏文史籍《弟吴宗教源流》翻译与研究”、理学院其美多吉的“《世界广论》翻译与研究”、经济与管理学院图登克珠的“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和德吉央宗的“现阶段西藏文化消费市场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卷首语     
本期“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栏目刊发盘福东先生的《考古学文化考证的瑶族千家峒》,该文以考古学文化与瑶族迁徙为依据探析千家峒的生成,认为瑶族最早的千家峒在今天湖南临湘市龙窖山。证据之丰富,梳理之清晰,可见其用功之深。本期“文化人类学研究”栏目的主题是“口传文化与神话历史”。叶舒宪《人类学的文学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是他2008年11月在贵州民族学院召开的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上的主题演讲。文章将20世纪的人类学在“写文化”方法上的文学转向,同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转向两相对照,揭示学科互动带来的研究视野和方法更新契机。通过对儒道两家共同推崇的远古圣人传统的知识考古学发掘,昭示对华夏文明发源起到关键作用的物质符号编码——玉礼器与青铜器组合的由来,彰显四重证据和五种叙事的立体研究范式。彭兆荣《我者的他者性——人类学“写文化”的方法问题》说明人类学的写作概念旨在全面和整体性地把握一种文化,对于传统的文学写作和历史写作概念起到一种拓展和补充的作用。王蓓《史诗〈格萨尔王传〉与口传文化》提出:《格萨尔王传》的诸种口传特征与藏族史籍中关于藏文创制的叙事体现出口传与书写两种不同的文化向度,而认识到口传文化的意义将有助于破除...  相似文献   

10.
《西藏大学学报》2009,(2):104-104
经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我校13项课题获自治区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资助,分别为文学院拉巴群培教授的“编译《世界文学史纲》”(重点项目)、师范学院罗平教授的“西藏高校大学生民族认同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重点项目)”、纪春梅讲师的“西藏农牧区寄宿制中学办学效益研究(青年项目)”;旅外院图登克珠副教授的“西藏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及对策研究(一般项目)”、胡海燕副教授的“拉萨老城区旅游发展与社区参与的互动研究”(一般项目);  相似文献   

11.
从文化人类学和藏族传统哲学的视角,对藏族民间人观梳理归纳后得出:每个人的个体是由物质性肉体和精神性识体组成的共同体,故本质上没有一个独立实在的自我.这种观念居支配地位,由此引发生命流转不息、众生互为父母等次生观念以及相应的文化行为.而“个体”和“社会人”则居从属地位,两者趋于合而为一,并认为人一生下来就附有五尊守护神.为了自身、村社、天下有情众生的福祉,时时对神灵世界进行“等价交换”.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承担的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藏传统文化史研究》的四本专著,由西藏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3月正式出版发行。这四本专著分别是:许广智教授主编的《西藏地方近代史》;拉巴群培副教授编著的《西藏古代文学史》(上册);丹巴绕旦教授和阿旺晋美副教授编著的《西藏美术史略》;由更堆培杰教授编著的《西藏音乐史略》。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四本专著出版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文学人类学研究”栏目本期主题“文化大、小传统的神话编码”,本期的三篇文章分别探讨神话研究的三种媒介载体,或称文化编码方式,即语言文字叙事、图像叙事、物的叙事。米尔恰·伊利亚德(著),王伟、王乐琪(译),叶舒宪(校)《铁器时代的神话》对今日从事神话学跨学科研究提供非常重要的启示,对大、小传统再划分的文化符号理论,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安琪《神话的图像叙事:明代丽江壁画研究》显示文学人类学研究者如何从图像叙事的神话进入对本土文化的再认识。王宪昭《感悟神话:激活人类文化传统的基因密码——读叶舒宪先生主编“神话学文库”》文章从中国本土文化的神话学建设方面着眼,指出叶舒宪主编的“神话学文库”(第一辑)具有在百年学术史梳理、母题索引数据编码模式的建设性以及在大小传统的划分与文化符码的编码等理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翻译忠实标准是传统翻译观念的核心,多年来在翻译界占据重要地位。在此观念中,译者的身份被定位为“仆人”。现代翻译研究逐渐从传统翻译注重原则和技巧的研究转向把翻译视为文化现象的研究,人们开始注重翻译过程中最积极的因素——译者的地位,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15.
“空间批评”是在西方思想文化“空间转向”背景下,以新的空间观念为前提,实现文学研究批判功能的一种新型批评形态。其在融合文化地理学的基础上,吸收了第三空间、文化身份认同和女权主义等后现代文化理论。空间批评强调对丈学空间的文化解读,关注现代性所造成的空间与文化政治的融合。其从后现代美学和文化角度阐述了文学批评的多维属性,并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文学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白马藏族”位于甘肃南部及四川西北部的白马河流域,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习俗、宗教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文探讨了整理、开发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和现代价值,并建构了科学合理的传承路径.旨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论,以期保护白马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及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藏大学学报》2011,(3):68-68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我校6项课题获2011年度立项资助。具体项目为:旅外院才旦曲珍副教授的“关于天葬师的民族志研究”(一般项目)、图书馆现教中心才项南杰讲师的“藏族文献的类型特征及其发展演变研究”(青年项目)、师范学院拉巴泽仁教授的“现代汉藏语比较与转换研究”(西部项目)、文学院王志敬教授的“藏语语法的古今演变与发展”(西部项目)、图书馆、现教中心桑旦扎西副研究馆员的“《中图法》在藏文图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西部项目)、理学院巴桑吉巴副教授的“拉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西部项目)。  相似文献   

18.
刘秋芝 《西藏大学学报》2012,(6):115-120,138
文章将民间故事的类型解析与文化解读结合起来,一方面运用故事类型研究和机智人物故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藏族机智人物故事的亚型及其情节结构。其中巧解难题、斗阎王、公鸡蛋等多数亚型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重叠交融,另有戏谑喇嘛等亚型体现了藏族口头文化的特征。其次,文章还对藏族机智人物故事的民俗文化进行了解读,指出藏族的饮食习俗等日常生活文化是机智人物故事产生、形成的温床,而宗教信仰等历史文化观念则深深地渗入其间,使藏族机智人物故事呈现出鲜明的藏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藏族的文化资源分为三大类,物态文化、符号观念以及藏族文化资源的价值认定与市场、藏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藏族丰富的文化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死亡态度之探讨——死亡的神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死亡态度的神秘化倾向及其影响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哲学课题。传统之死亡态度的神秘化主要由三种观念构成 :“魂”与“魄”、“鬼”与“神”、神灵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