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5个吉林省主栽甘薯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盐碱胁迫下甘薯的生理响应机制,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甘薯品种的耐盐碱性进行了比较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利用隶属函数法分析植物的抗逆性,可以避免单一因素对结果带来的不准确性,可以综合地分析植物抗逆性;盐碱胁迫抑制了甘薯的正常生长,且品种不同影响不同,吉1114的耐盐碱性表现较强,吉徐薯1号表现较弱.  相似文献   

2.
植物水势系数及其应用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植物水势系数的概念与计测公式,即植物水势系数是植物水势占大气水势和土壤水势对植物水势产生直接影响力那部分水势之和的比值。并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生长的沙生柽柳进行了应用实例的验证。结果表明,在自然状态下,植物水势系数可作为衡量植物对环境胁迫反应强弱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盐碱地由于含有大量盐离子不适合普通作物的生长.如何开发和利用好这些盐渍化土地对于解决我国的粮食和资源短缺问题至关重要.冰叶日中花是一种既耐干旱又耐盐碱的盐生植物,兼具食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在拓展盐渍化土地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本文综述了冰叶日中花的耐盐机理并展望了其在盐碱地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性,选取5组长期野外盐碱土壤中生长的羊草,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生理试验,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条件下,羊草降低了根茎干物质量、根冠比,增加了比叶面积和比根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均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加显著增加。羊草通过外部形态及内部生理特征的调节来响应和适应土壤盐碱环境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性。  相似文献   

5.
珍稀植物长叶红砂与近缘种红砂水分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PV技术对我国特有珍稀孑遗植物长叶红砂和生长于同一生境中的近缘种红砂的水分关系参数(Ψsats、Ψtlps 、AWC、Va/Vo)进行了测定,并从水分生理生态角度对这两种耐盐强旱生小灌木抗逆性、适应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与其它荒漠旱生植物相比,长叶红砂、红砂Ψsats值和Ψtlps值均很低,具有很强的保持最大膨压和维持低水势的能力,其耐旱机理主要表现为增加细胞质浓度的渗透调节,反映了这两种强旱生耐盐植物在水分参数上的特殊性.2)土壤盐分越高,植物组织Ψsats值和Ψtlps值越低,长叶红砂和红砂能够通过提高体内盐分含量而降低渗透势,提高渗透调节能力以适应不同的盐渍生境,在重盐土上生存的红砂体内具有较大的质外体水含量,抗脱水能力较强.3)同一生境下,红砂的Ψsats值和Ψtlps值均低于长叶红砂,AWC值和Va/Vo值均高于长叶红砂,红砂通过渗透调节控制蒸腾失水率的能力强于长叶红砂,其抗逆性强于长叶红砂.二者在长期自然选择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产生分化,红砂对可变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长叶红砂生理生态方面的竞争力和内在适应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6.
全球环境变化日趋严重,环境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植物生长发育。有机酸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代谢功能,因此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植物有机酸的影响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内在响应机制具有一定意义。目前,有关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形态、生长发育等研究相对广泛,但关于植物体内有机酸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有待深入探究,综述了高浓度CO_2、水分胁迫、盐碱胁迫、重金属胁迫条件下植物有机酸种类、内源含量、分泌量的变化及其内在响应机制,为未来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生长和作物栽培等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并展望有待深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分别用强、弱致病力松材线虫虫株和无致病力拟松材线虫虫株接种2年生黑松,观测接种后不同时间段黑松茎段水势和根系活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接种强、弱致病性松材线虫虫株后,在未表现出明显症状时,黑松水势都有一个降低然后回升的过程,但当树体内线虫开始大量繁殖、外部表现萎蔫症状时,黑松水势发生不可逆转的急速降低,松树死亡,强致病性松材线虫虫株比弱致病性松材线虫虫株导致黑松茎水势丧失速度快。接种无致病力拟松材线虫后,开始黑松水势下降,然后缓慢回升接近正常水势,随着线虫的死亡,树体水势恢复正常。接种3种线虫虫株后,黑松根系活力随着线虫的侵入都有一个升高的过程,接种强、弱致病力松材线虫虫株后,黑松出现萎蔫时,根系活力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较好的根系活力,直到松树干枯后根系活力才丧失,这与干旱胁迫下,植物首先丧失根系活力然后表现萎蔫不同;接种无致病力拟松材线虫后,随着拟松材线虫在黑松体内的死亡,黑松的根系活力在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盐性条件下的AM真菌以及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盐性条件下的丛枝菌根相关报道,概述了自然盐性土壤中的AM真菌,盐胁迫对丛枝菌根的影响作用以及盐胁迫下AM菌根对植物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自然盐性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AM真菌,土壤盐度影响着菌根的形成和发育;在盐性环境下,AM真菌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对矿质营养的获取,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因此,菌根对盐碱土壤中植物的生长有着潜在的促进作用,植物菌根修复技术将助于盐碱土壤的开发、改良。  相似文献   

9.
干湖盆湖滨带不同类型盐土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土风蚀是干旱区盐尘释放的主要过程,土壤粒度特征是影响地表风蚀速率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干湖盆湖滨带表层分布的普通盐土、蓬松盐霜盐土、结壳盐土、结皮盐土4种类型表层(0~5cm)的粒度组成、粒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盐土地表的风蚀潜力.结果表明:4种盐土的土壤黏粒体积分数均较低,以粉粒、极细砂、细砂为主,其中结皮盐土的粉粒体积分数最高,蓬松盐霜盐土最低;土壤平均粒径由大到小依次为蓬松盐霜盐土、结壳盐土、普通盐土、结皮盐土;分选性均较差;偏度分别为近于对称、正偏、近于对称和负偏;峰度分别属于中等、中等、宽平和尖窄.虽然盐分结晶胶结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地表的抗风蚀能力,但受区域常年大风气象条件影响,地表盐土仍存在较强的风蚀潜力,因此干湖盆湖滨带地表作为盐碱尘暴的潜在风蚀源地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赛特、德宝、三得利、新疆大叶苜蓿、WL323ML、WL515HQ 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种子萌发期进行混合盐碱胁迫处理,检测发芽指标,分析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在75mmol/L和100mmol/L混合盐碱胁迫下,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度、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较对照降低,且100mmol/L浓度盐碱处理低于75mmol/L的浓度处理,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胚根生长规律差异明显.采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6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抗盐碱能力为:德宝>新疆大叶苜蓿>赛特>WL323ML>三得利>WL525HQ.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研究了旱生植物沙拐枣在幼苗生长的前期根冠水分含量、干物质的积累、自由水、束缚水、水饱和亏缺、水势及离体根、冠吸水速率等的变化,分析探讨了植株根与冠水分生理及与其适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幼苗生长前期根的生长、水分特性与环境水分状况密切相关,它可“感受”环境中水分的变化并进而调节整个植株的水分利用及生长,在植株适应干旱环境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傅瑞树 《武夷科学》2001,17(1):44-50
采用干旱胁迫及人工模拟冷冻试验 ,进行苏铁耐旱、抗寒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苏铁的耐旱性、抗寒性及光合生理指标存在明显差异 ,随苏铁叶龄增加 ,苏铁叶片水势、冻害敏感指数和 NR活力下降 ,蒸腾速率、自然饱和亏和叶绿素含量增加 ,苏铁耐旱及抗寒性增强 ;苏铁水分及光合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反应敏感 ,随干旱胁迫加剧 ,苏铁叶片水势、蒸腾速率、叶绿素、NR活力及净光合速率下降 ,而自然饱和亏增大 ,以适应胁迫环境 ,使苏铁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棕榈在北方不同生态环境下越冬栽培适应性的生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设置的不同生态环境小区内栽培棕榈,通过分析越冬栽培期间不同小区内的温度、风速及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观察植株寒害反应及来年生长状况,并结合植株叶片组织水分、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歧化酶(SOD)比活性的测定,揭示了棕榈北方越冬栽培适应性的生理基础和伤害发生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背风向阳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的低温、大风,引发叶片组织中水的质量分数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等的质量分数以及膜的保护酶POD和S0D的比活性提高,这有利于植株抵御寒害,安全越冬。自然裸地生态环境内的低温,尤其是大的风速加之较低的空气相对湿度,使叶片组织的POD和SOD比活性下降、质膜透性增强,叶片呈现生理干旱的伤害性特征,且部分植株生长点部位严重受害,翌年死亡。冬季寒潮所造成的极端低温以及大风引发的生理干旱,是棕榈树在北方户外越冬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鉴定了近300 份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三逆两病两虫”的情况。结果表明,河北省水(陆)稻品种的耐寒性和耐旱性种质频率高、强度大,耐性种质占85.60% 和48.62% ,高耐种质占20.16% 和15.52% ;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种质频率较高,为45.86% 和50.34% ,但高抗种质仅为0.34% 和1.03% ;耐盐性、抗褐稻虱和白背飞虱种质频率较低,为6.46% 、4.51% 和3.34% ,且抗性强度低。耐寒性种质频率水稻高于陆稻,随纬度增加、经度西移及温热条件降低而增加;耐旱性种质频率陆稻高于水稻,河北省东北地区高,西北及冀中库淀地区低;抗稻瘟病种质频率和强度陆稻均高于水稻,冀东集中种植亚区(唐山、秦皇岛两市)抗性种质丰富,强度高;抗白叶枯病种质频率和强度陆稻均高于水稻,随纬度的增加、生产期的缩短、海拔高度的增高及温热条件的降低,抗性频率和强度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常绿阔叶林树种大头茶和栲树一年生实生苗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结果表明:胁迫苗叶形态,解剖特征均向耐旱方向演化,生长下降.叶凋落量增加,而根/冠比增加,相对比存活时间延长.与对照比较,胁迫苗大头茶、栲树蒸腾速率分别降低31.72%和49.23%,但水分利用率却分别增加了7.83%和27.48%,光合速率随叶水势下降而下降.胁迫苗在比其相应对照苗叶水势更低时,仍继续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干旱胁迫的结果使大头茶、栲树幼苗的抗旱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西藏扎布耶盐湖生物区系的组成,共有22个属,其中藻类为14个属,动物为8个属,根据对湖中水样的分析,该区系生物资源极为贫瘠,无盐藻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崛起的被誉为"沙漠克星"的特种油料作物好好芭(Simmondsia chinensis (Link) Schneider)的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微繁殖技术及抗寒驯化研究进行了系统介绍;综述了好好芭油合成相关基因、抗盐、抗旱等资源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好好芭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冀麦29的选育及应用,进一步明确了适应旱作农业发展的抗逆性育种模式和目标,即以高效的“源、流”和大“库”容为前提,以抗旱节水为特点,以适应性广泛为优势。冀麦29的突出特点是:耐旱性强、抗寒性好、抗条锈、省水喜肥,生产潜力大,适应范围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对缓解麦田需水矛盾和提高中低产麦区产量有着重大意义。该品种在黑龙港地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中,增产效果显著,平均比对照种增产17.8%,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已发展到36万多亩。  相似文献   

20.
根据山西近百年的降水资料,分析了干旱发生的波动规律与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关系,并提出解决山西缺水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