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如果说,肇始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伦理学由于以意识化的认知为起点,以祛性化的契约思想为原则,指向还原论式的规范伦理,体现为一种无家性的"知性伦理"的话,那么,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伦理学,则由于以身体主义的安身为起点,以肇端于夫妇的对话伦理为原则,指向家谱化、示范型的躬行伦理学,体现为一种明确的"家本伦理"。在"自然家园"日渐丧失、"家庭伦理"日益失落、"离家出走"日趋频现的今天,当"知性伦理"日渐显得捉襟见肘时,重新发现并构筑一种"家本主义"伦理学,也许可以为人类走出自然伦理、社会伦理及个人伦理方面的困境,提供一些颇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经典性与标志性的非物质文化瑰宝,是河洛文化的徽识。"河图洛书"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军事、政治、医学、美学、伦理学、天文学都围绕并寄生在其土壤中。其突出价值完全具备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质和条件,应在坚持"联合申报、分层级申报、特色优先"原则的基础上,注意项目搜集、科学整理材料、不拘形式地长期申报,并设立专门申遗机构,营造申遗氛围,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3.
喜冲 《科技资讯》2010,(34):40-40
本文从当代工程伦理学的研究现状、工程伦理学的生存论基础、社会工程伦理的决策分析和社会工程师的伦理教育四个方面对中国工程伦理学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寻找中国工程伦理学和西方工程伦理学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伦理学著名的思想实验"电车难题"为例,旨在考察思想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是否适合应用于伦理学领域。结合伦理学的特点,本文从知识论与价值论的思维方式差异、实验与实际的脱离、伦理学的话语变迁三个角度论证了思想实验方法在伦理学研究中应用的局限性,并对伦理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1):118-121
《中国现代作家传记研究》一书对现代作家传记的研究启示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该著运用了多维而独特的研究方法,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性观点,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文学批评原则。同时,该著还存在一些遗憾,如对诞生于不同年代的同一传主的传记缺少纵向比较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近现代的历史上,一直在探讨走向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道路。首先是学西方的船坚炮利,再试图学其制度文明,然后引进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观念。但这一切似乎还未能遂其所愿,因此,先贤们又把眼光盯到了国民性改造上。实际上,不仅中国人自己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国民性,此前,当西方人发现东方后,也在不断地研究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国民性,形成了很多成果。《十八世纪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研究》是陈丛兰在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修改完善而形成的。本书将十九世纪前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论述分为三个阶段:思想发轫时期的旅行家时代,思想演进时期的传教士时代和思想深化时期的思想家时代,梳理了西方思想家关于"国民性"的内涵,回溯了十三至十九世纪间的西方中国国民性思想的研究成果,以伦理学的视角,重点阐述分析了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国民性的价值取向、理想人格与群体人格特征等内容,拓展了伦理学研究视角和领域,在经史合一、伦理文化分析等研究方法上也有所探索。  相似文献   

7.
古生物学研究揭示,物种的灭绝和变异,都根源于自然界固有食物链的突然中断,人类的起源亦如此。要而言之,一是第四纪冰川以及大洪水时代对原始食物资源的巨大破坏,正是在食物再分配过程中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分离;二是青铜时代原始公有制的瓦解以及轴心期私有制的成熟,它加剧了人类社会内部食物分配的激烈竞争,从而促发了人类个体精神生命的觉醒。中国文明正是在对食物匮乏与分配的持续应战中,创造出其以生命伦理学为本体内涵的中国诗性文化。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正根据民办发【2014】81号文件,大理学院被批准为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是根据《中国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和《中国坚持和完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规划(2011-2015年)》,为加强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研究而建立的基地,是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平台。基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  相似文献   

9.
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俄国社会发展前景时提出了"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该理论对正在建设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十八大报告中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都是建立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要始终坚定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时俱进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斗。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成为中国人民最大的共识.主要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一些理论思考,着力分析当前在认识、理解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把新中国60年建设的实际成果转化为"四信"提出个人见解,以期更好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指引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儒释道思想是中国传统伦理学的主体,从而墨荀韩这一部分的意义常常被忽视。实际上,墨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更适合应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当代应用伦理学诠释的重点应从儒释道转向墨荀韩。文章选择研究荀子的道德思想,希望发掘其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治国理政理念先后经历了从依法治国向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变迁。尽管如此,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还是面临着境外敌对势力点对点渗透过程中所宣扬的"宪政"观点、少数网络大V与网络大咖所主导的"网络暴政"以及政府治理与百姓抗争之间的矛盾被少数人恶意炒作等多方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坚持用"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加强法治中国建设,来应对世界经济政治一体化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冲击;需要坚持用"网络立法"与"网络问政"加强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坚持用"政府善治"与"公民理性"加强法治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的迅速兴起,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的一个突出现象.以伦理的角度研究当代中国家族企业问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课题,也是伦理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令人欣慰的是,张震博士新近出版的学术著作<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及其现代价值>(红旗出版社出版2004年11月版),通过回应当代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问题以及深入探索其现代价值,成为一部中国学者在家族企业伦理研究中具有相当理论深度的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可谓是从现实生活立足的具有实用体征的内容与形式融和贯通的哲学思辨体系,更注重戏剧艺术理应遵循于特定的伦理学和美学的价值规范.可以说,"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潜质",也是华夏审美文化的"中坚思维",它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成为文化艺术精神流变的一种支配力量与文化底蕴,始终渗透于中国地方戏审美的诸多时空.因此,中国地方戏曲崇尚"天人同构"的自由、和谐、恒定、隽永的生命状态,并成为东方戏剧艺术苑囿中一朵靓丽的文化奇葩.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伦理学历代多以儒家学说为支撑,其实,道家学说也是中国伦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庄子提出的自然人性论的思想,在批判儒家传统礼教思想的同时,将至德之世作为道德理想国,将"真人"作为人生目标,将"游心乎德之和"作为理想境界。庄子主张的是一种超善恶的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其论人性,主张不为外物所役,坚守内心的自然本真,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在当今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伦理学研究与道德建设基本建构了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学科和道德建设体系。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所导致的社会伦理结构的剧烈变迁,向当代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实践提出了新挑战。以研究道德冲突、道德矛盾和道德困境等现象、规律和消解理路为旨归的道德悖论研究,不仅与伦理学研究和道德建设当代取向具有相应性,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7.
一个社会的发展、选择什么道路,文化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中国走适合自己特点和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是偶然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逻辑必然。中华民族"天下为公"的"崇公"文化传统思想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一致,马克思主义设计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与中国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自然契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根植于中华文化而坚如磐石不可动摇。由此,进一步坚定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18.
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批评方法在中国学界出现始于2004年,其标志是当年6月和8月分别在江西南昌和湖北宜昌举行的把文学伦理学批评作为文学研究方法加以讨论的全国学术研讨会,以及当年10月<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第5期发表的论文<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同西方的伦理批评相比,中国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有其鲜明特点,即它将伦理批评转变为批评文学的特定方法,从而使它能够有效地解决具体的文学问题;它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概念取代伦理批评的概念,建立了自己的批评话语;它通过范例分析,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正是由于这些特点,文学伦理学批评才有别于西方的伦理批评而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新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把道德关怀扩展到人之外的各种非人类存在物身上去的伦理观点和学说,是对传统伦理学的反思、继承、发展和超越。在人类本体论时代,传统伦理学仅把人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而将所有一切非人类存在物排除在道德共同体之外,最终发展成为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进入生态本体论时代,生态伦理学超越了传统价值观,突破了传统伦理学对人的固恋,将伦理学的视野从人类扩展到了更宽广的大自然,把人类之外的所有非人类存在物全部纳入到道德共同体之中,空前地扩大了道德共同体。人类的道德境界由人类中心境界提升到了生态整体境界。它不但追求人际的自由和公正,而且追求"种际"的自由和公正。它既是传统的自由主义的终结,又是新的自由主义的开山。生态伦理学的最高目标是超越"人类中心论"、"地球中心论"和"地球沙文主义",走向"宇宙伦理学"。它不但为我们正确理解"人——社会——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提供了新型的道德根据,而且为人们道德修养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励精图治三十载,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快速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坚持走自己的路,不照搬别国模式,坚持中国特色,致力于创新中国模式.由于中国发展"举世瞩目",从而也就有褒有贬,有支持有阻挠.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负面影响加大.因此,需要清醒镇静、坚定信念,既防"捧杀",又要应对各种干扰,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