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Petri网的高速机器人果奶包装生产线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饮料行业产品包装生产线升级换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高速搬运机器人为核心的新型果奶包装生产线设计方法.首先,基于果奶包装生产线的工艺分析,提出用机器人代替人工的新型生产线布局形式;其次,利用Petri网技术建立了该生产线模型,并基于不变量的方法分析了生产线系统的可达性、安全性、无死锁性;最后,在实验测得各个工作站作业时间的基础上,利用EM-Plant软件对生产线进行了仿真.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机器人的新型果奶包装生产线方案可行且有效.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工作研究的方法对某公司平板机组生产线进行分析,通过程序分析、人机分析、动作分析,运用5W1H方法及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找出生产线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善方法。运用时间测定及模特法计算合理的作业时间;通过分析改善,减少了生产线生产工序、工人等待时间及操作动作,提高了生产线平衡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企业产品传动轴为例从生产线平衡方面着手,对生产线进行分析,找到传动轴生产线的"瓶颈"工序,利用工艺程序分析,以解决工序流程不合理问题,提出改善措施,降低了作业时间,提升了整条生产线的平衡性,提高了生产线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地分析生产线上的岗位匹配问题,构建了生产线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首先,建立生产线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求解评价函数的最优解作为评价目标,构建基于理想点方法的生产线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方法.其次,对该方法中的计算步骤、评价流程和评价指标初始化规则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实例验证生产线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与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方玲 《安徽科技》2015,(9):29-30
生产线平衡能直接为企业提升产能、增加效益。本文以总装车间总装配线为研究对象,以精益生产为思想基础,对该装配线的各个工位进行测量和计算,得出相应的工序时间,然后对产线进行平衡分析,找出生产线中存在的"瓶颈"工位,对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提出合理有效的改善方案,使整条生产线更加顺畅的运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考虑生产商的最经济的旅行路线问题,把这一问题定义为旅行生产线问题并分析了它的NP-完全性,最后为满足三角不等式的对称网络上的旅行生产线问题设计了一个8-近似算法.  相似文献   

7.
校企共建智能生产线实验室,不仅弥补了学校资金不足,无法搭建适应企业生产需要的智能生产线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完成了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环节,实现了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换;而且为企业培养了"无缝对接"的人才,节约了岗前培训成本和时间。厦门理工学院通过与企业共建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积累了一定经验,对高校搭建能对接企业生产的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为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共享智能生产线实训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该文就目前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教材的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基于工作过程的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化教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的探讨.并对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项目化教材的内容组织、项目选取、项目设计、教材立体化等教材要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混合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针对传统混合装配生产线缺乏对一个工位多个产品的研究,建立了一个工位多个产品的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模型;以汽车主减速器装配生产线为例,对模型进行分析建模,设计了基于激素调节机制的改进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选择、交叉及变异算子,对一工位多产品的混合装配生产线平衡问题模型进行求解;利用Matlab软件编写仿真算法程序对模型进行仿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制造企业生产效率,运用模特排时法对某模拟装配过程进行详细的测定与分析,指出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某模拟生产线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生产线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模特排时法不但可以提高作业的标准化,而且能够减少工时浪费,提高生产线平衡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钢铁企业的轨梁万能生产线在生产中存在的新产品调试生产周期过长、生产瓶颈不易诊断、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分析了钢铁企业轨梁万能生产线不同于传统离散制造以及流程制造过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半连续半离散的轨梁万能生产线的Petri网模型和各设备的仿真组件模型,开发了轨梁万能生产线的仿真系统,并用一个实际的工程应用案例,验证了该仿真模型及其系统的可操作性以及有效性,达到了提高生产现场轨梁万能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H企业单头电缆生产线在混流模式下生产线平衡较差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该生产线目前的人力资源调度和配置难以适应作业负荷持续变动的生产现状.因此,以提高生产线平衡率并最小化生产线总人数和最优化各工序人员安排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在MATLAB仿真软件中对算例模型进行求解,最终得出的最优人力资源调度方案使得生产线平衡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实现均衡化生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产品在生产线上会发生碰撞,尤其在多线型的生产线上产品碰撞更是常见的问题.对碰撞的研究可防止产品在生产线上的堵塞卡死.在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改进面向对象的碰撞检测方法,提出定向碰撞检测方法,解决生产线上产品间的动态碰撞问题,避免在三维仿真过程中产生产品阻塞生产线的状况.  相似文献   

14.
在生产线平衡改善原则的基础上,以某企业笔记本外壳装配线为例,以各工位作业测定的作业时间为依据,并结合该装配线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工业工程各种手法,采用5W 1H提问技术和ECRS分析原则对瓶颈工位进行作业改善,使得改善后的生产线生产效率提升,生产线运行更加顺畅。  相似文献   

15.
<正>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00t/d水泥生产线自2005年7月投产以来,受到主机设备台时产量不高、设备故障多等因素影响,多年未能达产达标。该生产线是国内第一条利用电石渣制水泥熟料的6000t/d生产线,近几年来,针对该生产线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一、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1.入窑生料计量波动较大入窑生料计量秤设计时采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典型的串行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生产系统模型的基础上研究其性能优化方法。计算了系统性能指标并分析了其与生产系统各项参数的基本关系。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串行生产线性能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利用Matlab软件的矩阵计算和图形绘制能力,开发了生产系统性能优化软件,实现了对于串行生产线进行分析和快捷优化功能。在满足生产率要求的约束下,给出了最小化生产线建造成本,包括机器购置成本,缓冲区成本以及在制品库存成本。  相似文献   

17.
多失效模式混联生产线生产率估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存在多失效模式的混联生产线生产率估算问题,综合考虑机器的时间相关失效(TDF)和操作相关失效(ODF),分析了机器正常加工、TDF、ODF和TDFODF四种状态,建立了各状态间转移关系.基于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模型,以两工作站单缓冲区生产单元为基础,结合生产线近似分解法及并行机器等效法,提出了一种多失效模式下混联生产线生产率估算方法.最后,通过多个算例的仿真对比及某生产线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旅游生产线的景区容量模型能较好的分析高峰期景区景点容量的控制问题.该文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旅游生产线的景区容量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准入批量与最大接待量之间的关系.首先,对景区旅游生产线的景点闲置进行了分析,将景点闲置分为系统闲置和不均衡闲置,并发现准入间隔不等于最大公约数或不等于公约数时都会增加景区景点的闲置.其次,分析了景区旅游生产线的过载情况:当准入批量大于子景点容量时都会使相应的子景点会产生过载,子景点对应的景点也会过载.最后,分析了景点游憩时间和容量不确定条件下基于旅游生产线的容量决策模型.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能指导景区更好的进行高峰期景区容量控制,提高景点利用率,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介绍了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并有选择地分析生产线平衡评价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笔记本计算机的生产过程,应用程序分析、模特法和优化工序顺序组合的吉尔布里奇-维斯特法改善生产线平衡,提高生产线平衡率,增强计算机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用方法对所有企业的生产线平衡具有一般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肖粲俊  陈禾  黄俊兵  姚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33(11):1161-1164,1170
针对成都某工厂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上的调度问题,结合封装测试生产线的特点,建立了以完成加工任务为约束条件,同时考虑设备初始状态和切换时间,以最小化设备的最大运行时间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 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并行遗传算法求解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调度的方法,算法同时综合了自适应遗传算法和并行遗传算法的优点. 并对该工厂半导体封装测试生产线上的调度案例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