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8 毫秒
1.
应用灰色预测理论,对纱条不匀进行了预测,建立了纱条不匀灰色预测的数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精度检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理想纱条与实际纱条的功率谱,不仅给出了比以往更严格的理论公式,而且通过将纱条不匀分解成几个基本平稳过程之和,讨论了实际纱条功率谱密度的典型形式。同时,还指出乌斯特波长谱与均方根谱密度属于不同的概念:前著既不表征 CV 值的波长分布,也不可与理想纱条的均方根谱密度相比。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用十六位微处理器 Intel 8086实现纱条不匀谱分析的设想,并完成了其主要软件(包括一定点 FFT 子程序)的设计与调试。将 IBM-PC 与乌斯特传感器联机的实验结果表明,功率谱能在功能上代替乌斯特波长谱。本系统的算法简单而高效,与乌斯特仪器相比,不仅成本很低,且其功能和灵活性将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ARMA模型谱分析纱条不匀,通过与条干仪分析结果对比发现,在对信号经21阶 FIR低通滤波器滤波后,选择ARMA(5,1)到ARMA(8,2)的模型,能得到较好的分析结果。对此,本文检验了不少纱条不匀信号的非稳定性,这在选择模型参数辨识方法时应予注意。  相似文献   

4.
在对纱条不匀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通过G-P算法,分析了关联维数的饱和特性,得到其吸引子的分数维,其次又采用了PCA分布法对其进行确认,结果表明在所分析的棉条不匀序列中,存在混沌现象.这为进一步应用混沌理论对纱条不匀进行分析和建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用AR模型分析纱条不匀和故障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IBM PC/XT微机上,采用模型参数法和模式识别技术,进行了纱条不匀的分析和生产中故障识别的初步研究。研究表明:使用18阶的AR模型所得到的熟条功率谱曲线,能有效地反映出熟条的不匀结构。采用修正的K-L近邻法使故障识别准确率达到85%。这种模型参数法和故障识别技术对改进纺纱工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导得纺纱杯内纱条曲线形状和张力的方程;利用这些方程可以比较可靠地求得纺纱杯内的纱条张力,解决杯内纱条张力不易测定的困难。根据这些方程作图,就可从这些图中简捷地求得杯内纱条的重要参数,用来计算纱条张力。另外,本文对正反向剥取形式也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应用文献[1]所提出的理想纱条的数学模型,对理想纱条的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理想纱条是各态历经的强平稳过程,给出了其二维概率分布以及均值、自相关函数等数字特征,建立了纱条自相关函数和纤维平均自相关积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根据电容式均匀度仪的原理,当混纺纱条在电容式传感器中的充满度很小时,提出成分、纤维和空气三者组成串联或并联介质的分析方法。这两种分析方法均可推得电容变化量与纱条混纺比之间的线性关系。但是,串联方法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并联方法则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因此,对于混纺纱条,当成分纤维介电常数的差异及混纺不匀较大时,测得的不匀率数值将大于纱条的实际条干不匀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时纤维的线密度引入平稳过程和窗函数两个概念,提出了纤维的一种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理想纱条的假设条件作了减弱,建立了一种更具普遍意义的理想纱条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Pandit Wu方法对并条纱条进行建模分析 ,提高了建模过程的程序化水平 ,可迅速建立在线预测模型。研究认为 ,并条纱条可以用AR(n)模型及ARMA(m ,n)模型进行预测控制 ,且模型的阶次一般为 2~ 5。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离散率的定义,讨论了离散率的意义,由所假设的随机纱条的条件,推导了随机纱条的离散率公式和近似的计算式.并用18.2 tex(32°)普梳纯棉纱做了纱线均匀度与针织物和机织物外观质量之间的对照试验,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根据织造前纱线的拉伸性能和织造、后整理工艺预测织物的拉伸性能,研究了织造和染整加工前后精梳毛纱拉伸性能的关系,获得了三方面的结论:(1)经常规后整理加工的各种精梳毛织物中经纱的伸长变形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但其纬纱的伸长变形能力与织造和染整工艺有关。(2)坯布染色情况下织造前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在伸长率方向扩大一定倍数以后与织物中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相当。纱线染色情况下织造前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的某一部分与织物中纱线的伸长变形曲线相当。(3)后整理加工中的经向张力和拉幅张力对精梳毛织物中纱线的伸长变形能力的影响特别大。树脂整理有降低织物变形特别是变形回复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杯纺复合纱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过改装的转杯纺纱机上,通过调整涤纶长丝的超喂率生产不同结构和性能的转杯纺复合纱。长丝超喂率对复合纱的外观、结构和性能均有较显著的影响。当长丝张力随长丝超喂率减小而增加时,长丝从复合纱表面逐渐趋向于分布在纱线内层。复合纱的拉伸性质、条干、毛羽等性能与长丝超喂率有密切联系。与纯棉转杯纱相比,复合纱的外观和性能均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喷气变形丝的结构特点,通过实验得出了喷气变形丝退绕张力波动大、抗弯刚度高、断裂功小的结论,为探索喷气变形丝针织工艺提供了设计依据,同时补充了国外学者关于喷气变形丝针织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牵伸装置的局限性,一般长纤维和短纤维纺纱是分别在不同设备上进行的。苎麻/棉混纺纱也都是以苎麻短纤维(落麻或切段麻)和棉纤维按短纤维纺纱系统混纺而成的。由于原料性能的限制,其成纱质量较低,尤其是条干不匀、麻粒等方面较差,难以满足高档织物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长、短纤维在长纤维纺纱设备上进行各种方案的纺纱试验,证明了只要合理调整牵伸装置等工艺条件,长短纤维在同一设备上纺纱是可行的。并对纺出的长麻/棉混纺纱的性能作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纺纱原料性能的改善,长麻/棉混纺纱的质量较短麻/棉混纺纱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这对开拓麻/棉混纺纱生产和市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mbination has been obtained for producing coarse pure ramie noil yarns on rotor spinning system currently. Because of no yarn properties standard available at present for suchlike yarns, it is considered necessary to analyse the acceptability of coarse pure ramie noil rotor-spun yarns in terms of yarn properties before their products being developed. By the aid of a hypothetical concept "pure ramie noil ring-spun yarn",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coarse pure ramie noil rotor-spun yarns are condsidered acceptable to a great extent; furthermore, it introduces 5 kinds of woven fabrics and 3 kinds of knitted fabrics successfull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from those yarns.  相似文献   

17.
毛涤复合纱线扭转性能及扭应力松弛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自行研制的直接测量纱线扭矩装置,这里测试数种纱线的扭矩-捻度关系曲线及其在常温和热状态下的扭应力松弛关系曲线,分析相同捻度下各种纱线扭矩差异的根源,发现涤长丝与毛短纤复合纱线的特殊结构是造成复合纱线残余扭矩较大的主要原因,这里的测试结果可作为纱线的捻度设计及捻度定型工艺设计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选择性染色法,在显微镜下面观察大量不同混比纱段表面纤维的分布,发现不同种类纤维在纱线表面是周期性地并有间隔地呈螺旋状排列,单纤维集聚形成不同的段长,这些段长在纱线表面有一定的变化规律。通过微机计算分析,它符合典型的随机分布—泊松(Poisson)分布。从而可用此分布检验纱条质量,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9.
纺制摩擦包芯纱是提高摩擦纱强力的一个有效手段。该文对摩擦包芯纱的加捻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获得了加捻过程中纱线转动速度n(x)和捻度T(x)的变化规律。以棉纤维为外包纤维,对涤纶、锦纶6及粘胶长丝等三种不同材料的芯丝对芯丝预加张力对摩擦包芯纱强力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理论研究的结果对试验规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从纤维在空间上的三维形态以及在纱线横截面上的分布分析了低扭矩环锭纱中纤维的三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低扭矩环锭纱中大量的纤维轨迹呈非同轴异形螺旋线,其螺旋轴线与纱线轴线不一致,且螺旋半径不断显著变化,同时,很多纤维片段的螺旋线方向与纱线正常捻度方向相反.此外,低扭矩纱线中纤维在纱线横截面上的分布较为集中,有利于拉伸变形时纤维同时受力.低扭矩环锭纱的这些结构特征揭示了其独特的物理性能,即低残余扭矩、低捻度、高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