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用微乳液法制备了纳米SnO2与石墨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对其用不同温度进行了热处理.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恒流充放电法考察了试样的电化学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有着较高的循环容量,不同热处理温度对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电池的循环容量都明显增加,但不可逆容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
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升温速率、热解温度、碱浓度对稻壳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差热-热重(DT-TGA)分析、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不同条件处理后的炭材料进行表征,通过电化学分析其充、放电性能.结果表明:该材料属于无定形炭材料,首次充电容量为678.0 mA·h/ g,首次放电容量为239.0 mA·h/ g,十次循环以后容量基本稳定,可逆容量保持在206.1 mA·h/ g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棉籽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利用微波辐射脱氢、炭化、活化制得类石墨烯结构炭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CV)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以棉籽为原料可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类石墨烯结构炭材料,该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化学性能优良,并且库仑效率高.材料在充放电倍率为0.5C时,第1周放电比容量达1 817.4mAh/g,第2周放电比容量达到726.5 mAh/g,经过0.5C,1C,2C和5C循环回到0.5C的时,充放电比容量仍保留在648.1mAh/g.  相似文献   

4.
失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再生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为原料,将锂与钴元素的比例进行适当调整后,采用高温固相合成制备出LiCoO2材料,并利用XRD、SEM、循环伏安等手段对不同煅烧温度下合成LiCoO2材料的晶相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经850℃煅烧12h后的LiCoO2材料的性能较好,首次充电容量达143mA.h/g,放电比容量达126mA.h/g,循环30周之后仍保持92%的放电比容量,再生后的LiCoO2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醋酸锂、硝酸亚铁和磷酸二氢铵为主要原料,柠檬酸为溶剂和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氩气保护下合成橄榄石型LiFePO_4阴极材料.为了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在LiFePO_4阴极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了氟和锌离子.采用扫描电镜、X线衍射光谱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系统分别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氟和锌离子的添加能影响LiFePO_4作为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微结构及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下,Li Fe_(1-y)Zn_y(PO_4)_(1-x/3)F_x/C(x=y=0.01)作为阴极材料制备的电池在0.1 C的倍率下放电,首次放电容量为166.0 m Ah·g~(-1),表明氟和锌离子共掺杂的材料在高倍率电流下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焙烧法制备正极材料钴酸锂LiCoO 2 ,并采用异丙醇铝(AIP)对其进行表面包覆,通过XRD、SEM、EDS mapping和电池充放电测试研究了AIP包覆量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AIP包覆可有效改善材料的循环性能,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库仑效率和倍率性能.相比于未包覆的LiCoO 2 样品,包覆量为0.1%的LiCoO 2 样品,具有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2C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提升至176.8 mAh/g,库仑效率高达97.2%;在1.0C下经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邻氨基二苄基二硫化物(OABD)及其聚合物(POABD)的电化学性能.该材料在低倍率(0.1C)下,单体OABD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96 mAh·g-1;聚合物POABD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90 mAh·g-1,在2.0 V处有明显的放电平台,循环6次后容量保持在100 mAh·g-1,材料聚合后电池性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快离子导体Li_(0.5)La_(0.5)TiO_3(LLTO)包覆的LiFePO_4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锂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LLTO粉体对LiFePO_4进行包覆,包覆量为LiFePO_4质量分数的1%~4%.通过进行充放电测试、交流阻抗测试及循环伏安测试,研究了不同包覆量对电池的充放电比容量、循环性能及可逆性的影响。发现当LLTO含量为3 wt%,2 C、5 C时,充放电时相对于没有包覆LLTO的电池正极材料的比容量分别提高29.7%、31.6%,30次循环之后,容量损失率减小4.13%,循环伏安曲线上氧化还原峰之间的电位差仅为0.117 V,以3 wt%的LLTO包覆改性LiFePO_4显著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煤焦油为原料在天然石墨球表面包覆一层中间相炭制备复合炭材料,研究中间相炭、天然石墨球和复合炭材料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炭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考察不同温度热处理得到的复合炭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炭材料同时具有中间相炭及天然石墨球的优点;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炭材料的充放电容量有所降低,于700℃处理2 h的性能最佳,首次充电容量达378 mA.h/g,首次充放电效率为91.3%。复合炭材料在Li/C扣式电池中的循环性能得到提高,5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6%。  相似文献   

10.
负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CuO材料由于其理论比容量高(670mAh/g)、化学和热稳定性好、易合成、资源储量丰富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备受人们的关注.主要对CuO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机理、制备方法和对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方法进行综述,展望了CuO电极材料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方法合成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的新型高电压高容量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Li(CoxNiyMn1-x-y)O2试制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高功率 8 Ah 锂离子动力 电池。在研究了该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后, 研制了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电池系统并进行了车载实验。结果表明该 电池系统在深度放电条件下不仅显现出十分优越的循环性能和一致性, 经过模拟工况测试后的数据还表明单体电池升温最高仅为 5℃, 即电池系统还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因此该电池系统是适合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  相似文献   

12.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塑料包装取代金属外壳所实现的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放电性能、电池的高低温放电能力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既不同于金属外壳锂离子电池,也不同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新型设计.  相似文献   

13.
Langatate (LGT) is a novel piezoelectric crystal; its structure is similar to quartz. A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acoustic waves ( SAW) on LGT and quartz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ase velocity on LGT is slower than that on quartz. Similar to quartz. there are zero temperature cuts and pure module orientations on LGT. The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constant (k2 ) of LGT is larger than that of quartz.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AW on LGT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constants a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what deviations with different material constants. Especially.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frequency ( TCF) shows a relatively high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安全性能——过充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锂离子电池由于安全性问题,使大容量电池的应用受到限制,比如用作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动力电源.以不同正极材料组装成AA型锂离子电池,研究其过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尖晶石型LiMn2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耐过充性较好;新型包埋镍酸锂梯度正极材料有很好的耐过充性能.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由于安全性问题,使大容量电池的应用受到限制,比如用作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动力电源。以不同正极材料组装成AA型锂离子电池,研究其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尖晶石型LiMn2O4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热稳定性最好;新型包埋镍酸锂梯度正极材料有高的比能量和优良的循环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使用干电池和纽扣电池供电的特点,限制了网络节点能量的使用。而传感器网络中能量的控制主要由MAC层和路由层完成,MAC层相对于路由层对能量的控制更为直接和频繁。文章分析了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中能量消耗的各种原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以较好地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以六价铁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的超铁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文中对六价铁化合物的应用、合成方法、化学分析、材料的稳定性研究及放电性能领域的研究动态作了介绍。指出超铁材料的稳定性是该电池研究面临的重大问题,并对超铁电池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目前房车使用中存在的电池、 用电器的管理问题, 设计了一种以 Raspberry Pi 3B+为主控制器的房车电源管理系统, 该系统包括车载蓄电池监测模块和用电器监测模块。 电池监测模块利用电池专用监测芯片DS2438, 对电池组温度、 电压等车载蓄电池信息进行检测并统一管理, 完成单体蓄电池状态显示和故障报警提示; 用电器监测模块利用 RN8209 芯片检测房车用电器的电功率并及时通过主控制器对电器进行智能化管理。通过测试表明, 系统能准确测定电池和用电器的相关信息,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同时针对传统的充放电状态(SOC: State Of Charge)预测困难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修正安时积分法,充分考虑了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容量差的问题, 经 Matlab 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估算精度, 可用于 SOC 估算策略。  相似文献   

19.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不同添加剂的铅蓄电池正极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6V-6Ah电池在确保电池性能受正极控制的条件下,测定了含不同添加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及电池的湿储存性能,并采用电子扫描电镜法观察了这些电极的表面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导电纤维添加剂可明显提高电极的活性物质利用率,而某些硫酸盐添加剂可显著提高电池的储存性能。  相似文献   

20.
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Li(Co0.2-XNi0.8MnX)O2的合成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制备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工艺方法.通过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法合成了新型电池正极材料Li(Co0.2-XNi0.8MnX)O2。并采用XRD方法分析了材料的相变过程、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材料相合成的影响及不Mn/Co比掺杂对材料相变的影响;通过SEM照片可见,Li(Co0.2-XNi0.8MnX)O2粉末元素分布均匀、粒径为1~4微米.为今后进行充放电性能的测试工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