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的方法,阐述了转换时用到的主要数据结构、节点串并联关系确立时搜索节点左右连接的迷宫算法、二叉树的生成以及基于二叉树的指令表语句输出过程.对梯形图转换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论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软PLC梯形图向指令表转换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软PLC梯形图和指令表的分析,提出一种梯形图向指令表转换的新算法.该算法先将梯形图映射成AOV图,再用串并联扫描的方法化简AOV图,并转换成逻辑树,最后通过后序遍历逻辑树生成指令表.文中给出了一个转换实例,详细介绍了算法的使用及实现步骤,证明了该算法对于复杂的梯形图也能准确快速地生成指令表,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梯形图是IEC 61131-3标准定义的4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编程语言之一,但因为梯形图无法被处理器直接执行,所以大多数商用PLC编程系统都会将梯形图转换为类似汇编语言的指令表,便于生成机器指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AOV(activity on vertex)图和广义表的转换算法,相比基于广义表的现有算法,重点解决了多线圈输出问题。此外,该文提出了遍历带有输出标志位的广义表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以生成对应的指令表。算法时间复杂度最佳情况为O(n),最差为O(n~2)。  相似文献   

4.
针对PC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并实施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通过对梯形图的分析比较,绘出了逻辑表达式的变换方法。进而使用模块化和计算机编译技术,实现了电气图向梯形图逻辑表达式的自动转换、以及梯形图的自动绘制和PC指令的自动编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并实施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通过对梯形图的分析比较,得出了逻辑表达式的评价指标及逻辑变换方法.通过使用模块化和计算机编译技术,实现了电气图向梯形图逻辑表达式的自动转换,以及梯形图的自动绘制和可编程控制器指令的自动编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二叉树模型和遍历技术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叉树模型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算法.根据配电网络中任一元件位于馈线或分支线这一特点,将整个网络的元件组合成馈线节点和分支线节点两种集合元件,从而将元件故障等效为相应的节点故障,实现对配电网络模型的简化,采用二叉树模型作为算法的数据结构,易于实现对整个网络节点的遍历及节点的搜索.该算法在可靠性评估过程中没有进行任何近似,计算结果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7.
浅谈PLC的编程方法之一——逻辑设计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集选电梯外呼信号停站控制中的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为例,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方法:首先应分析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对于复杂控制,则应画出控制对象的动作循环图;再对每一个动作进行逻辑设计,列出其逻辑方程;还要考虑各控制环节之间的顺序、互锁、延时、互不干扰、同步等功能的实现;每一控制环节的逻辑关系设计完成后,即可按工艺要求将各个环节列出一个共同的逻辑方程,再将其转化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梯形图.  相似文献   

8.
以一个实际立体仓库系统的出库流程为例,给出利用普通Petri网设计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程序的方法.首先,根据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出库流程,提出其对象Petri网的设计方法;然后,根据系统工艺流程对应的顺序控制规范,在对象Petri网的基础上增加执行机构的变迁,最终得到闭合Petri网(监控器);最后,给出将闭合Petri网转化成PLC梯形图的方法,实现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形式化建模和PLC程序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更容易自动实现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转化为梯形图语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满二叉树顺序存储序列与中序序列之间解析关系的研究,推导与证明了完全二叉树的一些重要性质,给出了一种可快速访问的满二叉树中序序列存储方法并设计出相应的遍历算法。基于该方法,一颗具有N个结点的满二叉树中序序列仅需要线性时间复杂度O(N)即可遍历,相关计算过程可嵌入在可重构系统中形成可重构计算单元。还给出了算法的C++实现过程及可重构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电梯外呼信号停站控制中的控制梯形图的设计为例,提出了借用继电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来设计控制梯形图。首先应分析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对于复杂控制,则应画出控制对象的动作循环图;再对每一个动作进行设计,并画出其梯形图;还要考虑各控制环节之间的顺序、互锁、延时、互不干扰、同步等功能的实现;每一控制环节的设计完成后,即可按工艺要求将各个环节梯形图,转化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梯形图。  相似文献   

11.
PLC的SFC图在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时所存在的编程复杂、不易理解等问题,采用PLC的顺序功能图来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编程简单而且直观等特点.以送料小车的控制为例,采用顺序功能图的方法编写其控制梯形图,从编程结果可以看出,与应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直观、逻辑性强等特点,提高编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对通用机械压力机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进行计算机模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研制了相应的模拟软件,叙述了模拟软件的基本功能,分析了模拟软件中PLC控制梯形图的绘制方法、梯形图等价逻辑语句程序的生成及文件保存的方式,并对锁值模拟、梯形图扫描跟踪、PLC控制及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过程的动态模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该模拟软件界面友好,通用性强,在机械压力机动作过程中实际电器的输入和输出可直观地显示在微机界面上,从而为程度调试、修改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3.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简称为PLC,它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工业控制专用机。最大特点是采用易学易懂的梯形图编制程序,梯形图符号和定义与继电器展开图完全一致。用PLC设计自控应用系统无需掌握复杂的计算机硬件原理就可编程实现,且PLC性能稳定可靠,使用灵活方便,本文通过产品分拣自控系统教学模型的原理分析,介绍了如何利用PLC中的高速计数器实现位移和速度的控制,并对整个系统程序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块生长观念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将梯形图转化为语句表的转换算法。该转换算法以梯级为单位,采取"自左而右,自上而下"的扫描顺序,通过竖线标志来确定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借助存放块(依据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不断生长的块)的栈来定位下次扫描的元件对象。该算法不仅能清晰地表达出梯形图各元件的逻辑关系,语句表转换过程准确快速,还能成功的实现梯级中包含多分支输出的复杂梯形图到语句表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种以可编程序控制器为控制单元的大功率轴快流CO2激光器的逻辑控制系统,给出其电气控制硬件结构和软件逻辑控制方案设计,并以光闸动作为例,说明了PC机控制软件及梯形图的设计思想和特点,该系统工作可靠,修改维护方便,完全满足激光器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6.
张忠民  谢霄 《应用科技》2011,38(3):50-54
针对CAN、RS-232接口的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了以ARM为控制核心,采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将来自CAN或RS-232接口的上传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解析,再添加TCP/IP、以太网协议封装,将数据转发到以太网上;将来自RJ45接口的以太网下发数据进行以太网、TCP/IP协议解析,再进行CAN或RS-232协议封装,将数据下发至相应的接口上.采用ARM芯片LPC2292、网卡芯片DM9000等设计和制作了协议转换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开发了相关软件.其中RS-232、CAN的传输速率可调,USB支持常用的12 Mbps全速设备,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 Mbps/100 Mbps自适应,转换时间小于20 ms.基于ARM的协议转换系统实时性强,转换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IEC 61131标准定义的5种编程语言中,梯形图简单直观,但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与执行;指令表简洁高效,可作为软PLC解释执行的目标语言,且指令与梯形图基本元素一一对应。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将梯形图语言转换为指令表语言。文章根据PLC"循环扫描,顺序执行"的工作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双向循环链表和十字链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能直观地表现梯形图各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在该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一个软PLC开发系统,解释了语言转换的实现过程,正确地实现了梯形图的编辑和指令表生成。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利用神经模糊系统从实验记录的曲线或者数据中挖掘模糊逻辑规则的方法。首先根据生产控制系统的实验记录的曲线或者数据,初步确定一个“if…then”模糊逻辑规则模型;然后利用具有非线性特性的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中的模糊逻辑运算,构造了一个神经模糊系统;通过有导师的误差反向传输学习,将训练后的神经模糊系统的网络联接权的变化结合为模糊逻辑规则的变化和修改,从而实现了从实验记录的曲线或者数据中推理、归纳的模糊逻辑控制规则。  相似文献   

19.
提出ε实数比较方法可以导致平衡二叉树(AVL树)节点归并过程的失败。分别在一维和高维实型节点情况下,分析平衡二叉树节点归并算法的执行过程。发现采用ε方法定义节点间相等关系和序关系,在一维实型节点情况下,相同数据有可能错误归并到树中的不同节点,而高维情况下可导致非法平衡二叉树。错误产生的原因是ε方法定义的相等关系和序关系不具备传递性,采用具备传递性的ε网格法可以避免该类错误。  相似文献   

20.
文本通过以可编程控制器取代继电接触控制的实验,介绍了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利用梯形图编制的程序清单,以及可编程控制器在顺序和逻辑控制中显示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