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英语中短语动词与动词短语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短语动词是英语习语的一个重要类别,而动词短语是一种自由词组。从词汇学的角度看,它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词类和短语。从结构看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加上小品词生成的,而动词短语则是由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提出的动词加上其他词类构成的短语结构。本文阐释了短语动词的结构、语义、文体等特征,目的在于准确地掌握与应用短语动词。  相似文献   

2.
黄晓丹 《科技信息》2007,(15):396-397
英语短语动词词义丰富,搭配多变,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现代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语法和语义角度入手,探讨了英语短语动词的分类及主要特征,希望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英语中,短语动词的运用比较广泛,运用起来又相当灵活。因此,对于它的分类一直是众多语言学家及学者争论的焦点。第一种观点:短语动词主要分为两大类:1.介动词——动词 介词。2.副动词——动词 副词。其理论依据是:大多数小品词在不同类型的短语动词搭配中起介词小品词或副词小品词的作用。据此说法,介词后面跟宾语,而副词后面则不能跟宾语。第二种观点;短语动词应分为三类:1.介动词——动词 介词。2.短语动词——动词 副词(A.动词 副词相当于一个不及物动词。B.动词 副词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3.短语介词动词——动词 副词 介词。第三种观点:主要有四类。1.动词 介词。2.动词 副词。3.动词  相似文献   

4.
英语短语动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小品词是-up-。传统认为短语动词的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而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up-在短语动词中的基本义是可以通过意象图式构建出来的,其引申义也是可以通过隐喻推断出来的。本文运用意象图式和隐喻详细解读了-up-在短语动词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调查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对keep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keep短语动词的能力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但和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总数上超用keep短语动词,且超用现象集中于个别keep短语动词,而少用其它大量keep短语动词。深入调查后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keep短语动词具体存在小品词误用和使用冗余两点失误。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短语动词的教学方法,旨在促进中国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品词-OUT-语义的认知语言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OUT-是英语短语动词中使用频率居于第二位的小品词。传统认为它与英语习语中的介词和副词一样,其语义具有不可分析性。根据物象与背景理论中-OUT-的意象图式,它的语义在短语动词中具有可分析性,其基本含义与事物从内到外的移动相关,在短语动词中有18个义项,其中包括其概念隐喻变义,这些义项对短语动词的语义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短语动词通常是指其后跟上一个介词(副词)小品词或一个副词 一个介词小品词的动词。发表在《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 期)中《论英语短语动词的类别及使用》一文中,笔者明确了把短语动词分为四种类型的观点即: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对英语动词短语和短语动词加以区分.着重论述了英语动词短语的分类,结构上的固定性、语义上的完整性以及其它各种特点.对动词短语的来源、形成以及语体特点也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使用有限的语义知识, 导致长距离的动宾短语对翻译质量不高的问题, 提出基于动词选择偏向性的翻译模型, 引入动词对宾语的语义约束信息, 为动词找到合适的宾语翻译。首先使用条件概率方法, 训练动词对宾语的选择偏向性, 然后将选择偏向性作为一个新特征, 集成到基于短语的翻译系统中。在大规模测试数据集上完成汉语到英语的翻译,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选择偏向性的翻译模型能够很好地捕获长距离的语义依赖关系, 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短语动词在科技英语中的特点和用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英语的短语动词结构固定,词义完整.虽然有时被其它成份所分隔,但仍旧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概念.在科技文章中,使用短语动词也越来越普遍,这是因为短语动同在结构上短小精悍,在词义上一词多义或多词同义,许多短语动词还有修辞的功能,采用它们可以使文章写得生动活泼,词义表达得准确、形象化,并具有比喻的作用.本文强调初学者要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短语动词,以利于阅读和写作.  相似文献   

11.
英语短语动词一直是语言学家及学争议的焦点,对众多的短语动词以其语义特点和使用特征为依据,笔认为:1.将其分为四类较为科学、合理;2.表示外部行为的动词和含有方向意义的副词所组成的短语动词在任何情况下均起不及物动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白国芳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3):100-102,128
动词体现事物的运动、变化等事件过程。运动等事件范畴各基本语义成分在英汉语中的语言体现形式是同中有异。英语中,运动动词常包容方式意义,词化程度很高;运动的路径及方向意义主要由非词化的方式,即由单独的动词附加成分来表达。汉语中,运动动词只对几种基本运动方式做概括区分,详细的方式意义主要由动词的附加修饰成分即状语来体现,词化程度很低;而运动路径及方向信息则常整合在动词中,因此,汉语动词在路径意义上词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介词短语是英语中常见的语言表现形式。它可用作状语 ,也可用作定语或表语等。掌握介词短语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对具体语言事实的观察,发现比较结构和并列结构有着相似的句法特性。从这一新视角出发,提出一种新的解释短语比较句派生的方法:短语比较句是并列缩减操作作用于它的底层从句表达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英译汉翻译中词类转换为立足点,对钱歌川的译作《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名动转换、形动转换、副动转换、介动转换及连动转换等词类转换方法作了较详尽的剖析,以期对钱氏的翻译思想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无论英语或汉语总的说来在一个句子中,动词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英语和汉语各有其本身 的特点,例如,在一个英语句子中只能有一个动词,而汉语有时则可使用两个或者更多的动词, 因此在英译汉时通常有必要将英语中除谓语动词之外的一些词译成汉语的动词。这不仅符合汉语 的表达习惯也忠实于原文。本文主要阐述了抽象名词(特别是动作名词action-nouns)的翻译方法,其中包括根据不 同上下文将“动作名词+of名词”的结构译成汉语的“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 此外,也涉及到将英语中动名词以及“to be+形容词”,“to be+介词”,“to be+付 词”等结构译或相应的汉语动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魏丽琴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3):117-119,127
以影山的内项复合理论为基础,对英语中的NV型复合名词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以及探讨英语中的NV型复合名词的构词情况,并得出结论:1.当名词为动词的项时,内项最容易得到复合,验证了影山的内项复合理论;2.内项与外项在与动词复合时的生产能力呈现两个极端现象,即内项〉外项。  相似文献   

18.
情态动词should在虚拟语气句型中有时可以省略,有时不能省略,其用法常常使许多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将时态理解为“表示动作或状态与说话时刻关系的动作词语形式”,便于我们从全新角度认识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和祈使句式。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语义及句法结构两方面比较分析了should一词在两种虚拟语气句型中的不同用法,并且探究了该词的用法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