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现代文献,苏雪林日记的"另类"主要和她作为赴台右翼知识分子的身份相关。日记未能在大陆出版,是少见的赴台文人研究资料,内容也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尤其在研究揭示右翼知识分子赴台的曲折心理历程以及赴台知识分子晚年关于"统独"议题的立场方面,苏雪林日记提供了一份有"另类"价值的私人文献档案。  相似文献   

2.
珞珈三杰苏雪林与袁昌英、凌叔华,因才力卓群,关系密切而得名。苏雪林与袁昌英、凌叔华关系虽偶有龃龉,但始终互相扶持,心心相念。细宄苏雪林与袁昌英、凌叔华的关系表现,我们可以窥见苏雪林既真诚、善良、热情却也自尊甚重、有嫉妒之心的多样性格,揭开笼罩在三杰交往中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3.
曾轰动社交电商行业的花生日记被罚案件终于尘埃落定。近日,广州市监管部门对花生日记2019年“天价罚单”案件结案:撤销7456.58万元的处罚,最终对花生日记作出904万元处罚。花生日记目前已经全面整改并缴纳罚款。社交电商一直在争议中不断前行,发展过程中也有不少企业经历了罚款案件,但像花生日记这种天价罚单被撤销,且在各级政府部门指导下全面整改的案例并不多见。花生日记的案例无疑给整个行业的合规化发展提供了范本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二十年代,苏雪林女士作《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其中固然有不少附会无稽之谈,但指出李商隐青年时期曾与女道士谈过恋爱,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证明这一点,对于理解部分《无题》诗及其所以写得如许朦胧,是很有帮助的。考《玉溪集》中咏女冠诗共有三十多首,诚如苏雪林所说:“若义山与女道士没有深切的关系,为什么一咏之不已,而再咏之;再咏之不已,而三咏四咏呢?”*本文将这三十多首诗略作排比,“细按行年,曲探心迹”,对苏雪林之说多有补正.然未敢自以为是,姑公诸同好,或可纠谬。  相似文献   

5.
古人说50知天命,很有道理。50岁生日那晚,我梦见如来,对人生忽有顿悟。从那天开始,我就每天写生命日记,尽管铭源集团有五大产业、6000余名职工,琐事缠身,但我近五六年来还是做到了一年一本书,都是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6.
莎菲以个人的至真至情坚韧地对抗着传统的爱情、友情、亲情,亦即社会的理,其人生之路充满了悲情,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也便具有了浓重的悲情意识。  相似文献   

7.
审美是一种特殊的人生实践,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具有情感性、根源性、直接性的特点。人生境界的意义在于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和生命的升华,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地。审美与人生境界关系密切,它可以帮助人们从小我之境向大我之境不断攀升,进而实现情感的净化和精神的升华,最终目的是走向人生的至高境界。当今社会的困境,更加重了通过审美提高人生境界进行审美还原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8.
这是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在中国出版的第二部战地日记,是又一份珍贵的日本侵华史料,也是从反面提供的一部历史读物。东史郎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战地日记名为《东史郎日记》,记述的是他在1937年8月应召入伍至1938年9月的侵华经历。现在出版的这本《东史郎战地日记》与上部日记在时间上相衔接,是作者在1938年10月至1939年9月继续随日军十六师团步兵第二十联队服役、辗转入侵华中地区的经历实录和作为一个日军上等兵的内心纪实。东史郎对自己的战地日记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前一部日记由于涉及南京大屠杀故在南京出版,后一部日记则在中国首都北京出版。他希望通过在中国两  相似文献   

9.
人生与读书都存在着两种递升式的境界:从自觉到自由。人生必经自觉的砥砺与历练,读书必经自觉的苦修与积累,才能最终进入审美自由的境界。在砥砺历练与审美自由的因果联系中,追求人生与读书境界的圆融合一;以儒家之境为本,以道家之境为用,以佛家之境为得,领悟"入"、"出"、"悟"的读书三昧;以吸纳式读书为起点,研究式读书为致用,审美式读书为终极,从而获得一种快乐而诗意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诗歌具有突出的日记特征,很大程度上承担了日记的功能,因而可以视为中国古代诗人的诗体日记。但它又与真正的日记有所不同,具有自己的表现形态。这样的特点,压缩了日记体散文的产生空间,弥补了正式日记的不足,是造成中国古代诗歌创作高度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它又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世界知识》2008,(20):70-70
他写的第一个中文是“香烟”,他曾是个裸体主义者,喜欢跳狂野毛利舞……他就是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家李约瑟(1900年~1995年)博士。9月24日,这个在中国与西方世界之间架桥的英国人的传记——《炸弹、书和指南针——李约瑟和中国的伟大秘密》在英国正式上市,由西蒙·温切斯特所著的新书以日记、书信等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披露了李约瑟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2.
夏楠 《科技咨询导报》2010,(22):253-253
本文将从隐喻入手探讨现代人的生存及命运。作者认为命运是偶然的,是与社会息息相关的。作者运用既不同于西方式的抗争又不同于东方式的顺从的独特的命运意识,探究了主人公是如何在被毁损的人生中最终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人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林宝立 《海峡科学》2008,(12):127-128
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中看到、听到或自己做的比较有意义、有趣的事情记下来,也就是说,日记,就是写自己身边的事.如何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写清楚,并且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写好日记,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提高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笔者认为,写好日记关键要做到两点,即观察与积累.  相似文献   

14.
现代日记文学的出现,是五四时期主体生命意识萌发和个性解放精神高涨的结果。日记的地位得到肯定和推崇,以及作家热心于撰写、刊行日记,并努力把日记艺术化,说明日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形式,已经进入作家的视野。现代日记文学凸显人物个性,表现方式灵活,具有真实之美。  相似文献   

15.
撰写实习日记是顶岗支教实习的任务之一。文章从撰写实习日记的目的及意义、实习日记的内容和要点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指导师范生撰写顶岗支教实习日记,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实习日记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佐日记》是日本假名日记文学的先驱,在日本文学史上,它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局面,带来了假名文学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利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对比意识观照下张扬国风文化这一视点出发,探寻《土佐日记》的主题及历史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艾伦·金斯伯格与佛禅的因缘是偶然中的必然。这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文学和文化背景相关联。大学时初结佛缘,后在与东西海岸的师友交往中佛缘渐深,以至亲自到印度、中国学佛参禅,最终皈依佛门,信奉持受一直到生命的最后。在佛禅的因缘中,威廉·布莱克的声音穿越时空开启他灵性的顿悟;在禅悦的人生中,他随缘任运,融通诗禅的自发写作表现出感悟生活真实的诗禅美学;在禅悟的人生中,他慈悲为怀利益众生,超越生死而最终回归生命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8.
在民国时期浙江文人中,徐志摩以其天才的诗歌创作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一直获得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其成果早已蔚为大观。以其日记为资料来源,运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考察其在民国时期的日常生活状况,从诗人之日常生活和日常交往活动角度,阐释诗人之文学活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诗人内心世界的诸多因素,以加深对这位天才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先锋小说家墨白的中篇小说《爱情的面孔》讲述了主人谭渔与情人约会的故事,然而作者却戏剧性地在谭渔爱情的追寻中使其遭遇诱惑,最终落荒而逃。小说是作者以个人言说的方式对现实人生的深刻讽喻,其中,围城内外的交困,真与幻的迷离和让人猝不及防的生命戏剧化扭转,是作者最为焦灼的人生讽喻,这些形成了墨白小说独特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潘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争议的作家,而争议主要集中在对他人品与文品的评价上.《闲居赋》是潘岳最优秀的赋作之一,从中可挖掘出潘岳积极仕进的思想根源与现实动力,进而揭示潘岳的人生悲剧其实是理想在现实中破碎的悲剧.《闲居赋》描绘着潘岳理想中的人生境界,身处偷生尚且不易的乱世,他却因看不清时局而最终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其人格上体现出来的矛盾,其实也是人生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