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996年初夏.广州"63层"(国际大酒店)写字楼.某安徽籍老板的公司. 一个瘦瘦高高的人从总裁室出来,挎着个皮包.公司老板亲自送他走过大厅,并边走边指着员工向这个人介绍:这是我搞IT的队伍.这个人就是史玉柱,他对大家点头、微笑.而老板则点着他说:你小子,不捣鼓高科技,改行卖药啦.史玉柱笑笑,说"是啊,我不捣鼓高科技啦……"  相似文献   

2.
黄晓蕾 《华东科技》2010,(12):28-29
<正> 创业导师"大手牵小手"一个点子能救活一家企业。身为一家小企业的老板,小林的压力一直很大。一年多前,从德国学成归来的小林带着一项先进的集成电路刻写技术来到上海漕河泾科技创业中心,注册成立了现在这家公司。原以为凭着自己"独步天下"的技术,很快就能打开局面,但让小林没有想到的是,由于他的技术太过前沿,现有的芯片厂商不愿意冒险采用,只能零星地接一些新品试验之类的小单子,经营状况很窘迫。今年3月份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组织的创业导师来到漕河泾创业中心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时,小林带着自己的困惑到了现场,结识了创业导师潘今一。潘今一自己是一家非  相似文献   

3.
<正>说话简练、有一说一,这是天使湾庞小伟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1973年出生的人,却有很多白发,他说,可能是此前的创业后又被迫退出,留下的"礼物"。天使湾投资创始人庞小伟,是投资者,也是诗人。两种极端情绪的糅合造就出一个敏感、极具理想和使命感的天使人——崇尚自由和个性。为什么做投资?他说,是因为以前经历的创业股权纠纷,让他思考如何做一个好的投资者,所以有了"天使湾"的诞生。为什么只投互联网产业?他说,是因为喜欢互联网的自由、分享和平等精神,也很契合他创业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创业阶段、或员工数在二百人以内的公司,老板能力有多强,公司就有多强;跨过创业阶段考验,或员工人数超过二百人,则老板的胸襟有多大,公司就可以有多大。”这是台湾日盛证券企  相似文献   

5.
正"在徐圣涵看来,"没有钱,没有资本"正是他创业的最大"资本"——这让他可以毫无顾忌地去闯。也恰恰是这股闯劲儿,使他在漂泊的时光中收获了自己的梦想。"在很多人眼里,他不被理解:不读大学,不找一份固定的工作,只知道东奔西跑。而事实上,他多年在不同的城市辗转,风餐露宿,只为寻找一个能让他实现创业梦的机会。为此,他无畏风雨,朝着梦想拼命闯。几年后,漂泊的时光,执着地逐梦,换来的是梦想蓝图  相似文献   

6.
时下,人们习惯于把顾客称为"上帝"。大凡精明的经营者,为了提高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都会挖空心思地去积极"创造上帝"。日本有家巧克力公司的老板便是一个"创造上帝"的高手,他抓住日本人逐渐兴起的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心理,设法在日本青年中培养过"情人节"的习惯,并在电视广告中宣称,凡在"情人节"期间购买他的巧克力糖果,可半价优惠。此招果然奏效,每逢"情人节",日本青年便把巧克力作为互赠的必备礼品。该公司由于创造了这批顾客,使巧克力糖果年销售量高达20万吨,销售额超过500亿日元。"创造上帝",说穿了就是不断拓宽销售领域,扩大销售渠道,用此独特的经营方  相似文献   

7.
《奇闻怪事》2011,(8):33
经济间谍村山已经被人识破,此刻正受K公司老板们的训斥。被村山盗去重要机密的K公司的老板们虎视眈眈地盯着村山。"不交警方,当场把他干掉吧。""把他碎尸万段吧!"  相似文献   

8.
正原本可以在"儒学"中肆意徜徉的他,却成为了一个理论物理学专业的纯理工男。在孔华威的微信"朋友圈"中,不是和人讨论儒学和新教孰优孰劣,就是在做科技创业布道,同一个人跨界最传统的和最时髦的两个领域,貌似很分裂。但对他来说,将这二者结合,恰恰是顺理成章,毫无违和感的事。他是孔门第74代繁字辈,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时常把"知、仁、勇"挂在嘴边,将儒家典籍摆上案头。原本可以在"儒学"中肆意徜徉的他,却成为了一个理论物理学专业的纯理工男。如今,他在担任创业导师的同时,也正不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跨界精彩。  相似文献   

9.
婕妤 《创新科技》2012,(1):40-41
<正>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ion)是世界上最大数据库软件公司的老板,他的产品遍布全世界。开始创业时只有1200美元,却使得Oracle公司连续12年销售额每年翻一番,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他自己也成为硅谷首富。在硅谷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问:上帝和拉里.埃里森有什么不同?答:上帝从来不认为他自己叫拉里.埃里森。"事实上,埃里森的张狂让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但是他狡黠地一笑,  相似文献   

10.
麻毓筠 《太原科技》2009,(11):46-47
在太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5楼的一间窗明几净、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里,除了5名正在沉醉于工作的年轻人,记者见到了这间公司的创始人--25岁的姚永彪,他就是建立还不满一年的天助科技有限公司的经理.活力四射的姚永彪说:别看我们公司小,9月8日才人驻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这么快就步人轨道,还要多亏太原市科技局2009年在"民生科技促进年"里开展的条件建设改善民生专项行动,在太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我们几个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聚到一起,开始了我们的创业历程,我们感到很幸运!  相似文献   

11.
<正>创业如何定成败?若创业者达到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成功的。怎样定目标?人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儿。创业是个人或集体发现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的过程。多数人把"价值"等同于金钱,以赚钱多少来衡量创业的成败。蔡志军不这么认为,他说:"创  相似文献   

12.
在硅谷,印度技术天才名扬天下,可是都难逃“高级白领”为他人做嫁衣的命运。由于坎瓦尔·雷奇的出现,这一切全都变了。在雷奇的率领下,印度的技术天才们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公司,自己当上了老板,印度企业家联盟(TiE)的大旗熠熠生辉,名声大振,坎瓦尔·雷奇也因此得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雅号”:“硅谷黑手党教父”。 雷奇使得一大批印度人在硅谷成了“超级明星”,他被誉为“硅谷最重要的投资人”。  相似文献   

13.
一个出生于中国台湾的农村孩子,以5000美元在洛杉矶创业,几经周折,他的公司终于登上了防网络病毒软件领域的霸主席位;而作为全球前100名最热门上市公司创始人,他本人连续两年被美国《商业周刊》推选为“亚洲之星”,并被收入哈佛商学院MBA的成功案例——这个人称“Mr.Change”的中国台湾人,用成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挡不住的趋势”而他的秘诀,就在于“改变”!  相似文献   

14.
<正>创业始于生存,但创新要的是跨界思维。创业是一个有趣的过程钱海波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更多的是一种清晰而真实的认知,他甚至直言:"任何创业也没什么伟大的,因为我做的这件事情正是我想要做的。"2008年创建铁能建设的钱海波,其实并非一开始就准备踏上创业路,甚至2006年从上海岩土院跳槽后他还自我休整了一段时间,与当时的"老东家"在投资理念上  相似文献   

15.
章泓 《当代地方科技》1999,(5):12-13,14
"上海一百"的老总们好有魄力!今年7月29日,老字号"上海一百"与"视美乐"公司几个20出头的年轻人签下了高达5250万元的投资合同。这惊世骇俗的一举,成为中国商界与科技界今夏很亮丽的一道风景。"视美乐"是一项集光学、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的新型多媒体超大屏幕透影电视,它是多媒体透影市场的一个革命。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同类产品,因而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这项发明的拥有者是清华大学三年级学生邱虹云。为使产品尽快商业化,他和一帮同学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并尝试着采用风险投资模式以加快知识和技术转化成巨大的财富。风险投资是美国硅谷目前最流行的模式,投资者参与整个创业过程,双方拥有相应股份并承担风险。风险投资这一新的投资模式已成功地培育出了许许多多的高技术企业,包括著名的"雅虎"和"搜狐"。在中国,"上海一百"的老总们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经过对项目和人员,尤其是人的认真考察后,毅然签下了投资合同:一期投入250万元,用于中试,二期5000万元用于批量生产。产品也将由"上海一百"专卖。尼葛洛庞帝说得好,"从某种意义上说,风险投资投的是人"。  相似文献   

16.
钱老板今天大喜——因为钱老板买了一辆一百多万元的新"宝马"车。咋说,也得炫耀一下啊!钱老板从车市将"宝马"提出来,便约了几个好朋友到酒店去撮一顿,老婆孩子已经先去酒店陪那几位朋友了,现在钱老板就只急着回家去接老父亲。老父亲其实不算太老,才六十刚出头,但是钱老板要叫他"老父亲",因为钱老板觉得这样叫显得更亲  相似文献   

17.
<正>从墨尔本大学博士毕业到校园创业,到成为麦肯锡公司顾问,再到第二次创业,这是彭韬"高富帅"般的经历。而创业短短一年,他的"面包旅行"便获得数百万美元投资。那么,"面包旅行"是怎样从旅游APP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它的商业模式是什么?一不小心走上创业路十几平米的民宅、三个合伙人、一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彭韬就这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不是必须去追赶的潮流,只是凭着那一股‘你必须去做,不做就会后悔’的激情。"彭韬说。彭韬,是"面包旅行"APP的开发者。"面包旅行"是一款致力于打造个  相似文献   

18.
马维业 《科技信息》2011,(14):44-44
前不久我看到一则故事,讲的是福特爱"才",取之有道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次福特公司的一台马达坏了,公司出动所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但是没有一个人能修复,福特公司只得另请高明。几经寻找,找到了坦因曼思,他原是德国工程技术人员,流落到美国后,被一家小工厂的老板看中并雇佣了他。  相似文献   

19.
"贴心豆瓣"是巴渝俗语,指甚得别人赏识与信任之人。本文就教你如何做老板的"贴心豆瓣"。1.早到晚走长时间地工作是否会使你的老板认为你组织不力或效率不高呢?不会,他显然更在乎你干了多少活。安静的清晨是处理那些  相似文献   

20.
“他是儒商!”,和刘剑鸣打过交道的客户如是说。见到刘剑鸣,在与他的整个谈话过程中能深深地体会到刘剑鸣的文化内涵。 刘剑鸣是“海归派”,1962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幼年随父母移居美国。1986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工业工程系。1983年在美国加州成立GP(Grand Pacific Enterprise)公司,公司业务涉及汽车、电子、航空等诸多高科技领域。刘剑鸣也是一个策划行家,在北美创业期间,他利用对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