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100年来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研究现状,包括水文水资源科学考察,黄河源研究,水文水资源研究等,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方面提出了21世纪黄河源头水文水资源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加强黄河河道管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黄河水行政执法力度,消除黄河河道水行政执法空白,依法管理流域水事活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授权,明确黄河河道水行政执法职责划分,为建立起黄河流域与行政区域有机结合的水行政执法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河调水调沙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协调.通过水库联合调度、泥沙扰动和引水控制等手段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有利于下游河道减淤甚至冲刷.开展全程原型观测和分析研究,检验调水调沙调控指标的合理性,进一步优化水库调控指标,探索调水调沙生产运用模式,为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和小浪底水库运行方式提供重要参数和依据.2002-2007年,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3次黄河调水调沙原型试验和4次调水调沙生产运行,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取得了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2004,(11):22-23
1952年10月30日  毛泽东主席视 察黄河,在听取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 化云关于引江济黄设想的汇报后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 水来也是可以的”。第一次提出了南水 北调的宏伟设想。 1952 年 8~12 月  为解决黄河流 域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黄河水利委员会 进行了黄河源查勘,研究了通天河色吾 曲——黄河多曲的引水线路。这是研究 从长江上游引水济黄的开始。 1958年8月29日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指出“全国范 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 主要是长江水系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 江、淮、河、汉、海…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城市众多,人口、耕地、工业均占全国1/3,而水资源仅占7.2%,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既然南方水资源较丰富,何不借一点水来解决北方极度缺水的困境。南水北调,是一个何等伟大的设想。它要穿越众多河流山川,构成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整体上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横穿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6.
汤文静  纪新爱  祝远雷 《科技信息》2009,(31):J0363-J0363
随着黄河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的局面,加强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越来越显的重要,本文简要总结了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历史现状和当前水资源管理与调度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建立黄河水资源管理度与调度的安全保障体系,提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黄河水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充分利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资料,从地方政府、黄河部门等不同角度查找黄河水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黄河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匮乏,二是机构不健全,三是执法难度大,四是水量统一调度不完善,五是水费征收问题较多等,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意见:一是综合开发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二是提高管理队伍素质,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四是搞好水量调度管理,五是全额征收水费。文章通过对基层黄河水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认为要立足科学发展观,保证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黄河流域面临的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将临界控制论应用于水资源系统,建立了黄河水资源临界调控的控制论模型;并在大系统递阶控制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模型体系的多级控制结构。应用信息熵建立黄河水资源总控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调控,使黄河水资源系统向有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我国现在水管理存在的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开发、水资源污染等问题的基础上,阐明了管理不好的原因并介绍了水管理的一些方法和建议,指出应建立高效的水管理体制以加强水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日益成为我国水资源环境治理、保护和决策的信息来源的重要环节和技术保障。本文通过研究欧美国家的水环境监测制度和相关技术,结合我国水环境监测管理的现状,对我国水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监测自动化水平、监测的水样指标以及跨界监测管理等方面有所启示,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张清军  钱万钧  张新 《科技信息》2010,(15):360-360
随着黄河流域内外引用水量的增长,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发突出,缺水日益严重。黄河水资源发生危机,且严重的水污染又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功能降低或丧失。因此,我们要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切实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同时,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程广河 《山东科学》2007,20(5):74-76
介绍了黄河流域的测控应用技术研究内容及方法,系统研究包括4个方面:黄河涵闸流量的自动化控制,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调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立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提供流域水质污染预警,保证流域水资源安全;建立涵闸及堤防安全自动监测系统,保证堤防安全,为防洪提供保障;基于GIS系统的流域综合信息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管理不合理等问题,对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基本框架和实施环境进行梳理;对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的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策略的发展状况和研究动态进行综述,包括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水敏感城市设计、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以及“活力-美观-洁净”水计划;指出未来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研究重点应包括城市水系统的监测、评估和管理体系研究,城市水系统的综合模拟模型研究,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策略实施的空间尺度效应研究,以及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建设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和方案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佰案  常楠 《科技信息》2011,(33):I0364-I0364,I0347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122亿m^3猛增到90年代的300亿m^3左右。从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间,黄河下游有22年断流,根据预测: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2010年黄河流域缺水40亿m^3,2030年缺水110亿m^3,2050年缺水160亿m^3左右,由此可见,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黄河水资源的承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缺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黄河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保护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自然和人为因素全面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形成原因,并指出人类活动大量引用黄河水资源是导致黄河下游断流的主要原因,针对黄河下游断流在因,从科学调度和管理黄河水资源,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建调蓄工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等方面提出了减缓或遏制黄河下游断流的对策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征  于华利  刘滨  李燕  韩斐 《科技信息》2009,(5):362-362
随着黄河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逐年猛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做好对黄河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调度,有效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黄河水资源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保证,是促进人水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赵运动  董梅  崔国庆 《科技信息》2009,(29):I0726-I0726
随着黄河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逐年猛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优化水黄河水资源配制不但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地区、产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跨流域调水及其对陆地水循环及水资源安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我国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也是21世纪全球水系统计划科学前沿和我国北方水资源安全保障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研讨了与气候变化与跨流域调水联系的陆地水系统概念,分析了与环境变化问题联系的国际发展态势.以跨长江、黄河、海河流域的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区和北京受水区为典型区域,论述我国南水北调重大调水工程实施对陆地水循环影响及水资源安全保障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提出该复杂性问题研究的若干重点、研究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曦  郭冰  宋宇捷 《科技资讯》2010,(15):44-44,46
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贫乏,人口众多,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之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资源市场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黄河下游的引水供水存还存在引黄水闸工程老化、计量设施不完善、数据采集手段陈旧落后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剧了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为此,我们开展了黄河下游数字供水管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黄河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有所帮助。本研究中参考了测量仪器在黄河其他河段的应用,对比了仪器的测量精度和返回结果,论证了两种传输信道的优点和缺点,开发了黄河下游数字供水管理系统。在系统中,我们用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对供水工程进行改造,并采用J2EE软件技术体系架构开发了一套B/S供水业务系统。本文介绍了黄河下游数字供水管理系统的基本情况,对系统的技术细节和功能模块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水权制度和水市场,有效解决目前黄河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