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膜法A/O工艺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膜法A/O工艺对特定高浓度制药废水进行处理,研究膜法A/O工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求出去碳动力学参数,发现只要保证足够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中一定的硝态氮与氨氮比,利用膜法A/O工艺的好氧段完全可以满足脱氮的要求,而并不需要回流在A段进行反硝化作用,实验证明,膜法A/O工艺可以实现对某高浓度制药废水的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A/O工艺或SBR工艺基础上投加沸石进行强化生物脱氮的试验,探索应用沸石强化生物脱氮处理污水的新工艺。研究表明,采用粒径为180~200目的沸石,搅拌速度为200 r/m in时,吸附时间仅为30 m in,其氨氮的吸附量便可达到平衡容量的90%,水中的pH在6.4左右时,对吸附去除氨氮最有利。在常温下沸石对氨氮可进行选择吸附,而温度高对氨氮去除较有利。应用该工艺流程可有效的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合肥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的煤气废水水质特点,深入研究A/O-气浮法处理煤气废水的方法,并探讨影响A/O工艺生物脱氮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A/O-气浮工艺处理煤气废水的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能同时去除煤气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主要出水指标COD、氰化物、硫化物、氨氮等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探讨了RNB 11芽孢杆菌在炼油废水深度处理脱氮过程中的生理特性,考察了以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膜在生物碳滤塔脱氮中的脱氮机理、脱氮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芽孢杆菌主要进行亚硝化脱氮,在氨氮进水浓度25~70mg/L范围内,氨氮去除量与进水氨氮浓度成正比,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58%~69%。  相似文献   

5.
通过试验探讨了RNB-11芽孢杆菌在炼油废水深度处理脱氮过程中的生理特性,考察了以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膜在生物碳滤塔脱氮中的脱氮机理、脱氮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芽孢杆菌主要进行亚硝化脱氮,在氨氮进水浓度25-70mg/L范围内,氨氮去除量与进水氨氮浓度成正比,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58%~69%。  相似文献   

6.
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同步脱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倒置A2/O工艺同步处理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脱氮.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对脱氮影响较为显著,试验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至少应维持9 h;好氧池溶解氧浓度增加对总氮去除不利;在60%~100%的范围内提高污泥回流比对有机物和总氮去除有利;混合液回流比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基本不产生影响,在100%~200%范围内增加对反硝化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A2/O工艺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考察了不同HRT、DO、混合液和污泥回流比、温度、C/N比等条件下,A2/O工艺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城市生活污水而言,当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为6 h、DO为4 mg/L、混合液回流比为300%、污泥回流比为100%时,A2/O工艺能获得较好的脱氮效果和有机物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解酸化+分段进水2级A/O”组合工艺对某抗生素厂废水处理生物脱氮改造进行中试研究,分析了系统处理某抗生素厂废水的效果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系统进出水COD平均浓度从4526mg/L降到了346mg/L,氨氮平均浓度从415mg/L降到了8.5mg/L,总氮平均浓度从476mg/L降到了48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3%、98.0%和89.8%,出水水质达到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分段进水2级A/O工艺具有脱氮效率高、运行费用省和管理方便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以锰矿石氧化-磷酸铵镁沉淀-A/O组合工艺联合处理焦化废水.利用锰矿石氧化去除水中挥发酚等有机物,进水p H=2.0,水力停留时间22 min,挥发酚去除率达98.8%,COD去除率64.8%.出水经磷酸铵镁(MAP)沉淀处理,去除和回收大部分氨氮,在最佳p H=10.5时氨氮去除率达81.4%.以A/O工艺生物处理,混合液回流比200%,COD和氨氮去除率为93.8%和97.3%.焦化废水经组合处理后,挥发酚、COD和氨氮去除率分别达98.8%、97.8%、99.6%.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污水脱氮除磷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对SBR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进水-搅拌-曝气-沉淀-排泥-闲置"的SBR运行模式,在运行工况下通过对COD、氨氮、总磷去除效果的考察来探讨污泥质量浓度、缺氧/好氧时间、p H、溶解氧与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3 255 mg/L,脱氮除磷效果最好,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3.33%、98.90%、85.90%;缺氧阶段p H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聚磷菌大量释磷,在厌氧2.5 h释磷效果达到最佳;在好氧阶段,溶解氧控制在1.05~1.09 mg/L,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好氧时间为4.0 h.  相似文献   

11.
硝化液回流比对水解-A/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低碳氮比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在生产性试验规模上,研究不同硝化液回流比情况下水解-A/(缺氧-好氧)O工艺脱氮效果,并以相对小时去除量为评价量,讨论回流比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A/O工艺对COD,TN,NH4+-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4.0%,64.2%,98.2%和73.2%,出水除TP和SS外,COD,TN以及NH4+-N都达到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高硝化液回流比工况下,工艺运行效果更好;在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的工况下,该工艺系统和水解池出水COD,NH4+-N,TN及TP比硝化液回流比为100%时分别低8.90,0.07,3.74,0.58mg/L和25.40,6.22,4.09,1.46mg/L.通过物料衡算,采用相对小时去除量的比值作为评价量,评价结果表明:在较高硝化液回流比条件下,水解池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增强,减轻了A/O生物池的去除负荷,进而增强了整个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SBR工艺处理有机物含量低、氨氮含量高的城市污水,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试验水样平均进水水质为CODcr=197mg/L;BOD5=95mg/L;SS=203mg/L;NH4+-N=63mg/L;PO-34=1.3mg/L,各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CODcr80%,BOD583%,NH4+-N75%,TP61%,处理后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GB8978-1996),并提出了该工艺处理低碳高氮城市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SBR工艺用于生活污水除磷脱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BR工艺处理有机物含量低、氨氮含量高的城市污水,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发现,该工艺对生活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试验水样平均进水水质为CODCr=197mg/L;BOD5=95mg/L;SS=203mg/L;NH4^ -N=63mg/L;PO4^-3=1.3mg/L,各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为:CODCr80%,BOD583%,NH4^ -N75%,TP61%,处理后出水水质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GB8978-1996),并提出了该工艺处理低碳高氮城市污水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在高、低碳氮比情况下, 探究A/O-MBR现场工艺中污水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率及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 随着进水碳氮比升高, 出水中总氮去除效率由(44.1±8.9)%提升至(78.5±7.9)%, 总磷去除效率未受影响。差异性代谢产物分析表明, 提升碳氮比能够增强菌群的氨基酸代谢功能, 同时促进核黄素的生物合成, 共同提升污水中氮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5.
郭姣  高健磊  李枫  杨博 《河南科学》2010,28(10):1331-1333
研究了进水方式与比例对UCT工艺处理城市污水同时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回流100%,内回流200%时,多点进水的同时脱氮除磷效果明显优于单点进水;两点进水中,当进水配比为7:3时能达到更高的除磷效果,TP去除率可达83%,比进水配比为5:5时提高10%;进水配比为5:5时的脱氮效果略占优势,TN去除率为77%,比进水配比为7:3时高4%;三点进水时,当进水配比为4:4:2条件下,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和88%,同时脱氮除磷效果得到加强.试验还发现,可根据监测到的回流至厌氧段的硝态氮的浓度,来判定碳源分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污水处理厂后续脱氮除磷处理工艺的占地及成本问题,以廉价天然沸石为原料,制备了能够同步脱氮除磷的复合改性沸石,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季铵盐-氯化钠复合改性沸石不仅去除氨氮,而且实现了同步去除磷和硝氮,脱氮除磷速度快,效率高,且去除互不影响;对氨氮、磷和硝氮的吸附数据均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当该沸石在生活污水中的投加量为50 g/L时,实际出水水质可由一级B一步提高到一级A,对氨氮、硝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高达71.09%,91.18%,93.11%.吸附饱和后的沸石经单一的NaCl溶液再生后可循环使用,且再生时间短,操作简单.该复合改性沸石在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废水治理中采用A/O法生物脱氮工艺,通过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降解污水中的氨氮,为使出水能达到国家综合污水排放一级标准,又在A/O法后接入一个氧化塘,通过对调试运行数据的分析,出水中的氨氮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粪便污水与城市污水混合脱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广州市D污水厂倒置A2/O工艺的模拟装置合并处理粪便污水与城市污水脱氮.结果表明,HRT是脱氮和有机物去除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污泥回流比对脱氮影响最小.水温28~35 ℃时,最优工况确定为氨氮污泥负荷0.018 0 kg NH3-N/kg MLSS.d 、SRT 20 d、HRT 8.0 h、DO 2.0 mg·L-1、R 80%、r 150%,COD、NH3-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5.5%、98.5%和63.7%,且出水浓度均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体积比对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段进水改良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在污泥回流比为70%,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h条件下,考察了体积比(V预缺氧∶V厌氧∶V缺氧∶V好氧)对系统去除有机物、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总氮(TN)和总磷(TP)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体积比对系统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分别在50 mg/L、5 mg/L以下;系统TN和TP去除受体积比影响较大,体积比为18∶18∶36∶72时,缺氧体积所占比例较大,反硝化细菌获得充足反应时间,反硝化效果最好,TN去除率平均达83.24%;体积比为12∶24∶24∶84时,厌氧体积的增加,为聚磷菌厌氧释磷提供有利条件,TP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达93.63%。  相似文献   

20.
在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工艺(ECOSUNIDE)中,以统一动力学为理论基础,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工艺进行了工程性试验.研究表明,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系统比另一组未改造的A2/O系统可多处理水量4 500 m3/d,具有明显的水量优势。在低温、低碳源条件下,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系统出水BOD,COD和氨氮质量浓度分别稳定在6,25和1.9 mg/L左右,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出水标准,其他指标稳定达到一级B出水标准。通过对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与A2/O系统内的活性污泥进行镜检分析比较,发现分点进水高效除磷脱氮系统内的活性污泥性状较好,生物相更丰富,污泥菌胶团颜色较深,较紧密,絮体边缘较清晰,丝状菌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