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碱式碳酸锌[2ZnCO3.3Zn(OH)2]在氮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与热分解动力学.确定了碱式碳酸锌的热分解温度Ti,0=471.3 K;由K issinger与Coot-Redfem两种方法求得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177.1 kJ.mol-1.用13种常见的固体热分解机理函数对热分解过程进行计算,确定了碱式碳酸锌热分解是一级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对应的机理函数为g(a)=-ln(1-a).  相似文献   

2.
利用分析方法和矩阵方法,解决了利用Wronski行列式与Liouvill公式处理特征值与特征函数渐进展开时遇到的困难.在一般耦合边界条件{(y(b)(py′)(b))=e~(iθ)K(y(a)(py′)(a))下,满足条件k_(12)=k_(21)=0时,给出了所讨论问题的特征值与特征函数的渐近展开.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稀氨水溶液中,镍(Ⅱ)负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茜素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镍(Ⅱ)的新方法,证明了本反应为一级反应,速度常数 k=-0.100 min~(-1),半衰期 t_(1/2)=6.93 min,表观活化能既 E_a=252.7 kJ/mol,其 Sandell 灵敏度为2.27×10~(-5)μg/cm~2,线性范围0~0.10μg/25 ml.该法用于测定饮用水和人发中的痕量镍(Ⅱ)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考虑了标架丛上的典型扩散过程,记X={x∈C([0,1],Rd),x(x)=0},H={h∈X:‖h‖2H=∫10|h··(t)|2dt<∞},Y={y∈C([0,1],s(d)):y(0)=0},K={k∈Y:‖k‖2K=∫10|k·(t)|2dt<∞},则有Rd×s(d)-值半鞅(βx,y(t),ρx,y(t))满足如下的SDE:dβ(t)=dh(t)+ρdx(t)-(dy(t))β,β(0)=0;dρ(t)=dk(t)+Ω(dx(t),β(t))+[ρ(t),dy(t)],ρ(0)=0.  相似文献   

5.
多复变函数在广义多圆柱区域上的黎曼边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考察了二元复变函数的 Riemann 边值问题(边界条件 F~(++)=G_1F~(+-)+G_2F~(-+)+G_3F~(--)+f).利用二元复函数柯西型积分的索霍茨基公式,给出了当 G_i(i=1,2,3)是相应区域内不为零的二元解析函数时解的表达式;考察了 G_j=z_1~(k_(1j))z_2~(k_(2j))(k_(ij),i=1,2;j=1,2,3,是整数)时的可解情况,并将G_j 的是前一种情况时的结果推广到了方程组:W_(2_j)=gi(i=1,2)的解类.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分析技术,在氮气气氛下,对不同升温速率的碳酸钙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应用微分法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为速率活化能(Er)和模式函数活化能(Ef(α))两部分.根据Er与转化率(α)的关系,确定了反应过程的本征活化能,并采用Malek法研究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分解机理为收缩圆柱体;当0.1≤a≤0.5时,表观活...  相似文献   

7.
方程组Y(k+1)=F(k,Y(k))的零解称为稳定的,如果对任意的k_0∈Z~+,都存在δ=δ(k_0,ε0),使得当‖Y_0‖≤δ(ε,δ_0)时,对一切k≥k_0都有‖Y(k;k_o,Y_0)‖≤ε.反之,称主程组Y(k+1)=F(k,(Y(k))的零解为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以3,6-双(3,5-二甲基吡唑)-1,2,4,5-四嗪(BT)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合成了6-(1H-吡唑)-N-(1H-1,2,4-三唑)-1,2,4,5-四嗪-3-氨(PTTz)和6-(3,5-二甲基吡唑)-N-(1H-1,2,4-三唑)-1,2,4,5-四嗪-3-氨(DPTTz)2种新型高氮化合物,并培养出DPTTz分子的单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确定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DPTTz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分子中含有1分子的结晶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与热重-微分热重法得到所合成2种化合物的DSC与TG-DTG曲线,研究了其热分解行为;同时,利用Flynn-Wall-Ozawa,Kissinger-Akahira-Sunose,Starink,Kissinger-迭代及Ozawa-迭代等方法计算得到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之后,对其热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热安全性研究表明,DPTTz的自加速分解温度(T_(SADT))、热点火温度(T_(be))、热爆炸临界温度(T_(bp))均高于PTTz,因此,DPTTz的热安全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重量分析法初步探讨了LIPN PS/PBA和LIPN PBA/PS反应过程的表观动力学,研究了不同种子、交联剂用量,对各步反应速率的影响,测定了各步反应的活化能。发现该体系种子乳液聚合具有下述3个特点:(1)在聚合初期不存在加速阶段,即没有成核阶段;(2)聚合速率随交联荆的用量增加而明显地提高;(3)以交联的PS为种子,BA种子乳液聚合过程表观活化能(E_a)为80kJ/mol,该值与在相同条件下BA自身乳液聚合过程的表观活化能近似;以交联的PBA为种子,S种子乳液聚合过程的表观活化能(E_a)为84kJ/mol,此值几乎是S自身乳液聚合(在相同条件下)表观活化能(E_a)的两倍。  相似文献   

10.
在170℃,ε=7.5×10~(-2)min~(-1)(平均)和200℃,ε=3×10~(-2)min~(-1)(平均)的条件下,测到的Zn—22%Al共析合金超塑性的m-C-δ或m-k-δ关系曲线(简称m-δ关系曲线)属于m_L=m_(max)型。当δ_O<δ_L<δ_F时,属于基本形式。可根据δ_L对于C值进行“规划”(令C=C_1~δL)得到L·Q·m-δ“规划”方程式如下: δ(%)=[C_1~δLε~(m-m0)-1]×100 当δ=δ_n(=0.00%)时,m=m_0,C=C_0=k_0/k_0=1。当δ=δ_Ⅰ(δ_(Ⅰ1),δ_(Ⅰ2),δ_(Ⅰ3),……)时,m=m_Ⅰ(m_(Ⅰ1),m_(Ⅰ2),m_(Ⅰ3),……),C=C_Ⅰ(C_(Ⅰ1),C_(Ⅰ2),C_(Ⅰ3)……)=k_Ⅰ(k_Ⅰ(k_(Ⅰ1),k_(Ⅰ2),k_(Ⅰ3),……)/k_0当δ=δ_F时,m==m_F,C=C_F=k_F/k_0。ε为应变速率(min~(-1))。在两种试验条件下的δ_L值分别为100%(170℃,ε=7.5×10~(-2)min~(-1))和45%(200℃,ε=3×100~(-2)min~(-1))。C_1~(100)-δ和C_1~(45)-δ两个关系均成近似的直线上升。其斜率分别在100%和45%应变(极限应变)处突然减小。当δ_L=δ_0=0.00%时,δ_L在曲线上消失,属于本类型曲线的特例。特例曲线表现为一直下降,直到断裂(单纯的下降式),可表示为:(m_L=m_(max))=m_0>m_F。因C=C_1~δL=C_1~(δ0)=1,故不存在C-δ关系问题[2]。对于在变形过程中的显微组织的变化进行了相对比较。发现随着应变量的增大,晶粒不断粗化,但最后的粗化程度仍处于超塑性所要求的范围内,故合金仍显示高的超塑性。  相似文献   

11.
从间氯苯胺和间二氯苯胺出发,经酰化、硝化、叠氮化和脱氮4步反应,合成了5-乙酰胺基-6-硝基苯并氧化呋咱(e)和7-乙酰胺基苯并二氧化呋咱(j),而(e)和(j)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得到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的确定。文章还利用差热仪研究了目标化合物的热分解,获得了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表观指前因子A和反应速度常数K。  相似文献   

12.
赵临龙 《河南科学》2019,37(1):15-20
对于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dx/dt=Ax+f (t)(A是n阶实常数矩阵),引入特征根方程A-||λE=0的特征行向量K=(k_1,k_2,?,k_n)(其中K满足:K(A-λE)=0)概念,将n元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化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形式.  相似文献   

13.
记■,其中若k_(ij)=p~(e1)_1p~(e2)_2…p~(en) _n,则p_i?π_(ij).证明G是一个群的充要条件是矩阵中任意(ij)位置的元满足条件■,且k_(ij)整除所有的k_(il)k_(lj)(1≤ilj≤n).当G是群时,G的上下中心列重合的充要条件是■,且k_(ij)=d ~((m))_(ij),其中d~((m))_(ij)表示所有■(1≤il_1l_2l_(m-1)j≤n)的最大公约数.  相似文献   

14.
在空气气氛下,利用热重/差热扫描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掺钴草酸锌(CoxZn1-xC2O4.2H2O(摩尔分数x为0和5%))的热分解过程及其动力学进行分析。动力学分析采用多升温速率法,通过Fredman方程和OFW方程2种不同方法对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进行计算,考察钴掺杂对整个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钴掺杂使草酸锌热分解反应的热量变化由吸热变成放热;随着钴的掺入,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即钴掺杂使反应的难度降低;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的活化能分别为E=178.5 kJ/mol(x=0)和E=150.0 kJ/mol(x=5%),最可几机理函数均为Cn(自催化反应)模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学》2017,(5):673-677
对于二元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x′=Ax+f(t),引入特征根方程|A-λE|=0的特征行向量K=(k_1,k_2)(其中K满足:K~T(A-λE)=0)概念,将二元一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化为二元一次代数线性方程:k_1x_1+k_2x_2=C_1e~(λt)+e~(λt)∫(k_1f_1+k_2f_2)e~(-λt)dt,并结合代数线性方程和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理论,给出原微分方程组的解.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等温热分析(TG)技术,在惰性气氛和5、15、20 K/min线性升温速率条件下,考察了不同Al(OH)3用量的双组分加成型液体硅橡胶的非等温热降解机制及反应动力学,采用Flynn-Wall-Ozawa(FWO)动力学模型对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以表观活化能对转化率α作图的结果显示引入一定量的热稳定性添加剂可以大大提高液体硅橡胶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依诺沙星的热分解机理及热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非氧状态下药物依诺沙星的热分解动力学过程,运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了其特征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指前因子(A)、热分解动力学方程(k).并通过量子化学AM1方法计算的各原子对作用能,分析推断药物热解过程.  相似文献   

18.
碱式碳酸钴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重分析及X线衍射技术,考察不同升温速率下碱式碳酸钴的热分解特性,研究碱式碳酸钴热分解动力学.用模型函数法(Coats-Redfern和Achar法)和非模型法(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分析计算热分解过程第2阶段的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气氛下,碱式碳酸钴的热分解过程分2个阶段进行(碱式碳酸钻在303 K左右开始失去结晶水:493 K时无水盐分解,至625 K以上基本分解完毕,产物为四氧化三钴),其中分解过程质量损失率为29.5%,与理论值相符:产物表观活化能E为106.139~144.537 kJ/mol,lgA(A为指前因子)为9.396~11.868,机理函数为成核与长大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温度稳定剂对压裂液耐温性能的提升效果,设计从上限温度开始通过数值搜索方法逐步确定最高温度T_(max)(η_0,t_0)计算温度稳定剂对压裂液适用温度的提高值ΔT_(max)(η_0,t_0)的方法;通过实验分析两种压裂液温度稳定剂对有机硼交联羟丙基瓜胶压裂液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加入0.1%~0.8%的温度稳定剂S-1、S-2分别可以使得压裂液的最高适用温度提高4.5~10℃、6~14℃;所设计的评价方法可以判别不同压裂液温度稳定剂产品的作用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洋姜杆粉末对水中中性红的吸附最佳条件、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其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在试验温度下,吸附焓变ΔH0,吉布斯自由能ΔG0,熵变ΔS0,可见该吸附为自发、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表明其吸附更符合Lagergren准二级模型,其速率常数k_(298K)=196.96 g/(mg·min),k_(304K)=36.092 g/(mg·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