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陶欣冉  吴嘉平 《科技信息》2013,(18):175-176
诗歌是文学体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中文诗歌随着中国在全球化中地位的提升而得到了许多西方学者的推崇和研究。然而,在中诗英译中,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等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意义亏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翻译补偿理论探讨词汇补偿手段在中诗英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潘玥 《科技信息》2009,(31):I0184-I0184,I0094
对于中诗英译问题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主要从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的角度出发,从语法隐喻角度探讨尚为少见。本文旨在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以王维《相思》一诗的两种译本为例进行概念语法隐喻分析,以探索语法隐喻理论对中诗英译的指导作用,希望能为诗歌翻译实践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3.
在数千年的人类翻译史中,与直译和意译之争一样,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始终是翻译家争论的一个焦点.尽管可译派和不可译派都有自己的理据,但纵观整个翻译史,持可译论的翻译家无论在人数还是建树上都是胜利的一方.在文学翻译领域.自但丁以来就有这样一种观点,由于文学作品的内涵既在形式又在内容,还涉及文化内涵.因此文学翻译是不可行的.笔者认为,由于全人类共同的生理和心理语言基础、语言功能基础、沟通人类思想的同构机制以及语言的代偿性.形成了足以抗衡语言相对性和特殊性的不可译性.在翻译中,如果能适当地运用翻译补偿.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实现文本,不论是文学作品或是科技作品的可译性.(夏廷德,2007:32)本文试图通过在文学翻译中翻译补偿的运用及其效果,论证文学的可译性.  相似文献   

4.
纵观中西方翻译史,有许多诗歌翻译家都对诗歌的可译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本文从几位中外翻译名家对该问题所持的观点出发,通过对中诗英译过程的分析,具体探讨诗歌是否可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分析《尼山萨满》满文转写本、汉译本及英译本中的一些实例,研究了英译文本中几种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损失问题,提出了翻译补偿在少数民族文学典籍英译中的应用与作用。补偿翻译方法在英译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典籍中的宗教文化元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忠实有效地传达原文的宗教文化信息,起到译介少数民族文学和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是许渊冲教授的中诗英译理论。该理论中的"创"字彰显了许的"创译"观。他运用"三化"法,巧用创造性翻译,凸显译者主体性,让读者"乐之",让文学翻译发展成为接受语中的翻译文学。  相似文献   

7.
杜雄  廖志勤 《科技信息》2010,(35):I0005-I0006,I0010
翁显良是诗歌翻译仿译派的代表人物,对古诗英译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他不朽的译诗作品和文论中,始终如一地贯穿着这一翻译理念:译诗关键在于"再现意象"、"改创声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独特,是诗歌鉴赏的重要概念.西方诗歌的审美倾向是以意象赏析为主,因而意象翻译成为中诗英译的重点和难点.意象图式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图式是为了把空间结构映射到概念结构而对感性经验进行的压缩性的再描写.诗歌翻译的要点和难点就在于用另一语言符号还原该意象图式的对等体.图式理论为诗歌翻译给出重要提示,即在诗歌翻译中,用符际翻译的视角探寻目的语诗歌意象的对等体,用图画还原意象,帮助译诗读者在获取原诗意象方面达到最大近似的等效.  相似文献   

9.
由于中、英文化差异或文化空白的客现存在,在翻译双关语时,其语义和形式之美往往不可兼得,从而造成翻译损失的客观存在.从分析双关语的特性及翻译补偿的角度出发,试讨论其可译性及不可译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主张"诗人译诗,以诗译诗",其"风韵译"理论在诗歌翻译界独树一帜。《英诗译稿》是郭沫若的最后一本译诗集,本文试着从其中一篇译诗——"偶成"来分析郭沫若"风韵译"的诗歌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结晶。文化意象是诗歌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出在古诗英译中出现的文化意象错位,从文化视角探讨英译中文化意象的解读与重构,揭示这一视角下诗歌翻译研究的独特性和显在优势。  相似文献   

12.
简论许渊冲的中诗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先生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独一无二的。通过对许渊冲先生的中诗英译赏析,证实了文学翻译要保持原作艺术魅力,译者要尽可能地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邵蓓蓓 《科技信息》2009,(13):192-192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因此诗歌翻译一直是翻译中的难点。由于其传达意境和文化差异等不同,常常导致异语诗歌翻译中形式和内容等不同程度的流失。翻译补偿手法便是应对翻译损失常采用的方法。本文旨在从翻译补偿理论出发,分析诗歌翻译中在词汇、声音和形式等角度的补偿现象。  相似文献   

14.
李明  董瑞虎 《科技信息》2010,(8):I0174-I0174,I0176
由于诗歌独具的特点和语言与文化差异,英汉语诗歌互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可译现象。本文首先分析了英汉诗中的一些不可译因素,即译诗中的意美、形美、音美及神韵的不可译性;然后提出要解决不可译性,翻译者首先要深入研究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其次注意处理好原诗内容和意境、形式和韵律,最后强调要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修养,以对这些不可译因素进行再创造性翻译。  相似文献   

15.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胡适是中国白话译诗的第一人。胡适的翻译思想,诗歌翻译实践中的主题选择、音节突破和语言革新等几方面都有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中的"三美"、"三化"和"三之"出发,选取了《三国演义》第八回描写貂蝉样貌和心理的诗歌,对该诗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诗并非不可译,明确了"三美"、"三化"和"三之"理论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即能够在传达意义的基础上传情,兼顾诗词音韵与形式,实现译语读者的良好阅读感受,使实现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翻译文学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相思》一诗是唐诗中的名篇,其英译文已有不少版本,但对英译文的标准仍没有统一看法,而且对古诗英译的评论大多从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的角度出发。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对《相思》原文及其三种译文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来探讨译文的得失,进而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或可加深对原诗及其译文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8.
何鹏 《科技资讯》2009,(31):172-172
本文依据西方翻译理论界在翻译研究发展中各位理论家提出的对诗歌翻译的见解,来阐释自己的看法:诗是不可译的,但诗的翻译却又是必要的。希望自己的分析能给诗歌翻译实践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美国当代著名翻译家戴维·辛顿的十余部中国诗歌与哲学作品的英译本,管窥他对中国文化的极力推崇与强烈的中华文化情结。解析辛顿英译中国诗歌的简洁语言,挖掘其中的山水景观与诗情画意,并剖析译诗韵律与节奏的"诗形",考察辛顿笔下中国哲学的术语英译及深层哲理解读。通过这些研究,可以发现,辛顿用简单的现代英语语言诠释中国古代典籍,其自然、清新、通俗、朴素的翻译风格让美国大众读者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辛顿为当代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打开了一条便捷的通道。  相似文献   

20.
郎欢 《科技信息》2012,(22):163-163
诗是文学中最优美的艺术。译诗,则是创造美的艺术。译者在译诗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诗歌的审美体验,力求发掘和再现诗歌之美,并努力引导译语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美的共鸣,获取心灵的愉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