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初中物理题在语言表述中的隐含条件进行分析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并结合解题例析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解答高考热点之一概率题时,适当运用常见的五种数学思想方法,能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从而顺利解题。  相似文献   

3.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重要。该文通过举例阐述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仍应将解题教学置于数学教学的中心地位,这是由数学教学的目的及解题本身的意义所决定的.教师应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开展解题教学,在解题教学中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题例的形式展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忽视数学定义、公式、定理和性质等存在的前提条件,不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这阻碍着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旨在引导学生重视数学定义、公式、定理和性质的理解、运用和掌握,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构造法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思想方法,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已经渗透并结合到其他数学思想方法中.运用构造法一般能够更加直观而便捷的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阐述了构造法的内涵、研究历史、特征与研究价值,重点研究了构造法如何在解题中进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虚功原理解题时自由度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虚功原理解题时可在题中给定约束的基础上,适当考虑隐含约束,确定比实际少的自由度。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空间解析几何中一类求平面方程的巧妙解法,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利用圆方程的特征,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9.
何彦波 《高师理科学刊》2009,29(4):82-84,90
研究了高等数学中的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利用高等数学解读中学数学的方法与途径.利用高等数学知识揭示初等数学的解题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拓宽解题思路,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证题技巧.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组合数学竞赛题的染色技巧和配对技巧解题方法,探讨数学竞赛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给出一些竞赛题的相应的推广形式.  相似文献   

11.
波利亚数学教育思想对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利亚关于数学教育的三本著作《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成为了数学教育的经典之作,“怎样解题”表及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深受推崇。本文旨在介绍波利亚主要的数学教育思想,并就课程改革、教法改革和评价改革分析其对我国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抽象是数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抽象化是数学高度发展过程中必不可缺的要素.在数学解题中,常常把一些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具体问题,并有时要借助图像,才能更快揭示出其中许多内在的相互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去发现解题的途径.但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的干扰,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会使学生产生解题错误。为减少学生解题错误,要求教师的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课后讲评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段志贵 《松辽学刊》2003,24(1):89-91
研究联想的目的在于使主体能自觉地强化联想意识,遵循联想规律思考问题。数学联想是探索数学解题途径的向导;是将数学题设向结论转化的桥梁;是寻求数学习题巧思妙解的摇篮;是提升数学解题思维层次的阶梯;数学解题过程中常常采用的联想方法有:形似联想、构造性联想、逆向联想、一般化联想、回归定义联想以及特殊化联想等。  相似文献   

15.
波利亚根据他的数学研究经历和其他数学家的实践经验,结合他的数学教育实践,全面,系统地对数学解题的思维艺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本文侧重把握波利亚关于问题-求解-发现和发明的方法和规律方面的思想,旨在为我们学会猜想,提高解题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许多学生只习惯从熟悉的方向去思考,常走了不少弯路。该文通过具体的例子,主要从审题、逆向思维、数形结合、一题多解、整体思想几个方面分析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指导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申贵隽  孟梁 《松辽学刊》2008,29(1):98-101
依据化学平衡理论和广泛使用着的分布系数计算方法,研究适于多元弱酸溶液中各种组分的分布系数计算公式.研究在化学分析中副反应对于各种滴定分析平衡的影响及其条件平衡常数,并由此建立应用分布系数计算条件平衡常数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条件数学期望的几何定义,证明了该定义与其它定义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对南开大学理工科(不舍数学专业)的39名数学优秀生和124名数学普通生的数学学习心理,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软件中的曼-惠特尼U检验法,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数学优秀生与数学普通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在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认知和非认知维度上,两者差异显著;两者在元认知维度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监控数学解题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条件A之下,会产生哪些、什么样的结果B”的问题,就是发散思维型的问题。若其中的条件A带有某种不确定成份,这就构成一种“条件不完全确定的发散思维型数学问题”。这种问题求解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有许多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相当高的教育价值。本文以实例为基础对此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